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草根的美篇

土草根

<p class="ql-block">《栽花人》</p><p class="ql-block">在西安近郊农村,有这么一群人,整天有他们的领班的专车拉着,在西安,和周边城市和县城栽花,栽草,栽大小不同树木,把花草树木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用心栽好后,还要给花草树木,喂上上等的营养液,给喝足甘露水。我给起了一个文明名子,就叫《城市绿化工程队》,这在我当地,还有更好听的名字,我也很喜欢这样的称呼叫《栽花人》。风雨无阻,夜以继日,任劳任怨。</p><p class="ql-block">栽花人,不简单,</p><p class="ql-block">起早贪黑把活干。</p><p class="ql-block">不怕风雨和日晒</p><p class="ql-block">美化城市做贡献。</p><p class="ql-block">为了记录这些人的有趣生活,去年年前我报名加入了栽花人的行列。</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领班通知我,明天早上,六点二十天还没亮呢,到我们村广场上车出发。沿途三三两两还上了几个工友,年前的气温很低,人感觉很冷,女的都包的很严实,还拿一个大棉袄把腿和膝盖盖上,看上去还是暖和的。到我们下班回来都到晚上七八点钟,天都黑,我们工友戏称“两头不见天,也没有闲言。”</p><p class="ql-block">从早上起床做饭,还要给中午拿饭,到吃过晚饭洗漱后休息,每天要用十几小时,我们也在外面的饭馆买饭,但是,我们干活地方不停的变动,有时距离吃饭地方很远,有时有些地方吃饭离的近,但中午下班吃饭人很多,面就煮不到位,(人生面不熟啊),好不容易买上了饭,面硬的没办法吃,真是让人无语,我发自内心的说,“真是一群不简单的人”</p><p class="ql-block">从人员组成方面,女多男特别少,年龄都在六七十岁以上,最年轻的女的,也都五十多岁了,都是一些比外面单位因年龄超过六十岁比清退人员,儿大了,女嫁了,孙子孙女承欢膝下,可以享受人间天伦之乐时候了,但是,国家给每人发一百多块钱,并且每年还要交四百多元的医疗保险金,这点钱能干些啥呢?</p><p class="ql-block">我们从过去艰苦环境走出来,吃过苦的这一代人,总是闲不下来,自己那怕累死累活,都不想给儿女添麻烦,想尽办法去减轻家庭负担,真应了农村那句话,小车不倒尽管推。其实这样费力费时的干,他们干一天的工钱并不高,女的比男的还少,每天挣不到一百块钱啊!</p><p class="ql-block">但我们有个好领班,也是我们头,是一个年龄三十岁左右英俊潇洒小伙,开车技术过硬,对干活这些人,开口就叔姨的叫着,在干活期间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速度,速度”给送花草人常喊“”麻利点”。说话从不伤人,时间长了我们都明白他说的意思,抓紧时间干活。早上开车去干八个小时,下班后坐我们的专车回来,来回在路上就要花费三个多小时。真是很可爱默默奉献了不起的一群人啊。</p><p class="ql-block">为了抓紧时间赶到目的地,我们的车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还是开的比班车快,有时把后排人都颠簸起来,可是我们这些人啥时候都傻傻可爱,好像啥时候都没有烦恼事一样,笑起来是那样的天真自然,你跟她们一起干一段时间,就能了解她们的淳朴善良。如遇到卖水果,如果有几位工友买了,上车使劲的给没卖的工友让吃。你不接都不行;午饭时,拿的馍和菜还有饭都不一样,没吃前都相互推让,真是一家人一样。下班前,把干活的工具自己带的包相互都叮咛拿到车上。还有些能说会道的,如七十多岁一工友,上车还给大家讲《林冲风雪山神庙》戏曲《白玉楼挂画》猪八戒在高老庄招亲等等故事,,东拉西扯就是说个不停,我也记不得他的名字,最搞笑的是他自称叫“刮大风”,总是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如果那天没见老头上车,就会有人问,咋没见刮大风人呢?。有时还有人在一起剪花梢和花根时给大家讲个笑话段子,惹的大家忍不住都笑出声来,午饭后休息片刻的时间,还有人用料浆石,一种在土里含碳酸钙的石头,在铺有石板的地上写的是:</p><p class="ql-block">《定风波》</p><p class="ql-block">宋,苏轼</p><p class="ql-block">莫听穿林打叶声,</p><p class="ql-block">何妨吟啸且徐行。</p><p class="ql-block">竹杖芒鞋轻胜马,</p><p class="ql-block">谁怕?</p><p class="ql-block">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料峭春风吹酒醒,</p><p class="ql-block">微冷,</p><p class="ql-block">山头斜照却相迎。</p><p class="ql-block">回首向来萧瑟处,</p><p class="ql-block">归去,</p><p class="ql-block">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行书的字体,写的刚劲有力,潇洒自如。</p><p class="ql-block">不要小看和瞧不起我们这些年龄大了的这只队伍,也是一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队伍,他们吃苦耐劳,不求功名和利禄,宠辱不惊,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一代人,历史上公认的他们对得起天对得地,对得起社会对得起人民,上对起老,下对得起小。亘古未有一代人,唯有对不起自己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他们有开阔胸怀,放下面子,在夹缝中求生存能力,着实需要年轻人学习,这也可能是作为高级动物自我生存能力的体现吧!</p><p class="ql-block">正是应了春晚岳云鹏相声里的台词一样,随然我挣钱少,我开心,我快乐!我高兴啊!</p><p class="ql-block">春节已过完,随着亲友同学新年的祝福音慢慢的散去,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管男女老少又要看在那里找活干,近几年市场疲软,年轻人的活都不好找,人们的心情都复杂沉重。</p><p class="ql-block">节后一个凌晨,我又到西安x劳务市场看了一遍,远看人山人海,都是一些年龄大了些妇女,和一些穿着朴素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见我就喊“干啥活,要几个人?,啥活都能干,一天一百块钱”</p><p class="ql-block">交谈中我才知道,他们早上三四点就到市场找活,若有车来他们蜂拥而上,把车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上,幸运的几个人比车接走,到九点过后,还有好多人,没有找到活干,家里的生活费,特别家里老人买药的钱,和孩子的上学费用,就没有了着落。</p><p class="ql-block">回到家里,我的心情确久久不能平静,放了一首欢快的音乐,想调整一下自己心态,可我的心情和欢快的音乐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请修改批评指导!</p><p class="ql-block">作者:栽花人,龙渠——王举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