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纪念碑 <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墓碑</p> 烈士陵园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陵园路600号<br>烈士所属单位:解放军第5军14师40团、第6军16师46团1营。<br>烈士数量:32名<br><br>伊吾四十天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br><br>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我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奉毛主席“向新疆进军,屯垦戍边”的命令,长驱千里,进驻伊吾,拯救各族人民于水火,布我党恩泽于边陲。是时,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乌、尧叛匪,贼心不死,在美蒋特务策动下,大举叛乱。翌年三月二十九日,以七倍于我之敌,向我发起猖狂进攻。在伊吾县工委领导下,我英雄二连全体指战员,同仇敌忾,殒身不恤,壮怀激烈,重创顽匪,坚守四十个日日夜夜,创伊吾保卫战奇功,艰苦卓绝,捧丹心献各族人民,英勇悲壮。伊吾河畔,英雄战士血洒松翠;胜利峰上,“八一”军旗光照“山红”。在兄弟部队支援下,平息叛乱,赢得胜利。我英雄二连的功绩,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通报表扬, 被命名为“钢铁英雄二连”,彭德怀副总司令发来了嘉勉电。回首创业难,展望征程远,谨以崇高的敬意,镌刻下先烈的英名:赵富贵、郭瑞华、刘景德、贾贵林、何万岁、吕书文、刘明义、熊光明、张正堂、刘德平、周朝金、朱孝庭、黎太平、张江龙、张文奎、郑兴德、梁庭生、刘银娃、蒋福保、王金如、石丁强、翟加成、李金庭、陈德荣、马占林、陈定奎、杨五常、郭玉林、白连成、张保来、赵马俊、魏玉林、房生海、郭茂青、吴学成、夏振金、黄玉清、李开泰。烈士英名,千秋永志,浩浩正气,万古长存!<br><br>中共伊吾县委员会伊吾县革命委员会<br>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一日立<br><br>【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错漏以相关部门资料为准,如有转载敬请说明出处。】<div>烈士信息资料由志愿者路客根据烈士墓碑记录参考各个县区志http://blog.sina.com.cn/luck99dog 提供。<br>志愿者石川河http://blog.sina.com.cn/u/5916710099发表。<br>寻找被遗忘的烈士QQ群167648363欢迎志愿者加入,寻找烈士亲人,让烈士“回家”,因为他们是英雄。<br></div> 5军14师40团【1名】<br>01:艾克拜尔江烈士<br>新疆伊犁县人,哈萨克族,【民族军骑兵团】5军14师40团3营8连通讯员,在伊吾县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6号 6军16师46团【31名】<br><br>01:赵富贵烈士<br>山东省曹县十区赵庄人,生于1925年,1943年6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连长,中共党员,1950年3月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0号<br>(已经确认与山东省曹县邵庄镇仲南村的赵承寿为同一人)<br>(赵富贵 1925年出生,山东省曹县十区赵庄人,1943年6月参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参加过大小战斗上百次,在保卫延安的战场上,在皋兰山的攻坚战中,出生入死,表现十分勇敢,曾荣获10次大功,还是教导旅的劳动模范。 1950年2月中旬,他身负重任,率领六军十六团一营二连部分指战员到新疆伊吾县“屯垦戍边”。3月上旬,由他带领的一排二班10多名战士进驻了远离伊吾县城68千米的淖毛湖开荒生产。 正在此时,淖毛湖叛匪头目赛旦.素文接到匪首艾拜都拉的密令,要他将解放军军官骗到地里,再假借军官名义,逐个诱捕士兵。赛旦.素文立即召集叛匪在自己家里密谋,决定派一匪徒邀请赵连长研究修水渠事宜。赵富贵信以为真,只身一人来到商定地点,被预先埋伏在门两侧的匪徒拦腰抱住,抢走手枪,用绳子反剪双手绑起来,关进房间,上了铁锁。赵富贵忍受着痛苦和折磨,将反剪捆绑的双手从下肢一方强移到身前,用牙齿咬着把绳索解开,然后手拿一根木棒,从房顶天窗上钻出。被骑马放哨的土匪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赵富贵同志的头部,倒在路旁的草丛里。