2700多公里的回家团圆路--“新青川”之行

雪儿的小阁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已经一年没回家与老人过年了,2025年的春节,我们决定回家过年。爱人给单位告了假,我们开启从新疆库尔勒市到四川泸州2764公里的回家团圆路。</b></p> 旅途3天视频剪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月18日早上11点8分,从新疆库尔勒市出发到青海省花土沟镇,全长706.7公里,出发地室外温度-14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也是美丽的成趣的,远处是正在消融的雪,在戈壁、在沙漠,一会儿撒下一团白,一会儿留下一堆黄,就像调皮的小猫小狗在四处撒欢,留下它可爱的模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道路两边的树木、草地上是雾松,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像是冬日精灵施了魔法术,把世界变得如梦如幻。风吹过,松软而洁白的雾松变成了片片雪花,飘飘洒洒飞扬下来,在阳光下中自由自在地跳起欢快的舞蹈,时而飞向那边,时而飞向这边,时而钻入路中间消失不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G216伊若线、乌若高速G0711、西和高速G0612、黄茫高速行驶,这些路在夏日曾经走过,但在冬日里却有它不一样感觉,不一样的味道!少了绿草的配合,多了白雪的互动,山脊呈现出不一样的北国磅礴气势,那又是另外一翻情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追随夕阳,晚上9点到达花土沟,住宿爱尚酒店。酒店客房分上下两层,为满足不同顾客的,温度有所不同,一楼温度比较高,二楼温度稍微低些,我们贪暖选择住的一楼,实践告诉我们,还是住二楼客房,睡眠质量会更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花土沟镇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委辖镇,是茫崖行委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戈壁、沙丘地,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青(海)新(疆)315国道穿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月19日早上7点30分,从青海省花土沟镇出发到玛沁县,全长1057公里。花土沟镇室外温度-16.5度,我们裹紧羽绒服还觉得凉嗖嗖的,外面一片漆黑,街道上没有行人,只有路灯闪烁着,还有偶尔飞逝而过的车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继续在黄茫高速上行驶,平生第一次,我看到绚丽多彩的朝霞。早上8点多,天空慢慢放亮,不知不觉,天边出现了一条细细的、长长的、桔黄色的彩带,云彩随着它的变化,换了一身又一身霓裳,太阳破出云层,把周围染得红红的,探出小半个脑袋,似乎在窥看这个世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太阳慢慢升高,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从山那边跳出来,山脉、土地、道路的轮廓清晰了,一条大道向山边边延伸,与天相连,道路上车辆穿行,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经过老茫崖后,转入S303德马高速,德马高速整体路况不错,就是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有一段冻土沉降路段,坑坑洼洼的,大概20公里左右,限速40码,室外温度-6度,大车一过,层土飞扬,驾驶人员需要控制车速,同时注意高原反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德马高速沿路的风景优美!虽然是在冬季,依旧掩盖不住他的独特美,山峦的层次感很强,山上覆盖着黄黄的浅浅的草,山顶的积雪与山腰、山脚的黄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冰封的湖面,甚是好看!不难想象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他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经过阿尼玛乡,看到这样一横幅:极目高原,耸峙群峰;驰骋天路,纵啸昆仑。读着念着,尽显豪迈之气势:我站在群峰之上,行走着天路,看万山之主,谁与我争霸?太阳快落下的时候,阳光普照大地,撒下金光,恋恋不舍,不忍退场!夕阳下的光与影,形成温暖完美的剪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晚上8点30分,我们下德马高速,在玛沁县的宾馆入住,宾馆房间是藏式风格,里面的装修、摆设都有浓浓的藏族特色。因为到达比较晚,也可能是冬季天气寒冷,这里的夜晚并没有呈现给我们更多的繁华,相比之下是冷清,街道上建筑大多是藏式建筑,沿主路寻找吃的,也没找到几家开着的餐馆,好不容易看到一家藏民开的麻辣香锅,味道不正宗,只能将就填饱肚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玛沁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系国家级“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高山县境内西北部和北部,高山环绕,积石山脉绵延全境,阿尼玛卿雪山逶迤北部,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多为侵蚀构成,岩石裸露,为基岩与变质岩,以粗细相间为屑岩为主,寒冷风化作用强烈,属冻蚀地形发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月20日,从青海玛沁县到四川泸州市,全长1006.9公里。清晨看到网上说红原县发生5级地震,让我们心里有点恐慌,因为我们今天要过红原县,无法绕行,从手机上查看相关信息,目前未收到封路的消息,没有信息当然就是好消息,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开拔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玛沁县的早上,室外温度-19度,很冷!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开着的早餐店,买了两份早餐在路上吃。趁黎明的第一屡阳光还未到来之前,在没有封路前,赶早前行安全通过。