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一把古老的游牧文化

无虑

<p class="ql-block">冬日的特勒吉国家公园如同一幅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朝阳眷顾小石山</p> <p class="ql-block">暖阳已撒上山岗</p> <p class="ql-block">特勒吉国家公园内的蒙古包酒店</p> <p class="ql-block">被一夜大雪覆盖的乡村道路</p> <p class="ql-block">满巴札仓寺牧场</p> <p class="ql-block">草原与群山之间</p> <p class="ql-block">牧民都有了固定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近代历史以来,蒙古国的民居是欧式的</p> <p class="ql-block">刮起一阵横风</p> <p class="ql-block"> 体验一把古老的游牧文化</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印象之四</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国家,根据我国外交部官网的介绍,蒙古族人口在蒙古国占比达到80%。历史上把蒙古族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我在“蒙古国印象之一”中讲到: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我们一行来蒙古国之前,都期待在蒙古国能够体验一把与蒙古国畜牧业相伴而生的游牧文化。</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一行首先到了乌兰巴托以北约125公里处的特勒吉国家公园。特勒吉和俄罗斯相连, 这里有巍峨壮丽的山势和广阔的草原。所谓国家公园,实际上是在原来牧场的基础上,增设了较完善的旅游设施,如蒙古包酒店和供游客骑行游乐的马匹等。作为国家公园,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还要在这里举行“那达慕”大会,人们为了庆祝丰收,通过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争强斗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尽情狂欢。我们冬日到这里,自然没有那达慕大会那样的场景。我们一行在这里除了拍摄自然风光外,还走进蒙古族牧民家里做客,品尝他们制作的奶茶和纯正马奶以及蒙古风味糕点,近距离了解牧民的生活和他们的风俗习惯,感受蒙古族独特的礼仪与文化。蒙古包是典型的游牧文化符号,能够适应蒙古族游牧转场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满足牧民基本的生活需求。蒙古包的演变蕴含着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和建筑美学。我们一行自然也不会放过住蒙古包的文化体验。晚餐时,我们选择了游牧文化元素之一的蒙古国最古老的特色风味宴:石头烤羊肉。石头烤制的羊肉非常鲜嫩、可口,既有烧烤的味道,也有炖煮的气息。在“文化美食”面前,我们其中几个摄友,免不了还要小酌品尝几杯蒙古国酒。</p><p class="ql-block"> 离开特勒吉国家公园,我们一行到了离这个公园不远一个叫巴特萨姆博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大片由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藏传佛教寺院满巴札仓寺开设的牧场。满巴札仓寺住持那楚克道尔吉(sna rdorje)大喇嘛对中国朋友非常友好,听说我们一行到他们寺院兴办的牧场体验游牧文化,专门从乌兰巴托赶过来接待我们,并以最高礼仪为我们安排了一餐上面讲到的特色风味宴:石头烤羊肉。</p><p class="ql-block"> 通过8天时间在蒙古国的摄影采风,特别是深入到以上两个地方的生活体验,加深了我们对游牧文化的感知。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针对现代社会发展对游牧文化产生的一定影响,蒙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吴子俊 文/图</p><p class="ql-block"> 记于2024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