为了伊吾人民的解放,连长赵富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br><br>02:李明文烈士<br>河北省邱县梁二庄镇焦路村人,生于1925年,1945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指导员,中共党员,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3号<br><br>03:张佃烈士<br>陕西省延川县马家河乡贯头村人,生于1926年,1945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司号员,中共党员,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7号(碑名 张钿)<br><br>04:石丁强烈士<br>河南省清阳县人,生于1932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战士,中共党员,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5号<br>(石小强:河南省沁阳县柏香镇小位村人,生于1931年,1946年6月入伍,西北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战士,中共党员,1948年在新疆伊吾县牺牲。疑似待查)<br><br>05:郭瑞华烈士(郭瑞花)<br>山西省临县水槽沟乡白家岭村人,生于1926年,194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副排长,中共党员,1950年3月在伊吾县淖毛湖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4号(碑名 山西省临汾人)<br><br>06:吕书文烈士<br>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北街村人,生于1929年,194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班长,中共党员,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1号<br><br>07:刘明义烈士<br>陕西省华阴县硙峪乡斜里人,生于1926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副班长,中共党员,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2号<br><br>08:张文奎烈士<br>河北省昌平县人,生于1928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中共党员,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3号<br><br>09:张江龙烈士<br>河北省沧县人,生于1926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3号(沧县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10:蒋福保烈士<br>甘肃省张掖县人,生于1923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5号(张掖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11:郑兴法烈士<br>甘肃省通渭县人,生于1925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6号(通渭县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12:王金如烈士<br>甘肃省镇原县人,生于1927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7号(镇原县英烈名录无记载) 13:刘银娃烈士<br>甘肃省平凉县人,生于1934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1950年3月在伊吾县淖毛湖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8号<br>(刘银娃 1934年生,甘肃省平凉城刘家沟人。1949年8月,刘银娃刚满15岁,就被马步芳军队抓去当兵。兰州解放后,刘银娃被编入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当战士。1950年,刘银娃跟随连长赵富贵到伊吾县淖毛湖开荒生产,当叛匪来抓他时,他挥动铁锨向匪徒猛打,还大声骂道:“你们这些坏蛋,为什么抓我们?”匪徒从四面八方把他围住,强行将他绑了起来。刘银娃被抓后,一匪徒看他年纪小,又长得可爱,想收留他当儿子,刘银娃破口大骂。叛匪首次攻打伊吾城失败后,就对被抓去的解放军战士下了毒手,刘银娃宁死不屈,壮烈牺牲。)