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酸麻胀木痛痒的理解

三爻气血疏通坊

<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二者相互作用。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化生的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酸</b>:表示经络通,但气血不足。多为气血不足,一般情况下表明身体经络畅通,但是气血不足,导致浑身发酸。酸字左为酉、右为“夋”qūn。酉对应天干地支的17-19点,肾经当值;“夋”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在人体上可以理解为肾虚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麻</b>: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多为气血不通,一般是经络中,气能通过,但是血液流动不畅,导致出现麻。病字旁里一个林,从二木。肝藏血主木,加上“病”字旁意为肝血不能正常汇聚导致气血供应不上而使肌体产生不适之感。解决麻的方法是解除不正常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胀</b>:表示气很足,属于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气出不去就会胀。多为气机郁滞,一般为气淤积在体内,无法排出,一般容易生气的人比较容易导致身体发胀。胀是肉月旁一个长字,表现在外观之胀,且为外观看而不到。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发炎,或者捆绑造成的气血不畅。实则管道受阻代谢出了问题。需疏通经络,解决淤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木</b>:表示血和气都不通。同为气血不通,麻指的是在经络凝滞的情况之上,气和血都不流动不畅,所以会出现木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痛</b>:痛则不通,不通多为血瘀或气滞。痛分不容则痛,和不通则痛,单纯性的痛,指的是身体经络有淤血,导致血气凝结,无法流动。疼,病字旁里边一个冬,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受过寒,寒超过了热而导致骨头疼肉紧枯。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而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个甬字,“甬”路也。痛则由于经络这个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痒</b>:表示气和血正在被打通,伤口正在愈合,阳气在恢复。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当人体寒湿较重时,也会出现痒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气血携带着寒湿在运行。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在古文中“羊”和“阳”是相通的。阳气病了,受阻了。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p> <p class="ql-block">  身体一旦出现酸胀麻木痛,皆会导致疲乏,意指缺少气血!好医者主旨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