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式情人现象

江楠

<p class="ql-block">漫谈中国情人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宛如油盐酱醋茶,当今中国的情人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屡见不鲜,从高楼白领到泥沙工地,渗透到每个角落。见得多了,人们从好奇走向见怪不怪。中国的情人现象比西方晚出现,却大有超越西方之势。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原因。简言之:</p><p class="ql-block">一是源于人性的本能欲望。男欢女爱是人的天性,性爱也是带有一定“保质期”的。从充满新鲜感到左手摸右手,不过几年时间而已,所以有“七年之痒”的说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对于男女贞操的要求非常苛刻,从贞洁牌坊到犯规后的“浸猪笼”,再到后来的严打“强奸犯”,深深地压抑了人性欲望。一旦解除了禁锢,这些天性就“爆发式”反弹,与西方相比,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p><p class="ql-block">二是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作祟。科技文明越落后,男子在维持家庭生计中的作用越大,地位也就越高。长期以来中国男性带着天然的优越感。与贞洁牌坊相反,旧时代,一个家庭,男人“三妻四妾”成为成功男士家庭的普遍现象。新时代“一夫一妻”以后,男人,甚至少数女人骨子里的大男子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于是,男人在维持“一夫一妻”形式之外发展情人就屡见不鲜。有的大反派甚至拥有上百个情妇,那是对标帝王“三宫六院”的做派。贫贱夫妻百事哀,女性面对生活重压,于是选择了隐忍和屈服。</p><p class="ql-block">三是紧密型家庭结构对婚姻的羁绊。自古以来,中国与外国不同,以群居为主要形式,街道、村庄、单位,都给紧密的家庭关系创造了条件,这种紧密式不仅表现在大家族的亲情关系上,也表现在资产勾连上。在国外,一旦出现婚外情,大都会选择离婚,以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因此,“一妈三娃不同姓”就成了普遍现象。因为他们尊重隐私,每个人生活相对独立,亲戚之间也不会横加干涉。同时,固定资产在总收入占比不高,房子车子分割起来很容易。中国则不同,亲戚之间往来密切,一家离婚,会引起整个家族的关注。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掺乎进来,碍于脸面,所以不会轻易选择离婚。特别是家庭资产分割艰难。有的家庭一辈子贷款就为买一套房,固定资产占比很高,一旦离婚,可谓是伤筋动骨。所以宁愿选择私下的情人关系,而不会轻言离婚。</p><p class="ql-block">在许多打打闹闹的故事中,出现一种不易察觉的现象,就是婚外情某种程度上还能稳定家庭形式。许多家庭因为琐事争执,夫妻之间互不相让,最终走向婚姻破裂。而假如一方有婚外情,就会感到理亏,面对家庭矛盾,一般都会选择退让。一个巴掌拍不响,反而客观上维持了家庭形式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当然,从根本上说,情人现象影响夫妻感情,也影响社会稳定,违背公序良俗,应该加以抵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