<br><br>14:梁庭生烈士<br>甘肃省庆阳县人,生于1929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2班战士,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4号(庆阳县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15:马占林烈士<br>山西省临县人,生于1924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1排3班战士,1950年3月29日在伊吾县下马崖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3号(临县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16:朱孝庭烈士<br>江苏省靖江县生祠乡东进村人,生于1927年,194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5班副班长,中共党员,1950年3月30日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8号<br><br>17:陈定奎烈士<br>陕西省扑县?人,生于1927年,1946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班长,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终年24岁。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号<br><br>18:张正堂烈士<br>甘肃省陇西县宏伟乡张家屲人,生于1919年,1945年入伍,1949年7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班长,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终年31岁。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2号(碑名 张正棠)<br><br>19:熊光明烈士<br>河南省新县人,生于1927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班长,中共党员,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4号(新县泗店乡白果树村丁冲人?)<br><br>20:陈德荣烈士<br>河北省昌平县人,生于1921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中共党员,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2号<br><br>21:杨海明烈士<br>云南省盐金县人,生于1920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7号<br>(杨长明:云南省盐津县城关区瓦店村人,生于1927年6月,1949年参加革命,某部战士,1951年在西藏?牺牲。疑似待查)<br><br>22:冉荣烈士<br>四川省忠县人,生于1922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中共党员,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1号<br><br>23:刘兴烈士<br>四川省广元县人,生于1930年,1947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中共党员,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6号<br><br>24:李海堂烈士<br>甘肃省陇县?人,生于1923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4号(李海堂:甘肃省武山县袁河堡子人,1949年入伍,2军独立团?战士,1950年在西藏?牺牲。疑似待查) 25:李金庭烈士<br>甘肃省张掖县人,生于1923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号(张掖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26:翟家成烈士<br>甘肃省酒泉县泉湖乡营门村8组人,生于1926年10月,1949年8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2排6班战士,1950年3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15号(碑名 翟加成)<br><br>27:贾贵林烈士<br>河南省南召县留山乡褚湾村人,生于1924年,194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3排排长,中共党员,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2号<br><br>28:刘景德烈士<br>陕西省安塞县人,生于1920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3排副排长,中共党员,1950年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5号<br>(刘金德:陕西省安塞县安保塌人,生于1923年4月,1946入伍,第一野战军1团1营排长,中共党员,1949年在新疆牺牲。