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老了的一个特点是爱回忆,那些年经历过听说过的那些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裂变为光怪陆离的记忆碎片。信手拈来几片。</b></p> 信仰的力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是一位一直令我尊敬的长者,我到单位时他是办事员兼统计员,微胖的身材、黝黑的面孔、架在鼻梁上一副深度近视镜、和年龄不相称的白发,听口音是合肥那边人。他写的一手好字,业务熟悉扎实,工作态度认真,领导极是欣赏,人缘也是极好的,不过令我意外的是,他竟然不是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长了一些才听人说,他五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很早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几乎每年都写几次思想汇报,可这样的好同志为什么还不是党员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听说是因为家庭出身,他父亲是当地的大地主,解放后被镇压了,中学毕业的他参加了工作,因有文化被分到了机关,六十年代初,右派平反纠偏时期,鉴于他一贯积极的表现,组织找他谈话准备发展入党,但这时本单位里有人告状,说在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期间,他姊妹们聚在一块回家乡去给死去的父亲上坟,立场有问题。牵涉到立场这事就搁置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后他仍一如既往好好工作,向组织靠拢,直到三中全会后,入党问题才得以解决,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啊。再后来提拔为领导,当了领导后有人就把谁告状谁反对他入党的事告诉了他,说你可以整这些捣角,但是他说,那些人向组织反映问题是正当权利,他们不同意他入党,是因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不符合党员条件。后来在这些人的工资调整、子女就业和经济困难补助等方面,他不光不为难,还给予了帮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些年没见到他了,不知还在不在,祝愿他一切平安吧。</b></p> 白纸包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厂子隔壁是个大型烟厂,烟厂有很多机械设备,设备运转长了零部件会损坏,损坏的零部件了需要重修新加工或修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厂是机械类工厂,车钳刨铣铸造锻压电焊样样齐全。所以烟厂的人就找到了我们厂,加工收费是公对公该怎么算就怎么算,为了快一点加工或修理好,他们会带些烟过来酬谢有关单位和个人,当然烟也是要钱的只是比商店便宜了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烟的包装都是白纸包,从外面看不到是什么牌子的烟,外表一样内容不同,东海牌(春秋)两毛一包,便宜了七分钱;大江牌三毛(两毛五?)一包,便宜了八分(一毛三)钱。据说也有其它牌子的,只是我没见过。</b></p> 不是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副统帅海选儿媳妇时,传言也到过兵团兄弟厂选美,九一三温都尔汗事件后,某一天兄弟厂开肃清流毒和影响的全厂大会,作报告的人说到了这个事,这时台下有人窃窃私语,有些人把目光聚集到传说中某人所在区域,这时那一片一下站起来好几个女青年,说看什么看,又不是我。</b></p> 难怪会疼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几年做手术用针刺麻醉风行,这天小u突然肚疼难忍,诊所大夫检查后说可能是阑尾炎,快送大医院,接诊医院检查后送手术室,上了手术台开始麻醉,为了保证效果,麻醉师采用在扎入穴位的银针上施加电脉冲的方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u是人生第一次开刀很是紧张,医生说的话听的清清楚楚,针入穴位问麻不麻,答曰疼,调整穴位、角度和深浅后又问还是疼,打开仪器通上电流,几次调整电流值,再问还是疼。麻醉师说这是成熟的技术,应该不会疼了,是他太紧张了,手术可以开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患部皮肤消毒后,医生冰凉的手术刀碰触到肚皮上,小u不由自主开始手抓脚蹬起来,可能是这时拉扯掉了仪器输出端通往银针的接线插头,手术开始了,小u感到被刀捅的那种疼,随着手术的进行感觉是越来越疼,他喊疼的声都变了调,并在台子上挣扎了起来,医护人员按不住最后用束缚带绑住四肢才做完了手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手术倒是很成功,只是手术做完医患双方都出了一身汗,小u没了力气无助的躺在那里。这时一个医生看见了掉落的插头,说什么时候掉的,怪不得他喊疼。