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口古会,又称火神圣会或道口正月古庙会,是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举行,持续三天。</p> <p class="ql-block">灯笼,又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最初主要作为照明工具使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灯笼逐渐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每年的农历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时,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氛围。同时,灯笼的制作工艺也融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多种技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汲取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皮影、剪纸的表现手法,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糖画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题材包括小说、戏曲人物糖画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在绘制造型时,工具仅用一勺一铲,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p><p class="ql-block">糖画展现出丰富的民间艺术形象和民俗文化。2008年,成都糖画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地方的糖画技艺陆续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舞龙</p><p class="ql-block">随着一阵又一阵的锣鼓声响起,一支身着鲜艳服饰的舞龙队伍犹如破晓的曙光,穿透了元宵夜的寂静。那龙,身长数十米,鳞片用彩绸精心编织,每一片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龙头硕大威严,龙眼炯炯有神,仿佛随时都能腾云驾雾,直冲云霄。舞龙者们身姿矫健,随着鼓点的节奏,或翻飞、或盘旋,将龙的灵动与威猛展现得淋漓尽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