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梅园有个约定

yby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到梅园早了半个月,许多梅花还含苞欲放。虽然没有妨碍我游园的兴致,但游园的节奏是明显加快了。我在心中与梅园约定:来年我会再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江南水乡的悠悠岁月里,总有一些景致,能牵动人的心弦。无锡梅园,便是这样一处令人魂牵梦萦的所在,尤其是当那漫山遍野的梅花盛放,宛如一场盛大的花事,将冬的余韵与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如约来到了梅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锡梅园的前世,是一段饱含情怀的创业史。它始建于1912年,由民族工商业者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所建,最初是荣氏家族的私家园林。荣氏兄弟以梅为魂,在此广植梅树,意在营造一处寄托心灵的清幽之地。他们的初心,就像这傲雪绽放的梅花,坚韧而纯粹,在时代的浪潮中,开辟出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照片上的石磨是荣氏创业时的石磨。1900年,荣氏兄弟与人集资在无锡西门外大宝墩建立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面粉厂,买了石磨用于磨面粉,开启了荣氏家族的实业之路。这石磨是荣氏家族艰苦打拼的历史见证,也是无锡民族工商业坚韧创业历程的象征。它们代表着荣氏兄弟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彰显了荣氏家族的创业精神和为国为民的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经岁月的洗礼,如今的梅园已成为著名的赏梅胜地。园内梅树数量多达15000余株,品种更是丰富,有近400个。从古朴典雅的绿萼梅,到娇艳欲滴的朱砂梅,再到清新淡雅的玉蝶梅,每一种都独具风姿,在不同的花期里,接力般地为梅园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梅花画卷。在全国众多的赏梅之地中,无锡梅园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梅树规模和丰富的品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 ,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赴这场与梅花的约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入梅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姿态各异的梅花树桩盆景。它们宛如被岁月雕琢的艺术品,枝干虬曲,苍劲古朴。有的枝干蜿蜒盘旋,似蛟龙出海;有的则疏密有致,如文人笔下的写意画。这些盆景虽小巧玲珑,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每一朵梅花都像是精心点缀的明珠,在枝头绽放着细腻的芬芳。它们被安置在精致的盆中,与周围的山石、青苔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灵动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关于岁月与生命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梅花的赞颂从未停歇。“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的坚韧,在寒冬中独自绽放,不畏霜雪的侵袭,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在困境中坚守,在磨难中前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即使凋零飘落,化作泥土,梅花的香气依然留存,就像那些美好的品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和境遇的变迁而消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梅园赏梅,不仅仅是欣赏梅花的娇艳与芬芳,更是在品味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每一朵梅花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梅园的梅花,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绽放,书写属于它们的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梅园,以这般绝美的景致,给予我们一场视觉与嗅觉的饕餮盛宴,让心灵在梅韵中沉醉,尽享美的馈赠 。今年到梅园早了一个星期,虽然没有看到漫山遍野的"香雪海",但没有什么遗憾了,因为我与梅园约定:等明年梅花节开幕式结束的一周后再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