过了青海收费站,下德马高速,转国道347,我们来到了四川省阿坝县,当地温度零上1度,天气也变得暖和起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阿坝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川甘青三省交汇处,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县境垮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境内有麻尔曲河、阿柯河和贾曲河及其支流和溪沟以及大小海子(高原湖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城海拔3290米,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走进阿坝县,就走进了古老藏式建筑的艺术天堂,藏式的房屋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视线中。阿坝县的夯土藏式民居风格独特,与我在其它地方见过的藏式民居有所不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夯土墙是这里藏式民居独特的构建方式,它以土、木、石、麦草等原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于阿曲河谷的泥土,择地而建。藏式民居在黏性棕土墙上描绘着白色和红色的条纹,建筑是下大上小,厚墙、宽院、小窗的堡垒式风格。这种既牢固、保暖,又防水,被建筑学界视为独具阿坝县特色的“土碉房”民居建造体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远远望去,一座座藏式夯土民居,与高原壮丽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造型古朴粗犷,色泽质朴自然,就像年代久远的神秘城堡,又像精湛的雕塑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还有那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让你禁不住为之驻足!惊叹阿曲河这条千万年来流淌不息的河流,让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翻越阿依拉山时,我们的车仪表盘报警,仪表盘左边显示有一个轮胎胎压为3.4bar,担心会爆胎,打电话咨询了车辆维修专业人士后,让我把轮胎气放到2.8 bar,我们放了一次又一次,报警的轮胎胎压没有降下来,而仪表盘左前轮胎由2.9 bar放成2.2 bar。</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后来小朱发现不对劲,原来我们没有将仪表盘调过头来看,放错了轮胎的气压,不应该放左前轮胎的气,而是应该放右前轮胎的气,幸好及时发现问题,不然继续将左前轮胎的气放出,那我们将被困山上,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也是我们这次旅途,闹出的一个大笑话。</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到红原县安曲镇,找了一家汽车维护店检查胎压,并在镇上一家川菜馆用午餐,店家是四川成都人,说今天得赶快翻过前面的山,明天就要开始下雨了,那样高速因为雾气大封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个小镇规划得比较好,整洁干净,街道上行人较少,但过往的车辆很多,两边店铺好多都没开门,难道是红原地震的缘故吗?在这个小镇,我们参观了藏民的寺庙,静静看着他们虔诚朝拜,听风中悠扬的铃铛祈福声,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别的地点,它是那么的让人静心,仿佛心灵都得到净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沿国道248继续前行,此时室外温度7度。我们在雪山、冰川、草原中穿行,在阿坝的“童话公路”上行驶,正在偶遇一场冰雪奇缘之旅,山水之间回荡着多少传奇美妙的故事,那一路耀眼的白似乎要亮瞎人的眼,走着走着,我们来到黄河分水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黄河分水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它不仅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还分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黄河分水岭具体位置在G248国道红原县段的查真梁子,它的两侧,一边是黄河水系的白河,另一边是长江水系大渡河上游的梭磨河,海拔高度为4345米,是山地地貌与草原地貌的天然分界线,也是观赏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绝佳位置。我们停下车来,也在此处打卡留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过了黄河分水岭后,我们转入久马高速,该高速风景优美,两边树木郁郁葱葱,斑驳的树影投在路面上,此时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背阴面的地面还是许多冰渍,在这样的路上行驶,需要小心翼翼地驾驶!连副驾座的我都紧张得手心出汗,心里祈祷老天爷千万不要下雨,否则气温骤降,雾气笼罩,路面结冰会更严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过了久马高速,进入荣昌高速、都汶高速,该路段弯道多、隧道多、车辆多,对于我这个有点密闭空间恐惧症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种煎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下午4点50分,我们到达理县服务区,稍做休息。服务区在山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禁不住贪婪地呼吸着这新鲜空气,欣赏着自然风光和藏族民居。可能是因为服务区在山中的缘故,还不到5点,天色就有些暗了下来,我们只有快快上车,继续赶路,经成都绕城高速、荣遵高速,于晚上11点30分回到四川泸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此时此刻,回到家中,见到亲人,所有的疲惫都烟销云散,所有的思念都化作一个热情的拥抱!</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从新疆库尔勒市至四川泸州市,全程花费3904元,其中油费2020元,过路费1284元,吃住等费用600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月27日晚上,我们在泸州高铁站接到了到重庆奉节参加完同学婚礼的女儿,一家三口也算团圆了。1月31日(正月初三),我们驾车从四川泸州出发,行车264公里,晚上入住双流机场附近酒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月1日清晨,将女儿送到双流机场T2航站楼,然后我们从双流机场直接驾车行驶509公里回到重庆万州探望爱人的母亲。重庆这边是山区,隧道多,车辆多,驾车难度系数大,我个人不太喜欢驾车,还是喜欢坐高铁出行,绿色又环保,高效快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