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森林火灾之地后的沉痛与敬重

梦逍遥

<h3>一片森林,自然而然存在于山野,枝繁叶茂生长于丛里,觉得非常的顺其自然,十分的理所当然。但是,当其被毁之一炬之时,人们痛心疾首,事过之后,或许少有人痛定思痛地思考火源的起因、林毁的代价和再造的成本。<br>笔者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2月徒步了赤水天台山和缙云山森林火灾之后的山间地带,亲身感受过森林火灾之后的景象,两起火灾均发生于2022年8月下旬。徒步天台山因为没了森林的荫庇,被晒秃噜了皮;缙云山徒步因山高路陡,被走废疼了腿。期间见识了大火的无情,见证了再植树、再修复的艰辛和漫长。</h3> <h3>一粒星火、一颗烟头,可能瞬间毁掉一片森林;百人队伍、万个工时,费尽艰辛难育一片绿地。</h3> <h3>徒步期间,沿着灭火志愿者的足迹,从山谷谷底的大石小块中步行上山,迎着春日断水的瀑布绝壁攀爬而上,见证了缙云山摩托车志愿者们冒着可能被摔得粉身碎骨的危险运送救援物资上山的英勇和坚毅,释疑了为什么非得要走那条绝壁道路,只有经历过、踏足过,你才会明白,森林火灾到临之时,似乎救生和逃生之路,有且仅有一条,要么是人工开凿的防火通道,要么是天然而成的山谷溪沟。</h3> <h3>灭火要得紧,防火不能松。森林火灾过后,总结经验教训,设计更新森林防火通道,重植苗木,让森林重新焕发光彩,重启森林之肺。</h3> <h3>经过徒步,亲身体验“十年树木,百年成林”的艰辛,一群人一队伍,年年植树,年年添新,植树志愿者抢在每年植树节之前,把精力倾注,把幼树加密,让其更快更好的生长,早出晚归,每天的午餐,植树志愿者也是在山上,就地路餐,与时间赛跑,把林火绝后,让森林尽快恢复,令生态尽快修复,叫人类尽快享福。只见植树志愿者单肩挎水壶、腰间挂衣服、右手把锄头、左手执苗木、眼光选树窝,口中还不忘叮嘱,给徒步人群指路,指出东南西北,哪条道有风险,哪条路好风景。</h3> <h3>路旁,幼树苗借着着火后留下的灰烬营养,迎风茁壮;枯树桩拼着老命,再萌发新生嫩枝嫩芽,还林地一片生机,还大地一派天然。</h3> <h3>毁林,似山间泉水倾泻而下,一去不复返;造林,如山间道路蜿蜒曲折。<br>记住,别忘:“植树造林不防火,年复一年白忙活”“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无论春夏和秋冬,防火永远在心中”“千棵树木万亩林,无视防火等于零”“从小养成爱林风,长大必成栋梁材”。</h3> <h3>徒步森林山火线,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沉痛、洗礼和敬重。见证了自然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植树志愿者们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每一棵新植的树苗,都是对未来的承诺,都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h3> <h3>让我们携手前行,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种下更多的希望,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