疑似待查)<br><br>29:刘德平烈士<br>湖南省平章县抚万垸?人,生于1920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3排7班副班长,中共党员,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2排9号<br><br>30:周朝新烈士<br>湖北省阳新县人,生于1931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3排8班副班长,中共党员,1950年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10号(碑名 周朝金)<br><br>31:白连成烈士<br>甘肃省张掖县人,生于1922年,194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6军16师46团1营2连3排9班战士,1950年4月在伊吾保卫战中光荣牺牲。新疆伊吾县烈士陵园1排9号(张掖英烈名录无记载)<br>====================<br><br><h1><font color="#ed2308">革命烈士永垂不朽!!!</font></h1> 伊吾,是哈密东北的一个山城小县,四周高山环绕,中间是一块风景优美的天然牧场,对外交通十分不便。但是,在伊吾县烈士陵园保卫战纪念馆里,记者在一本发黄的《伊吾四十天保卫战总结报告》中了解到,在解放大西北中,伊吾县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1950年2月至3月,解放军六军16师46团一营二连奉中央命令,在全国战斗英雄胡青山副营长的率领下进驻伊吾,并接手伊吾县的国民党政府。然而,依照新疆和平解放协议条款而留任的伪县长艾拜都拉与匪首乌斯满及土匪尧乐博斯勾结,企图以伊吾为据点,发动大规模的武装叛乱。3月29日,尧乐博斯命令他的爪牙艾拜都拉纠集700余名匪徒,将二连重重包围在伊吾城中,伊吾保卫战就此打响。<br>战斗开始以后,胡青山同志就意识到这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战斗,将在和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孤军作战。为了弄清敌情,他带着连队几个领导干部冒着危险,详细察看了周围的地形和敌人兵力部署,然后调整部署了我军守卫兵力。同时,他还召集党员和干部用党支部的名义号召全连指战员:发扬革命英雄主义,与匪徒血战到底,誓死保卫伊吾!到当年5月7日,二连经过40天的日夜奋战,先后击退了匪徒的7次围攻,一直坚持到大部队前来增援,粉碎了土匪三天拿下伊吾县城的狂妄梦想。<br>保卫战结束后,彭德怀同志专门发来慰问电嘉勉二连。解放军西北军区及第一野战军授予二连“钢铁英雄二连”的光荣称号。为纪念四十天保卫战中牺牲的二连烈士,1980年建起了伊吾县烈士陵园。<br>在土匪的7次大规模围攻中,有一场最够惊心动魄且攻势很强的一场战斗,“进攻的那天晚上,我们在屋里睡觉,突然觉得有人晃我,按照纪律不能大声说话,我一骨碌爬起来,小声问啥事,胡青山指指耳朵,示意大家注意听。”段文和说,大家就听到外面“哐、哐、哐”的响声,不敢点油灯,就划了根火柴,看到墙皮刷刷地往下掉。“胡青山说‘坏了,外面有人在挖墙。’等出去搜查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哨兵已经牺牲了。”段文和说,那时,制高点北山碉堡西边的山头已经被土匪占领了,所有听到动静的人都爬起来加入了战斗,进行还击,一直到天亮,土匪开始展开四面八方的包围式进攻,人特别多。 南山碉堡只有5个人守卫,敌人就扔了2颗手榴弹,一名战士被炸身亡,还有3人不同程度负伤,情况危急,但没有更多的兵支援他们,受伤了也必须坚守阵地。 西山碉堡离营房最近,一个老战士在碉堡的枪口想侦查一下土匪的动向,只一探头,就被土匪的子弹击中了,战友的接二连三的牺牲让人心痛。”段文和说。 北山碉堡是制高点,是土匪一直最妄图占领的地方,因为地势陡而高,战士之间只有通过电话来通信,但没电,段文和就往天线下面的地线上倒盐水,管用。通过电话,得知北山后面的红山上集结了大量的骑着马的土匪。好在,北山碉堡有机枪,土匪们一靠近,来一个死一个,土匪伤亡也比较厉害,看到在北山占不上什么便宜,土匪就骑马逃跑了。 