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牌坊街

niuma

<p class="ql-block">20241221。潮州牌坊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位于太平路街区。牌坊街的建筑特色是中西合璧,在长约2公里的太平路大街上,矗立的23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历史上潮州曾有91座牌坊,基本都被拆除了,现在这23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牌坊是2006年修复的。</span>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二柱一门式,规模宏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天下第一牌坊街”。</span></p> <p class="ql-block">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p> <p class="ql-block">最为有意思的是这座“木天人瑞坊”</p><p class="ql-block">为清朝103岁,钦赐翰林院侍读刘起振而建。刘起振,海阳枫溪人。70岁中举人,清乾隆元年(1736)88岁中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不久告老回乡。103岁跋涉山水赴杭州迎候首次南巡的乾隆皇帝,乾隆予以赠诗书匾赏赐,并钦赐翰林院侍读。“木天”、“玉署”均为翰林院的别称。“仙班”借指朝班。“人瑞”,指有德行或年寿特高者。</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牌坊街更加惊艳,23座牌坊犹如一条灯火巨龙蜿蜒亮丽。</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的牌坊按照等级划分,主要有御赐、恩荣、圣旨、敕建等几种。御赐牌坊是由皇帝下诏,国库出钱建造;恩荣牌坊是由皇帝下诏,地方出钱建造;圣旨牌坊是由地方申请,皇帝批准,家族自己出钱建造;敕建牌坊则是皇帝口头恩准,家族自己出钱建造。没有立牌坊的,属于地方或个人的自建坊。潮州牌坊街的牌坊大多是“恩荣”或“圣旨”牌。</p> <p class="ql-block">这是恩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