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正月初七、初八、初九,大荔县段家镇坊镇村组织举行了大型社火表演,附近六、七个村也纷纷前来助兴,段家人民度过了一个热闹祥和的乙巳年春节。正月初九这天,我前往坊镇村观看社火,在返回途中再次游览了我们段家的胜景——洛河乾坤湾。上次游览此地,还是在2017年4月份,当时我们大荔县段家初中组织了一次以“游美丽段家,听神奇传说”为主题的远足研学游活动。</p><p class="ql-block"> 时隔8年,再游洛河乾坤湾。这片曾被黄河支流雕琢出的奇特地貌,依然以其磅礴与静谧交织的独特气质,令人心生敬畏。作为渭南境内渭河的最大支流,洛河在段家镇坊镇村的坮垣沟壑间蜿蜒回环,形成壮阔的类似于“S”型奇观,酷似太极图,当地人赋予其“乾坤湾”之名,既暗合太极阴阳之道,亦承载着黄土高原的千年呼吸与脉动。</p><p class="ql-block"> 再登段家镇坊镇村的老崖头,俯瞰乾坤湾全貌,河水宛如一条飘逸玉带,从容地绕过断崖,在高差二十余米的黄土台塬间划出浑圆的弧线。雪后的洛河水量丰沛,清澈的绿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与两岸棕褐色的陡坡、稀疏的灌木形成鲜明对比。断崖如刀劈斧削,裸露的岩层记录着地壳抬升与水流切割的漫长博弈,而崖底的S形河道则似天地之手轻描淡写的笔墨,将刚与柔、动与静完美调和。</p><p class="ql-block"> 远处,黄土高原的褶皱如凝固的波涛,层层叠叠延伸至天际。偶见几只山羊在崖畔踱步,牧人的吆喝声与河水的低吟交织,仿佛时光在此凝滞。这种“天、地、人”的和谐,恰如古人所言:“河流拐了就是拐了,顺自然之势,无需追问尽头”。</p><p class="ql-block"> 游览乾坤湾,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受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乾坤湾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密码。据传,伏羲氏曾在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感悟阴阳之道而创八卦。漫步至崖下,可见散落的古窑洞遗址,斑驳的夯土墙上仍留有烟熏火燎的痕迹,诉说着千年前先民依河而居的烟火日常。坊镇村一带,唐代渡口的传说仍在老辈人口中流传,“一船明月一帆风”的诗意与“执手相看泪眼”的别离,似乎仍萦绕在河岸的风中。</p><p class="ql-block"> 再游此地,惊喜地发现政府已投资在老崖顶上沿公路修建了游乐园和观景台,新设的步道蜿蜒而下,既方便游客观景,又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地貌的侵扰。昔日的荒凉已悄然蜕变,游览时不必再小心翼翼穿过农田。即便在冬季,仍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前来欣赏这神奇的大自然的杰作,不禁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还有几位农家女正手持手机拍抖音,孩童嬉笑着追逐,游客的谈笑声与河水的流淌声交织成趣。曾经的渡口虽已湮没,但这片土地却以新时代全新的姿态和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再次来到这里,洛河乾坤湾依旧展现着它那雄浑壮阔的气势。河水奔腾不息,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前行。两岸的山峦起伏,还有西边新修建的洛河大桥,巍峨壮观,与流淌的河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绝美画卷。远处的村庄宁静而祥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为这片景色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田间劳作的农民,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描绘着美好的生活图景。</p><p class="ql-block"> 静坐崖边,听风观水,忽觉乾坤湾恰似一面镜子。河水的曲折回环,隐喻人生的起伏跌宕;断崖的冷峻与河岸的温存,恰如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古人云:“不是此湾最惊艳,却是雄阔敢媲天。” 再游此地,方悟其真意——自然从不追求惊艳,唯以本真示人;而人类亦无需在忙碌中迷失,只需如洛河般顺势而行,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再别乾坤湾,夕阳将河水染成金红。回望那片S形弯道,恍若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永恒流转。或许,这便是“乾坤”二字的终极注解: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在此交融共生,谱写着一曲黄土高原的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