在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八九十个土匪开始向东山碉堡进攻,土匪一边摇着帽子一边拿着枪冲了过来。东山碉堡可不能失守,营房和弹药库都在那里,那可是部队的命根子,但是基本没什么兵了,怎么办? “胡青山和二连长带着我和另外一个通讯员以及司号员总共6个人去支援东山碉堡,两个领导拿着机关枪,司号员专门给领导的机枪压子弹,我们两个通讯员是阻击手,枪是最精良的,也是少有的灵活组合。”段文和说。 东山那边是戈壁滩,我拿阻击枪引诱他们过来,等这些土匪离碉堡还有十来米的时候,就开机关枪扫射,结果,土匪没扛过5分钟,就拼命地逃,我们追击了一段路后就折回了碉堡,因为人手少,我们再不能损失了。”段文和说。 随后,段文和与战友们靠近了被敌人驻守的县政府、粮仓,但县政府的正门被敌人把守了,虽然从北山碉堡上看得清清楚楚,但距离太远,六零炮打不着,胡青山一看,就说:“我来!”他是师里的第一投弹能手,手榴弹能扔50米的距离,胡青山在战壕里踩好点,一甩手就把手榴弹准确地炸在了县政府的正门口,敌人顿时乱了阵脚。紧接着,西山碉堡配合警戒,从粮仓进攻到县政府,但没发现几个敌人,很是纳闷,人呢? 就在这时,北山碉堡传来报告称,在县政府西边的山上发现了一群羊,正在往山里爬。“奇怪了,这个时候哪里来的羊?我们跑过去一看,哪里是羊呀,是土匪把羊皮大衣反过来穿,装羊逃跑呢。胡青山下令,向‘羊群开打’。”段文和说,“打死了几个‘羊’后,土匪再也装不下去了,干脆扔掉皮大衣拼了命地跑”。 当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再也没有土匪进攻了,整个战场就剩下一些残喘的土匪,各山碉堡相互通报平安无事,大家便去打扫战场了。 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敌人再也没发动过大的进攻,只有小股土匪夜间骚扰。“后来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土匪的攻势变弱了,这是因为48团的一个加强营在救援我们的途中,被土匪包围袭击了,土匪虽然抢了很多火力和弹药,但我军身陷囹圄的战士在危难时刻也没忘记把重武器八二迫击炮提前损坏,否则,迫击炮落入土匪手里,再用来攻击伊吾县,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段文和说。<br><br>战火中的军功马<br>段文和在回忆战斗的间隙,不无感慨地提到了一匹很有灵性的军功马。<br><br>他说,那匹马是二连的宝贝,那匹马的故事后来在坊间广为流传,每当听到有人说起军功马的故事,他都会心地一笑。他说,那确实是一匹很有灵性的马,但也没流传的那么神奇。<br>“1950年3月30号是开战的第二天,我们这些愣头青还在出操呢,突然遭到了北山上的土匪袭击,一个战友的小腿被打伤,我们开始还击,等中午战势平息时,我们在水渠边上看到了一匹马,胡青山建议把它抓回来,说马在这里肯定有用得上的时候。”段文和说。<br>果不其然,这匹马很快就成了机枪手吴小牛的得力助手,他负责给北山碉堡的补给。<br>第一次运水的时候,吴小牛就把水桶盛得满满的,然后夹在马背上,盖紧盖子。就这样,吴小牛牵着马把水成功运到了北山碉堡,比人送的还多。不过,刚开始这匹马爬山很慢,后来,当马把水运到山顶的时候,吴小牛就给马喂了个馒头,马有了馒头吃,爬山的速度快了起来,吃完,把马屁股一拍,它自己就下山了。<br>再后来的时候,马就习惯了吴小牛摸索出来的这种奖励方式:上山给一个馒头,回来再给一个馒头,来去屁股上各一巴掌,马就不需要人牵了,速度还特快。<br><br> “这个马就成了二连的宝贝了,大家都害怕它跑掉,平时就把它栓起来。形势比较安全的时候,才把它拉出去,送水送粮送子弹。”段文和说。<br><br> 战后,这匹军功马被授予三等功,部队党委做出“永不做退役处理”决定,由所在的“钢铁二连”喂养、护理,直至1967年11月老死,战士们为它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将其掩埋在北山胜利峰下,立碑纪念。<br> 共同的信念是为和平而战<br><br> 参加保卫战的时候,段文和才14岁,是二连里最小的战士,在当时,不管年龄大小,每个战士都战场随时都可能流血牺牲,但整个部队的信念是一致的:要为和平事业而战斗。<br><br> 段文和说,谁要说打仗不害怕是假的,心里怕,但嘴巴里说不怕,行动上不能怕,这个国家的建立就是我们的血汗建立的,不能让我们的血汗白流。不怕死,是一个军人的信念。<br><br> 在段文和的记忆中,没有什么时候能比得了那时的艰苦。“就在那40天里,我们早抖忘了菜是什么味道,能有馒头吃就算不错了。那时部队可没有小胖墩,每个人都是皮包骨头。每个人都穿着旧棉衣和毡筒,不下大雪不算很冷,但天气转热了,又没有薄衣服换。”段文和说。<br><br> 自打仗结束离开那个地方后,段文和就再也没有去过伊吾县。“我的心里一直想着那个地方,想去看看那个曾经流血、流汗的地方变化了没。可是一直忙于养家工作,哪有时间去呀。”段文和说,直到2009年10月份和2010年伊吾保卫战60周年时,他才各去了一次,他重新爬了北山南山,看望了那些死去的战友。<br><br> “伊吾县是真正的翻天覆地。