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聆听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巡回宣讲有感</p> <p class="ql-block">2月26日,我与延庆八幼的干部教师一同通过线上直播观看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巡回宣讲”走进首都师范大学的报告会。专题片、领导讲话以及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事迹报告引发了教师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实质,立足教育实际,扎根教学一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基层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在认真聆听了6位优秀教师代表的事迹报告后,面对参加学习活动的青年教师,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以共勉。其一,教师队伍建设,守教育之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的认知,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与践行,既是思想基础,更是发展基础。对于教育,我非常认同“明远四句”所阐述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优秀教师代表的发言,恰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与实践。爱,自始至终贯穿其中;教育智慧,在长久的积累中愈发深邃;主动学习与成长,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前行。做得好,走得远,依我之见,情怀、认知、眼界是关键。</p>
<p class="ql-block">其二,增强发展内驱力,给自己加压。随着新技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原有教师专业成长的“老三条”即个人反思、校本培训、专家引领已更新为“新一条”,即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与研究。同伴资源、专家资源固然重要,但人工智能和网络平台给予了无限的支持与供给。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国内甚至国际顶尖教育专家的相关论述,实时互动,有问题尽可以问,有想法尽可以说,专家仿佛成为陪伴身边的家人,成为支持专业成长的良师益友。时代在变,教师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学习,适应变化。人工智能的到来,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均等的学习成长机会。原来一所学校一年选派出京学习名额有限,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云参访、云观摩”看遍名园名校,聆听顶尖专家的授课。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了解路径,是否愿意付出时间,是否有成长的内驱动力。把八小时以外零碎的时间,用于读有意义的书籍,刷有意义的视频,看有意义的直播,每天十分钟半小时,一年二年,长此以往,专业素养积累沉淀,专业成长便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其三,践行教育家精神,有可行之路。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学习理解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我们当前该做且长远要做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怀着一颗“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的心,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牢记于心,一点一点学着做;脚下有红线,守好师德师风红线和制度规范底线;手上有抓手,把握学前教育规律,强化自主,生活育人。方向正确,路径正确,不怕路途遥远,一天靠近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慢慢发现,学生更喜欢你了,同事更敬佩你了,领导更赏识你了,自己也更满意自己了,职业幸福感就会越来越强。我坚信,在座的青年教师中一定会有未来的全国优秀教师,一定会有未来的教育家!让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中始终装着教育梦想,一步一步,再努力一点点,再靠近一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