</b></p> 东扯葫芦西扯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两人争吵,初始声音不大,至后来声音高了还有了推搡,有人路过大声劝阻,小p小q同志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要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开会,台上领导的声音大了起来,现在有些人风气不正,把听领导安排说成是拍马屁,浑蛋,我们是马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留厂就业的三老板中可有捣蛋的人,明知某管教文化程度不高,故意出他洋相,一日,他问队长,说我们学习时,报纸上说要高举三面红旗,队长您能给我们讲一下是哪三面红旗,队长说你们连这都不知道,不就是党旗团旗国旗吗?三老板当场没说什么憋住了坏笑,只是第二天全厂的人就都知道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注:三面红旗正解是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哪些年工资长级是有指标的,有些风闻的老洪打电话给工资科长,说你给通风区增加一个长级指标,又给区长打电话说,我给你们批了一个指标,给那个谁长一级,区长问名字,他说就是总机小w的丈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宣传队新买了乐器,排练时大家兴致都很高,老符来看望大家,看到有人吹长号,他说你这牛笔小号吹的不孬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拨乱反正时期,常总重新回到领导岗位时,已是近六十岁,他老婆是南方人,大户人家出身,年龄比他小很多,可能是夫妻生活不够和谐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难言之隐,需要时他晚上七、八点多时去十几公里外的大医院打针,这针只起几个小时的用,所以打早了没用。由于经常这个时间用车到医院,有司机就不太高兴,后来打听到是干这事的,就更加不乐意,于是有一次在返回途中,车就坏了打不着火,各种修理又让他推了几次车,几个小时过去了车能开了,但是针白打了。一开始以为是意外,几次以后才觉得不对劲,他再也不晚上要车去医院了。</b></p> 烟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H工烟瘾极大,有时一天三包!他抽烟两有个特点,一是便宜,玉猫、春秋、东海是常选,最贵的两毛八最便宜的一毛九。二是连续,不下基层工作时,坐在办公室里,常常一根火柴抽一包烟,他把第一根烟点着,抽到差不多时,从烟盒中抽出第二根烟,信手在桌面慢慢垛,垛到烟的前端空出一节时,上一根烟也快吸完,把其插入下根烟的前端,接着吸至这包烟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H工虽瘦但身板硬朗很少生病,至有一日,咳嗽不止痰有血丝,孩子带其就诊,医生用听诊器听其前后胸后问,平常是否抽烟,然后让其去拍片,拿到片后医生眉头皱了起来说道,你不能再抽了,肺这里都黑了,发展下去很不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听到这老H也有些怕了,家里人也都劝其戒烟,一开始还真没抽,又过了些时间,觉得没边没落的难受,家人买了戒烟糖及瓜子,想抽时就吃点,又过了时,他生病了,浑身难受头也痛,再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有个所以然,医生又问生活习惯及心情,工H说没什么,就是在戒烟,知道其烟龄和烟量后,医生说可能是戒的太猛了不习惯所致,让他从少吸开始戒,老H于是又吸上了,说来奇怪,那些不适也没了。</b></p> 旧闻一则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热播电视剧《六姊妹》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五十年代时,江都人何常胜一家来淮南参加工作,其实那时来自江苏、上海的人真不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淮南矿务局那时也急需各方面专业人才,为此组织上派员到上海、南京等地高薪招聘,y是毕业于美国某大学就职于某大医院的主治医生,应聘来到九龙岗医院,地方虽然偏僻了些,但工资不少,y医生业务水平很高,待病人也极耐心和蔼,只是似乎有洁癖,平时各样注意自不必说,但他提出的一个要求还是令人意外,每月工资不光都要从未使用过的新钞票,且还得按他要求的面值、每种面值的数量开资。他买东西时用镊子付正好的钱从不找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是不是一直这样老师没说,我想可能不会,到文革时因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被责令打扫厕所。人是什么福都能享什么罪都能受啊。再后来y平反工作到退休,现在已经不在了。</b></p> 官上加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3年,厂李总父病逝,其邻里关系不错,后事由热心人帮助操办,选了一处地,出殡日先去人打坑,哪知挖下去,却遇一有朽骨的朽棺,众人愕然,同去的“半道仙”说,莫慌,棺上加棺者寓意官上加官,众人心乃安,坑成棺到入殓。几年后李总成为总公司老总,而且连任多年。</b></p> <p class="ql-block"><b>本文内容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