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三年、夏、秋、冬季吉县葛建设创作中国画作品赏玩….…!(副本)

吉县葛建设

<p class="ql-block">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谢永增先生的佳作……!</p><p class="ql-block">送老朋友存吉县葛建设师友情深……!</p> <p class="ql-block">千年黄土与窑洞——吉县葛建设写生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横跨山西、宁夏、陕西、青海、内蒙、河南等7个省。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总面积为15.67万平方千米,几乎整省都位于黄土高原中,是一个典型的中北部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我选择在山西省西南边陲吉县写生,只因我是吉县人,自幼小时候的记忆里就对这片热土有着深深的情感和眷恋。那一孔孔土窑和小院,那一声声鸡鸣狗叫,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还有惊天动地的壶口瀑布,以及人祖山的高峻。我之所以在吉县写生,是因为吉县历史悠久。根据现存遗址推断,至少在一万年以前,便有人类在这劳动、生息、繁衍,并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从柿子滩到北屈古城、北齐石造像碑、隋铸大铁佛、唐代大铁钟、宋建坤柔圣母殿、清代长城,以至古今名人诗、书、画等等,都说充分说明这里的劳动人民为中华文化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晋西南的吉县,有培养艺术家的一切资源,有中华人民的母亲河——黄河,有壶口瀑布名扬世界。吉县境内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河盘路绕、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化交流的重地。黄河两岸有数千年的文化古村落和数千年的窑洞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画这本册子,是因为在这时代变迁之下,窑洞遗址逐渐消失。为了记住这千年大变局中的风景,我从2010年开始搜集题材,整理到2023年初步完成。我的写生理念是:尽量保持乡村的布局和体貌,以后人们就可以像看地标一样赏阅每幅画、每个村落的故事,也就是一本村史。无数幅画,就是无数个村的村史。</p><p class="ql-block"> 从描绘数千年的黄土文化古村落,到出版这本画集,是我一个心灵淡定的历程。近十几年来,这些真实的收获,更坚定了我的自信。我不是专业画家,更没有什么天赋,所有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是爱好使然。从2010年开始农村写生,到2023年,我付出了十多年的心血。每天不是在画画,就是在写生的路上,幸亏有弟弟给了我经济上的资助,才能使我从困境摆脱出来,专心习画。还有我的贵人朋友,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谢永增先生,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伸出了援手,解决了我当时画画技法问题,使我增强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衷心感谢谢永增先生的付出,我将以作品回报社会,回报关心过我的弟弟和我画界的朋友。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谢谢!</p><p class="ql-block">注:感谢先贤郭文森先生撰写的《吉县地名考略》,为我的作品提供了更广泛的人文意境和出处。</p> <p class="ql-block">壶口、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自大宁县平渡关进入吉县境内从麻子滩出境,流经56.5公里,是吉县与陕西宜川县的界河,因其色黄而得名。年最大洪峰量约2.25万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约0.013万立方米/秒,世界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便位于这段黄河之上。</p><p class="ql-block">壶口位于吉县县城西北九十公里处的黄河之滨。黄河水流至龙王辿,河床由数百米之宽,在此骤然收缩为几十米入狹窄壶嘴,直泻而下形成瀑布,故名壶口。旧日称为潲口。</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东石泉村土窑遗址、该村在柏山寺东七公里处大路边。村民在沟底石崖下凿池取水,石隙涌泉清冽甘淳,村因之称石泉。村西一公里处,另有一村与之同名,为区别起见,又名东石泉。此写生于2016年,当地百姓说:本村座北朝南,土质极好,百姓从上往下打有,七、八层窑洞,冬暧夏凉,大有凤凰双闪翅之象。风水也好。塬面土地肥沃,百姓安居落业。是周边较好的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东石泉村:牧羊图,吉县葛路写生。2023年。</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贾家塬:该村位于蒜峪北上塬,昔日首户姓贾,故为贾家塬。图中写刘家塬有误。建设2016年写生、2023年创作此作品。</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兔塬:该村位于州川河之西岸上塬头,昔日多野兔,故被称为兔塬。口语多在兔字后附带语助词“儿”音,故亦名兔儿塬。距吉县柏坡底一公里。2010年北京画院画家谢永增先生,在吉县到此写生是最后一天,也就是第四站!</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大户岭:该村位于三教岭西北五公里处墚上。因陈姓后裔人口较旺,家境富裕,人们遂称该村为大户墚“岭”,但周民村民多将村名滑脱读成(taohulie)”,谐“桃核”方言音。