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燧皇陵,即燧人氏陵。传说燧人氏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氏族首领,他“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从而开创了人类走向文明的新纪元,在《尚书大传》、《三字经》等著作增补的“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历代敬仰。</p> <p class="ql-block">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商丘火文化景区内,总占地面积约440亩,墓冢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进入燧皇陵,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神道,神道两边,有排列整齐的石雕,庄严肃穆,燧人氏墓冢和雕像矗立于陵区的中心,四周翠柏环抱,绿草如茵。燧皇陵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圣火火种的采集地。</p> <p class="ql-block">燧皇陵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古代文献记载燧皇陵原有陵冢、陵碑和大殿、东西厢房,神道有牌坊、功德碑、石像生等,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后毁于战火和黄河多次泛滥冲刷淤积。</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来此考察,拍摄“燧人氏陵”照片一张,证实了燧皇陵的存在。在“文化大革命”中,石碑及石像生被毁坏。</p><p class="ql-block">1992年春,商丘县委、县政府对燧皇陵进行重修。陵前有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前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原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俞伟超先生所题“燧人氏陵”石碑一通。党和国家原领导人李德生、钱伟长、伍修权等亲笔题写的“华夏第一火种”、“中华第一火种”。1992年4月12日,国际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点火仪式在这里举行,时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刚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点火仪式。1992年9月18日,河南省第七届青年运动会在点此取了圣火,世界射碟冠军冯梅梅点燃了火炬。</p> <p class="ql-block">《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明《归德府志》和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商丘县志》均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俗云土色皆白,今殊不然。”</p><p class="ql-block">阏伯台现存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残牌一通,碑文由虞城县儒学增广生员王思撰文并书写,是为“郡东宋家集居民进香”而立的碑。内容记有:“阏伯封于商,业主辰,今在归德城西南隅,其西燧人氏之墓也,其东雷将军(雷万春)之临堞处也,阏伯台岿然之中……。”</p><p class="ql-block">王大有先生在《三皇五帝文化研究》一文中说:“商丘这个地方位于北纬34°23′到24′之间,这个是古代的天脐线,这就决定了这个地方具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燧人氏在古商丘睢水流域的汤谷阳谷建立了中华第一都。”所以,“商丘睢水是燧人氏在东方的发祥地和建立的‘燧明国'都邑”。</p><p class="ql-block">宋代刘颁:“天祚吉土,日惟商丘;崇崇商丘,大火主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