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记实 • 每日头条(2025年2月16日~28日)

佳友子

<h1> <b> 记(录)者:佳友子</b></h1> ▲<b>摄影最直观的功能在于记录。照片定格了瞬间,保存了时间的片段,无论是重大事件、日常生活还是自然景观。它们成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桥梁,帮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记忆。</b> ▼<b>由中共新罗区委宣传部指导,新罗区文联、雁翔集团弘龙旅游、恋城1908街区主办,东城街道、龙岩山歌艺术节协会、龙岩采茶灯民间艺术团协办的《福海扬帆• 福行天下》文艺展演,2月15日晚上在金融街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前的演出记录。</b> ▼<b>走进乡村。2月16日在红坊镇东埔村记录了在农村举行婚礼的文艺节目。</b><br> ▼<b>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瑞兽的化身,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舞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要节庆或或民俗活动中,通过龙身翻腾、盘旋的动态演绎,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传递出对幸福生活的深切期盼。图为2月12日晚,龙岩新罗区红色文艺轻骑兵山歌艺术家小分队在新罗区非遗街游龙的记录。</b> ▼<b>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技术。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图为1月25日在新罗区非遗一条街文创园,龙岩剪纸非遗传承人林红缨创办的红缨剪纸工作室演出的非遗剪纸服装秀《中华神韵》的记录。</b> ▲<b>记(录)者在此节目中饰现代人(中)</b> ▼<b>采茶灯,又称采茶扑蝶,是一种流行于城乡的民间歌舞形式,融合了说唱、戏曲和舞蹈,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创造力。它起源于福建闽西的新罗区苏坂美山村,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图为1月25日,新罗区文联采茶灯民间艺术团龙津艺术分团在新罗区非遗主题街文创园表演的舞蹈《龙岩采茶灯》的记录。</b> ▼<b>采茶灯是龙岩乡土文化的杰出代表,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2005年,龙岩采茶灯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采茶灯已成为许多文艺队伍的节目。图为1月25日,龙岩山歌艺术家小分队在在金融街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前表演舞蹈《采茶灯》的记录。</b> ▼<b>龙岩采茶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采茶灯已经不仅仅是走街串巷的广场舞蹈,而是发展成为可以搬上大雅之堂的艺术精品。图为2月10日,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在龙岩人民广场表演的民俗舞蹈《采茶灯》的记录。</b> ▼<b>2月22日下午,闽西汉剧传习中心青年演员沈亚婷(饰京娘),张敏(饰赵匡胤)在闽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演出闽西汉剧《打洞结拜》。这是2025年“周末戏相逢”福建优质文化艺术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的首场演出,别开生面,效果很好。</b><div><b> 剧情简介:闽西汉剧《打洞结拜》讲述了赵匡胤在庙中闲游时,偶然听到雷神洞内有悲叫声,随后发现一名女子被贼人抢来迫亲。赵匡胤同情女子的遭遇,决定与她结拜为兄妹,并将她送回家乡。</b></div> ▼<b>2月22日晚,由中共新罗区委宣传部指导,新罗区文联、雁翔集团弘龙旅游主办,龙岩山歌艺术节协会、龙岩采茶灯民间艺术团协办的《福海扬帆• 福行天下》文艺展演在龙岩非遗主题街文创园内举行。</b> ▼<b>由龙岩市老年大学、龙岩市新罗区民政局龙岩市主办,福建天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曹溪街道、溪园社区、湖音艺术团、金太阳乐乐艺术团、芳华舞蹈队协办的龙岩市“老年大学溪园社区教学点、新罗区曹溪街道溪园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举行揭牌仪式联欢会于2月24日上午举行。</b> ▼<b>龙岩市老年大学进入2025年春季报名阶段</b> ▼<b>每年冬末春初,龙岩天马山净慈寺的梅花绽放,吸引许多人去赏花打卡。图为1月23日,市老年大学摄影、古琴、太极班部分师生前去打卡的记录。</b> ▼<b>图为2月27日上午,龙岩市老年大学志愿者在主校区、和平路校区指导和协助学员2025年春季第一阶段报名记录。第二阶段报名时间是3月4日至7日,新老学员均可报新开设的班级和尚未满员的班级。</b> <h1> <b>END</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