以前都是土块房子,现在整个县城全是小楼房。要不是子女在乌鲁木齐,或许我真会回那里养老。”段文和说。<br><br>当段文和再次要离开伊吾县的时候,距伊吾保卫战已过去60年了,他操起墨笔,写下了一副承载了伊吾历史和新貌的对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喋血孤城-伊吾保卫战<br>杨生辉讲述伊吾保卫战的故事<br> 在伊吾保卫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为抢救史料,再现历史,缅怀战斗英雄,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笔者于1月29日和2月9日,采访了参加伊吾保卫战的亲历者、82岁的杨生辉和八路军老战士、伊吾保卫战知情者、85岁的李胜早。两位老人怀着沉痛的心情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br> 杨生辉:我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连炮班的一名战士,保卫伊吾40天残酷的战斗,使我终生难忘。 <br> 记得1950年3月17日,我们四十六团二连炮班和其他班战士,在指导员王鹏月带领下,乘四辆大卡车从酒泉出发,经过安西、星星峡,三天后到达哈密,住进老城一个大院里。我们是二连,也是全团、全师最后一支进疆的部队。在哈密学习民族政策、休息了三天,接团部命令,要我们进驻伊吾。主要任务是到淖毛湖、下马崖开荒生产,维护社会秩序,保卫新生政权。先期进疆的二连部分战士,在一营副营长胡青山、连长赵富贵率领和县工委成员一并,早于2月21日就进驻伊吾县城。 <br> 3月24日,指导员王鹏月、副指导员罗忠林、第二连长王曰澍率领我们,乘师部派的四部汽车将我们送到南山口,因天山冰雪覆盖,道路阻塞,汽车无法翻越天山,只好徒步翻越。当我们登上半山腰,空气稀薄,就感到呼吸困难,好不容易到达天山庙,天已黑了,夜晚12时,才翻过天山抵达口门子宿营。第二天,正是师部在口门子召开排以上干部大会。罗忠林给我们传达会议精神。他说:“师首长指示我们要尽快到达伊吾,准备剿匪,打击乌斯满;同时要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捣乱!”按照首长的指示,驻扎镇西(巴里坤)的团部派民运干事和老乡牵来100多峰骆驼,专门供我们驮运东西和乘坐。我们从未骑过骆驼,很不适应,有人还从骆驼背上摔了下来。就这样,我们从口门子出发,昼夜兼程,经过盐池,于26日抵达伊吾县城。 <br> 进城后,王鹏月指导员、王曰澍连长、罗忠林副指导员分别察看了伊吾城四周的地形后,27日,部署二连的兵力:一排在伊吾城西南,二排在北山,三排在南山,小炮班和三排一个班留在营房作机动。连首长布置各班排要搞好3天的行军总结。 <br> 28日,副营长胡青山向全体指战员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目前新疆刚刚和平解放,各族人民还十分贫困,我们除积极剿灭土匪、维护社会秩序外,还要开荒种地,生产粮食,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说,我们把先期到达伊吾的二班,由连长赵富贵带领到淖毛湖开荒生产,六班由二排副排长刘景德带领到下马崖开荒生产。现在安排四班、五班和炮班驻扎伊吾城北山,三班驻托背梁,七班驻南河滩,八班驻东河滩,一班驻营房炮楼,九班作为机动班待命。 <br> 28日晚上,我们炮班班长、共产党员牛怀良,向全班战士传达党支部会议情况:在支部会议上,胡副营长强调说:“这里的情况很复杂,特别是警察局,虽然名义上起义,但以局长伊建中(阿合买提-伊明)为首的特务分子不会停止反革命活动,县工委已经派孙庆林任警察局指导员,在政治上与他们作斗争,任务很艰巨,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做好一切战斗准备。”<br> 王鹏月指导员说:“根据我和罗副指导员了解的情况,原国民党补给站和县政府机关人员对我党的政策还不了解,思想顾虑重重,不敢吐露真情,对我们的态度也很冷淡;城里的群众也不敢接近我们;还发现城外有三五成群的马队在走动。在新疆国民党起义队伍中还有极少数人不甘心失败,继续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来反对我们。”<br> 二排长周克俭说:“县政府旧职人员吐克地经常窜入营房活动,行迹可疑。”<br> 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刚来,人地两生,语言不通,了解实际情况困难,可能有美蒋特务潜伏,要防止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支部决定:各班排要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营房内的人员要加强巡逻,随时注意动向,特别要注意团结县政府和补给站的起义人员,要多做群众工作,解除他们的顾虑。要求全连指战员以解放新疆人民,保卫和建设边疆的实际行动感化群众,使各族人民了解和相信我党的政策。 <br> 30日拂晓,二连正在出早操,遭敌人突然进攻,北山被叛匪占领,五班副班长朱孝庭牺牲。叛匪用火力封锁县城,县工委副主任韩增荣负伤。在万分紧急时刻,胡青山果断指挥炮班很快占领了有利地形,向袭击伊吾城的北山叛匪阵地猛烈开炮,打乱了匪徒抢占北山西侧小山头的计划。当天上午,炮班在二排长周克俭统一带领下,配合四班、五班进攻,发射七发炮弹,接连击中叛匪占据的地堡,迫使叛匪溃退。副班长张德禄和战士蒋发亮端起步枪与五班一起冲锋,叛匪死伤30多人,余匪慌乱逃跑,使五班顺利占领了西北山头。战斗持续到下午3时,二连占领了北山和南山各处碉堡,首战告捷,威震叛匪。 <br> 保卫伊吾初战告捷,但伊吾仍在叛匪的重重包围之中。为加强伊吾城的防守,二连决定在北山上修建一座坚固的碉堡,并在碉堡内安装直通营房的电话。任务下达后,我炮班进行了分工:副班长张德禄,虽然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但他坚持不下火线,率领蒋发亮、翟光明、仲希泰、姜有亮和我5名战士坚守北山。班长牛怀良率领5名战士守营房,其中张志和、李忠义在水磨上磨面,蒋俊才、李冬玉、李培基站岗放哨修碉堡。正副班长鼓励全班战士要坚守阵地,指导我们要利用地形、地物提高射击技术,发挥炮兵威力,每个人都表了决心,咬破手指,在纸上按了血印,誓与伊吾共存亡。 <br> 班长牛怀良除带领3名战士参加修北山碉堡外,还主动承担加高、补修营房南墙和南山碉堡的加顶盖任务。他们每天上午赶牲口驮五六趟土块,下午驮两趟水。蒋俊才每次回来还背一块土块,加修营房内两个碉堡的顶盖。在帮助炊事班维修碉堡时,个别战士想不通。牛班长耐心地讲道理:“伙房要做饭,战士要吃饭,碉堡不维修,伙房守不住,我们就要饿肚子,怎么坚守伊吾呢?”战士们思想通了,都积极帮助炊事班加固碉堡。 <br> 叛匪在淖毛湖、下马崖两地偷袭杀害我二连战士阴谋得逞,武器得以补充,攻城火力有所加强,于4月5日拂晓,200余名匪徒由艾拜都拉督战,再一次进攻伊吾县城。这次战斗异常激烈,我们在北山看得清楚,匪徒登上警察局仓库一座碉堡,举起了“青天白日”旗,被我英勇善战的胡副营长果断指挥打掉,整个县城杀声四起,火光冲天。进攻北山东、西两碉堡的匪徒,被我坚守阵地的战士利用碉堡的险要地势,发挥火力优势射击,使敌几次强攻都无法接近,只得狼狈逃窜。战斗从凌晨3时持续到上午8时,以二连大胜,叛匪惨败而告终。 <br> 北山是伊吾县城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守住北山,就能保住伊吾城,失去北山,将会失去伊吾县城。当击败叛匪第二次攻城后,炮班除留张志和、李忠义继续在水磨磨面外,牛班长带领其他三名战士加强了北山力量。他和张副班长共同组织全班研究提高作战技术,坚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思想。 4月16日,叛匪在对我军劝降、诱骗、威胁均遭失败后,终于发起了第三次攻城。当天中午,众匪利用从我十六师四十八团援军指挥失误受挫中劫来的迫击炮,架在南山最高峰向城内乱轰一阵。之后城内一片寂静,叛匪以为是炮弹把我二连战士打死了,便挥刀向城内我军阵地逼近时,战士们跳出外壕,以密集的火力向敌人发起反击。我们炮班抓住战机,牛班长下令,向叛匪占领的西北山头开炮。半个时辰,众匪占领的山头就被我二连攻下了。但叛匪仍不死心,一次次轮番攻城,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 <br> 这天午夜,艾拜都拉派出原国民党五军一个散兵,伙同十六名装备优良的骑匪,隐蔽接近我南山碉堡,突然发起进攻,借以掩护各路匪徒,妄想夺取我北山碉堡。我守南山碉堡七班战士虽然伤亡很大,但在胡副营长亲自带领九班战士的有力支援下,打翻一名骑匪,击毙一名匪徒,其余纷纷翻身上马向泉脑溃逃。叛匪第三次攻城彻底失败了。 <br> 叛匪三次围攻伊吾县城失败后,锐气大减,既不敢正面攻城,又不甘就此认输,不断进行骚扰和夜间偷袭,前后七次反复攻击都被我二连击溃。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我的头皮被弹片檫掉一块,流血不止,没有药品,就撕下棉衣上的棉花烧成灰,敷在伤口上止血。那种疼啊,实在是钻心地疼。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活着,就要战斗到底! <br> 在保卫伊吾40天的战斗中,我们炮兵班一直坚守北山碉堡35天。3、4月份的伊吾,三天两头刮风,还下了两场雪,整天穿着磨得破烂的棉衣,浑身被虱子咬得难受极了,啃的是干馍,开始还有点咸菜,后来只能喝盐水汤代菜。最大的困难还是饮水问题。 <br> 北山地势陡峭,道路崎岖,又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保证坚守北山碉堡战士饮水供应,是取得保卫战胜利的关键。开始,连里派四班战士吴小牛(机枪手)用军用水壶送水,因遭小股叛匪袭击,加之山高路陡,无法完成供水任务。之后,又专门做了木桶,由补给站派四人,用四峰骆驼、一匹马驮水。骆驼目标大,被叛匪发现,封锁了通道。送水的骆驼先后被打死,四名送水人员中一死一伤。