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课标·命题新导航|初中信息科技教研组长会暨深度教研会

和合四十·和健体育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5日上午,罗庄区初中信息科技教研组长暨深度教研会在临沂第四十中学成功举办。罗庄区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毛洪艳老师带领全区教研组长通过课例展示、智慧碰撞和策略研讨,共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创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会议以“深化双新实践,赋能科学备考”为主题,全面解析新课标内涵与新教材变革方向,深入研讨学业考试命题的素养导向与创新趋势。通过课例观摩与听评课互动,挖掘人工智能教学案例解析与Python编程实践策略,各校教研组长围绕中考新增Python考点,共研题库共建、分层辅导方案,破解机房资源紧张等实操难题。加强校际交流与沟通,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会议同步部署新学期工作,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优化“双新”课堂设计,深化校际教研联盟,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增强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学科改革与科学备考蓄力赋能。</p> 课例展示:探索信息科技教学新范式 <p class="ql-block">  临沂第四十中学滕玉秀老师通过“变量”的公开课中,学生通过基础题:计算两个数的和,提高题:用户输入与条件判断,拓展题:简易购物车金额统计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深入探索了变量的奥秘。课堂以“动态数据管理”为主线,借助Python编程环境,学生动手实践变量声明、赋值及输入交互,如使用分支结构判断用户年龄、价格打折等数据,并结合条件判断实现智能反馈。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罗庄区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员毛洪艳老师的公开课《python模块操作题的分析 》为老师们教学指引了方向,老师们可对标新课标核心素养,参考中考样题设计模块化操作题,如流程图补全、程序调试等,紧扣顺序/分支/循环结构,覆盖计算思维与算法应用能力,确保题目的科学性与教学指导性兼备。</p> <p class="ql-block">1.信息科技课程体系与评价模式解析 </p><p class="ql-block">2022年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逻辑主线,构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初中阶段重点聚焦Python编程,强调顺序、分支、循环三大控制结构的应用,如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用Python验证算法科学性”,体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逻辑。</p><p class="ql-block">2.学业评价与能力导向</p><p class="ql-block">P45学业质量标准提出多维评价体系,关注“识别数据偏差”“计算逻辑输出”等能力。Python模块样题设计,要求学生基于三种控制结构完成算法描述,既考察计算思维,也检验数字化学习能力;而“比较大小”编程任务,则通过具体问题强化算法思维的应用。样题设置与课标提出的“科学素质要求”高度契合,特别是“连线题”等创新形式,突破python内容传统测试局限,实现知识迁移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p> 智慧碰撞:研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策略 <p class="ql-block">  临沂清河实验学校陈红慧老师对展示的课例提出了优化建议,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并结合自己学校基于学校机房配置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八年级学生编程思维薄弱点,聚焦Python基础语法与算法设计,通过2-3月机房项目实践(智能分拣、循环充电等)强化实操;4-6月转入中考专题突破,整合青岛版、人教版教材开展客观题系统训练。采用项目驱动+小组协作模式,同步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兼顾编程能力提升与应试技巧培养,促进理论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学生信息素养与中考成绩双提升。</p> 策略研讨: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创新 <p class="ql-block">  临沂汤庄实验学校的石增峰老师结合新课标背景下,信息科技学习聚焦核心素养:七年级通过WPS掌握文档处理、数据可视化及网络安全基础,培育信息意识与责任;人工智能课程激发对技术应用的辩证思考,强化数字化创新能力。八年级进阶Python编程,理解变量、循环等概念,以代码解决实际问题;结合mPython硬件实践,开发智能交通灯、音乐编曲等作品,深化计算思维与真实性学习。课程始终贯穿“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维目标,在项目协作、伦理探讨中锤炼综合素养,为智能时代奠基。</p> <p class="ql-block">临沂光耀实验学校的杨阳老师结合本校实际对于七八年级教学和九年级备考进行分享交流,七年级重点依托多媒体开展网络伦理教育,通过软件操作演示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八年级聚焦计算思维培养,在WPS、PS及Python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同步渗透中考衔接意识;九年级采取分层复习策略,通过操作题带知识点、互助学习、模拟训练等方式提升备考效率,目前正着力攻克新增Python考点。当前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也在大家的共同研讨下有了明晰的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加强校际交流,全力提升信息学科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毛老师希望老师们充分借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类评选活动、一师一优课、市优质课、市研讨会,课例评选等活动,</span>在共享协作中精进教学能力,于实践创新里实现自我突破,促进专业能力提升和团队协作,深化课程改革理念。以赛促教、以评提质,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多个活动的协同推进,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跨学科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助力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持续动力。</p> <p class="ql-block">一、深化专业引领,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p><p class="ql-block">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双轮驱动"发展策略:一方面通过持续研读教育专著、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实现专业知识的迭代更新,积极引入DeepSeek、豆包、文小言等智能教育工具优化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深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开展基于真实教学场景的行动研究,形成具有示范价值的教学实践案例库,打造区域教研品牌项目。</p><p class="ql-block">二、推进课程创新,赋能师生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深化校本化课程体系研究,系统推进大单元教学模式创新。聚焦信息素养四大核心维度(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效应,建立"导师制"培养机制,通过结对帮扶、专题研修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传帮带"的可持续发展生态。</p> <p class="ql-block">三、重构教学范式,培育未来型人才</p><p class="ql-block">构建新型教学改革实践范式,打造"三位一体"学习空间:基于PBL项目化学习落实"做中学",依托真实情境任务推动"用中学",开展跨学科创新实践实现"创中学"。</p><p class="ql-block">四、强化协同发展,打造教研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定期组织片区联合教研活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立体化整合数字教育资源,搭建云端教研平台。通过"示范课巡讲+专题工作坊+联合科研"的立体培养模式,实现区域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跃升。</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作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的教育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研组长会暨深度教研会,我们能够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新课标、新教材下的教学之道,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信息科技的海洋中畅游,本次会议以问题导向凝聚智慧,以行动共识擘画蓝图,为信息科技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撰稿:滕玉秀</p><p class="ql-block">‍初审:田俊峰</p><p class="ql-block">‍复审:孟凡常</p><p class="ql-block">‍终审:颜士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