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晋祠&古城游记

岩石•水

<p class="ql-block"><b><i>晋祠</i></b></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晋祠两字是李世民的手书</p> <p class="ql-block">凌云阁,就是“唐宗遗风”亭,穿过亭子,迎面是一组青铜雕像。</p> <p class="ql-block">最中间秦王李世民,其他为军师徐茂公,开国元勋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长孙无忌</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中轴线上,按照参观路线是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晋祠对越坊之西的献殿,是一座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这座建筑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并在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进行了重修,1955年则按照原样进行了翻修。献殿是金代的建筑,作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其建筑结构简洁而不失庄重,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献殿的结构</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如大鹏展翅,形状典雅大方。呈十字形桥,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是为晋祠“三宝”之二宝。</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的十字形桥面</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b><i>圣母殿</i></b></p><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晋祠内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p><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供奉的是邑姜‌。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朝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周成王姬诵和唐叔虞的母亲。在宋熙宁十年(1077年),邑姜被加号为“昭济圣母”,因此圣母殿也被称为圣母殿。‌</p><p class="ql-block">圣母殿创建于北宋时期,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殿内供奉的邑姜塑像,以及周围的宋代彩色泥塑,都是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左右。 圣母殿中有彩绘塑像四十余尊,均为北宋时期作品。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晋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人物塑像。</p> <p class="ql-block">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保存有宋代彩塑41尊,其中33尊侍女像,栩栩如生非常传神,历经千年色彩也很鲜艳,绝了。</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四周围廊,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殿内的宋代侍女塑像,是晋祠文物中珍贵的佳作,它是按照封建社会的宫廷制排列的,是宋代皇室生活的缩影。塑像共44尊,是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她们个个眉目传神,形态潇洒,栩栩如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晋祠圣母殿的盘龙柱,雕造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我国古代唯一保留下来的木雕盘龙,是完全的立体造型。蟠龙栩栩如生,怒目利爪,一派生机,虽经历千年,仍鳞片层层,须发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其木质之好,工艺之精。</p> <p class="ql-block">对越 晋祠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的“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其中“对”指报答,“越”指宣扬,合在一起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在晋祠中,“对越”主要体现在‌对越坊上的牌匾上,这座牌坊位于晋祠的中轴线上,是通向‌圣母殿的必经之路。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捐资修建,并亲笔书写了“对越”匾额,以此宣扬报答圣母的庇佑之功并弘扬父母祖先的积德行善。</p> <p class="ql-block">晋祠对越牌坊,简称对越坊,位于太原晋祠金人台正西,立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是一座造型别致、结构精美、雕刻玲珑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晋祠唐槐位于水镜台前,虽不是晋祠古槐中年代最久远的,但却是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p> <p class="ql-block">晋祠周柏据说有3000岁。</p><p class="ql-block">相传很久以前,晋祠庙里有俩颗柏树,一颗为龙柏,一颗为凤柏,凤柏身上长了个大树结,就是树疙瘩,当地人很迷信,认为哪颗树生了奇怪的病,害怕染给公树,就被无知的百姓给伐掉了,龙柏看到妻子被杀以后,感到很伤心。就向南侧殉情而倒。就在倒得同时。在母体伐去的地方,长出她的儿子,架住他沧桑欲倒的老父亲,不让他父亲倒下,也就是撑天柏,时间长了,在树的右面,长出一个龙眼,由于经常思念妻子,眼角会渗出眼泪,难老泉就是泪水!</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号称“晋阳第一泉”。泉水出自地平线下约5米的断层岩,水温恒温17℃,即使在隆冬季节,水中生长的草依然碧绿如茵。难老泉亭初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历代多次修建,现存的亭子是明代重建的,保留着北齐风格。亭内除了傅山所写的“难老”二字外,还有其他匾额和楹联,如刘汇写的“晋阳第一泉”和清代宁鹏年作的“昼夜不舍,天地同流”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傅山先生题的字 难老泉</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之一</p> <p class="ql-block">原碑文</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现国内唯一存世的亲笔真迹!</p><p class="ql-block">《晋祠铭碑》,书法史上第一块行书碑刻,充分体现了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和发扬,且自带帝王霸气~</p> <p class="ql-block">新碑文</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的复刻碑。</p> <p class="ql-block"><b><i>台骀庙 </i></b>占地面积为191.9平方米。屋顶采用悬山式设计,覆盖素瓦,脊部装饰有精美的雕花绿琉璃。该庙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由晋祠镇东庄的高汝行出资建造。在随后的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庙宇经过高氏子孙的多次重修,得以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庙内供奉着台骀神像,左右两侧分别供奉着土地神像和五道神像。殿内南、北、西三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南壁和西壁描绘了神像,北壁展示了猎图。整体构图和谐,笔墨技法精湛。台骀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瑰宝,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p><p class="ql-block">台骀庙的历史背景深厚,台骀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早于大禹治水。据史书记载,台骀是五帝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曾带领沈、姒、蓐、黄四部开山凿石,疏通汾、洮二河,兴修水利,造福于民。因治水有功、组织有方,当时的君王将汾河流域赏赐给他作为封地。后人尊台骀为治汾之神,即水神。相传台骀为张氏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p><p class="ql-block">水镜台院落里的古戏台,这是全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台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进晋祠大门,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它是古代唱戏的戏台,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此台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的正面,想起儿时喜欢的西游记连环画中神仙庙宇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游太原古城</p><p class="ql-block">  太原古城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始建于春秋末期,由晋国的权臣赵简子创建,北宋初期被毁,明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古城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古街道,整个古城环古城墙而建,形成了“城池凤凰余”的古老建筑风格,远观犹如一只头朝北尾朝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由于春节过后正是旅游淡季,景区里游人稀少</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有‌城墙、‌十字街、‌文庙、‌察院、县衙、‌‌寺庙等众多历史建筑和景点,展现了晋阳古城的文脉延续。城墙始建于明初,经多次修缮,保存完好,城墙周长3.5公里,高10米,设有角楼、马面、城垛等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城风景</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这家山西风味的餐馆打的牙祭</p> <p class="ql-block">光前裕后</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城风景</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三宝、三绝、三匾”。</p><p class="ql-block">三宝:</p><p class="ql-block">1.献殿:我国唯一的殿亭结合建筑,斗拱简洁,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2.过来献殿就到了鱼沼飞梁,桥面呈非常少见的十字形。</p><p class="ql-block">3.圣母殿:晋祠的主殿,晋祠现存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殿前廊柱上八根木雕盘龙,栩栩如生、张牙舞爪,让我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三绝:</p><p class="ql-block">1.周柏:圣母殿侧面。西周初年所植,距今3000多年,依然郁郁葱葱、苍劲挺拔。拍照要开广角不然拍不全。</p><p class="ql-block">2.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保存有宋代彩塑41尊,其中33尊侍女像,栩栩如生非常传神,历经千年色彩也很鲜艳,绝了。</p><p class="ql-block">3.难老泉:在献殿一侧,是晋水源头,终年涌水。</p><p class="ql-block">三匾:</p><p class="ql-block">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晋祠一定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匾额、碑刻都非常多,且匾额题字多数是大气磅勃,下笔苍劲有力。</p><p class="ql-block">1.水镜台:清代书法家杨二酉所书。</p><p class="ql-block">2.难老:清代书法家傅山所书。</p><p class="ql-block">3.对越: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