至此,北山主峰战士们的饮水完全中断了,形势非常严重。连里决定又由吴小牛牵一匹枣骝战马完成这一危险任务。 <br> 吴小牛有了开始送水的经验,路途熟悉。他牵着枣遛马利用午饭后或黄昏时送水,途经开阔地带时,拉马快跑,在隐蔽地带稍事休息后,再往山上爬。枣骝马仿佛是通人性的,当叛匪袭击时,亦随吴小牛就地卧倒;当北山右侧主峰战士们开火压制敌人火力时,吴小牛轻轻拍一下枣骝马,它便跟着主人以最快的速度冲上主峰。冲上主峰后,枣骝马浑身上下热汗直流,喘着粗气,战士们亲切地给它檫汗时,它摇摇耳朵,表示“谢意”。 <br> 枣骝马给我们北山主峰碉堡送水一次成功,此后,它就单独执行任务了。它不仅送水,还送急需的粮食和弹药。只要把物品捆好放到它的背上,牵到路口,枣骝马便直奔北山。在途中,只见它机智灵活地时而卧下隐蔽,时而跃起急驰。当它感到最危险的时候,便发出“咴儿咴儿”的鸣叫,要求战士给予火力掩护。一次,枣骝马的左耳朵受伤,鲜血滴滴答答地流淌,战士们都非常心疼。班长牛怀良叫我和姜有亮赶紧撕下棉袄上的棉花,烧成灰敷在枣骝马耳朵上止血。枣骝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成为一匹“军功马”,战斗胜利后荣立三等功,部队决定“不作退役处理”,将它交给伊吾县“养老送终”。 <br> 我们炮班在以“神炮手”著称的牛怀良班长带领指挥下,以准确的射击打击了叛匪们疯狂进攻,守住了北山主峰阵地,在伊吾四十天的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斗胜利后,四十六团授予我们炮班“炮震城垣,弹无虚发”锦旗一面,班长牛怀良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全班集体立功,我立了二等功。 <br> 我是1949年8月入伍的新兵,经过保卫伊吾战斗的锻炼和考验,1952年入团。部队转业后,派我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运输处学习汽车驾驶,经过半年学习,于1956年3月结业,成为军垦战线上一名汽车司机,1974年3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1984年安全行驶104万公里无大修,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奖励。1989年我从红星二牧场离休后,享受着安详、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对伊吾保卫战斗的一幕幕场景和那些英勇奋战以及牺牲的英雄们永远铭记在心。 <br><br><br> 李胜早回忆:<br><br> 1950年3月26日,进驻伊吾不久的四十六团二连,被700余匪徒包围并与师部失去联系。 <br> 4月4日,四十八团奉命派出一营三连、三营八连两个排、炮兵连两个排和侦察班,增援伊吾。分别由一营副营长张万财、三营教导员马萍带队,团参谋长王谡如统一指挥,携带迫击炮2门、六○炮一门、机枪6挺,从大营房出发。我当时是团参谋处的参谋,理应随援军出发,亦将马褡子、行李放到卡车上准备上车,被副团长任瑞昌把我留了下来。他说:“我们是城防部队,哈密城、大营房斗争形势也很复杂,你们参谋处不留人那行吗?” <br> 4月5日,援军抵达沁城,击溃了下河一带的土匪。4月6日,运送部队的两辆汽车,由沁城返回大营房途中遭匪袭击,听到枪声部队赶往,匪逃车毁司机牺牲。当日下午,援军287人(包括地方牧民18人)从沁城向伊吾进发,沿途在碱泉子、沁城、小堡等处与土匪作战3次,9日清晨抵达伊吾东南19公里白杨沟。由于地理不熟,误认为已到伊吾附近,并派两名老乡与驻守伊吾城的四十六团二连联系。两个小时后,一名被叛匪扣留,一名跑回谎报说:“伊吾城里全是匪徒,没有解放军。”援军指挥者王谡如轻信了假情报,未作深入调.查,即错误决定令部队撤回,中了敌人的圈套。援军在撤往沁城途中,经上马崖、刺梅花泉、天山、小堡等处,屡遭叛匪围追堵截,只得边打边撤,队伍分散,失去统一指挥,经过艰苦奋战,14日9时,失散部队到达沁城会合。 <br> 此次增援伊吾,部队往返行军连续战斗8昼夜,大小战斗9次,4天断粮断水,以雪和人尿、马尿充饥解渴,受伤后只能用绑腿带包扎,不少战士赤脚行军。炮兵连副排长史改运,受伤后不能说话就写字条,鼓励大家“不要管我,继续前进,即使我牺牲了,为人民而死也是光荣的。”八连炮班副班长潘国俊勇往直前,一人击退三个匪徒,打死两匹马,缴获一匹马,并与通讯员薛子义奋力攻占山头,掩护部队撤退。当时行军战斗虽然条件艰苦,战斗失利,但战士们仍然斗志昂扬,共消灭匪徒80余人。 <br> 此次增援伊吾,由于匪骑行动迅速,地形熟悉,致使我军百余人失去联系,伤亡73人,损失了迫击炮2门、六○炮一门、机枪6挺、步枪80支、子弹3万余发。大量的武器弹药落入叛匪之手,给保卫伊吾的二连增大了困难。<br> 因王谡如执行上级命令不坚决,未经请示,擅自将部队撤回,指挥失误,援军受挫,损失惨重,受到军纪处分。 <br> 此次增援伊吾,当时失踪的战士,如:马振福得到阿不都拉救助、白玉祥得到孙大爷救助等,涌现出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