</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西掌:该村位于吉县柏山寺原老窑科塬东面一小沟掌上,隔沟与月庄村前关帝庙相对,属关帝庙西社,故称西掌,掌字方言言读沃韵。</p> <p class="ql-block">吉县王家塬太古村:现属大宁縣管。</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中咀:系结子塬下属一小庄,位于西南二公里处,永固塬向西突出墚上。庄两边是沟,故名中咀。建设2016年到此写生,2023年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北宜秋:该村位于大戸岭东南一公里处。昔日该村有一大楸树,成为该村标志,故被称为一楸树。因柏山寺南也有一个一楸村,逐渐人们称该村为北一楸。“宜”是“一”字的音变。</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白子塬:该村位于桌子岭西不足二公里处塬面。村里原住户白姓,故被称为白宅塬。因宅字音蜕成子音,也被谐音写成白子原。</p> <p class="ql-block">屯里镇吉县屯里:屯里村萻萨庙,建设2015年在此写生,2023年冬画成。</p> <p class="ql-block">屯里镇五龙宫铁佛寺:该村位于五龙宫昕水河南山麓,因村前有金代大铁佛寺而得名。建设2014年到此写生,2023年冬成画。</p> <p class="ql-block">屯里镇窑渠:该村毗邻县底村,中间仅隔放马岭小河。姚襄,姚曲、姚岳以及姚阑等皆同一家族,乃西胡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后。十六国时灭前秦,改国于为后秦,建都长安,大肆向北向东扩展领地。姚曲曾率兵驻窑渠,建仵城县。窑渠北山墚顶泰山庙及城墙、县城石块铺砌之街道、鳞次栉比字号铺面,直到“七七”抗日后尚有遗迹可寻。县城迁移后,村人为纪念姚曲军功,将村名改为姚曲。嗣后村人引1昕水河浇灌村西农田,因水渠在村落窖院之下,又谐音将“姚曲”改写为“窖渠”二字。仵城县与王家塬乡午生村名有连带关係,可参考。</p><p class="ql-block">吉县历史上写有河西定阳胡人来此建立定阳郡,亦羌族部落之一。羌族自建后秦,领地辽阔,占有陕西西部、北部、甘肃、宁夏以及安徽等地,部落名称繁多,当时北魏鲜卑族拓拨氏雄踞内蒙、晋北、宁夏等偏远地区,于是羌族定阳部落乘隙由陕西侵入吉县扩展领地,在吉县西关建城日定阳郡。</p> <p class="ql-block">屯里镇窖渠村:建设2016年到此写生,2023年画成画。</p> <p class="ql-block">屯里镇窑渠村:建设2016年到此写生,2023年画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縣、建设2023年秋写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法理村:建设2015年到法理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兰家河:该村位于县川之滨,距城五公里。川地亦较平展宽阔,当初土地系兰姓所有,故名兰家河。建设2015年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吉县兰家河村:建设2015年写生,2023年冬月作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大庙沟:该村居吉县清水河左,与三皇峪隔河相对,因村口有九天圣母庙一座,因庙宇建筑比附近各庙规模较大,故该沟为大庙沟。北京画院谢永增先生在吉县写生,曾到此一游。建设長年在吉县写生,也多次画大庙沟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山头:该村位于贺尖北边山头,故名山头。距贺尖三公里。山头庙,建筑在群山之颠。万山之中。建设2015年到山头庙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毛家庄:该村位于山西省吉县下洛上塬,塬面转宽,建庄较早。庄分上下两个,下庄较大,因首住戸毛姓而名村,距车城三公里。2015年建设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毛家庄:2013年到毛家庄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毛家庄村:2020年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毛家庄:2013年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雷家庄:该庄位于塬面尽头,距下社堤二公里。昔日首户姓雷,故名雷家庄。建设祖业,系雷家庄葛氏家族人,因时代变故父亲搬住县城,年少时父亲多次带我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对村子里的情况,記忆由新。唯独只有这张画是記忋画出的!画中有石磨的院落为葛氏家族院子。也是我爷爷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柏东:该村位于吉县东城五公里东处。村北山上有地名叫老爷庙圪塔,原有一古柏,胸围可达四庹,山下十余里即可望见,村在古柏之东,故名柏东。建没2016年在此写生,2023年画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柏东村:建设2015年在吉县东城柏东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沟南:该村位于东城塬下四公里处,因在东城塬下沟谷之南,故名沟南。建设2016年在东城塬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张山坡:该村上方的山头名张家山,张家山大路昔日在山的阳面。山头下为一长坡,直至张家山坡村。因该村位于张家山坡底,故称张家山坡底,简称张山坡。井坡通往栏杆沟。</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车城:该村位于吉县清水河与州川河汇合处,过去曾建有城堡,名为岔城。北魏前当地政治中心一直在麦城村。由麦城东去平阳,一路经屯里、金刚岭,另一路取曹井、高天山。所以此处建城双扼交通要道,势如关隘,非常险要,因城堡居两路两河分岔处,故俗称为岔城。今书面“车”字系方言谐音字,因车方言读(cha)昔日古路溯清水河而上,故河口名岔城口,并有打尖小饭店。今日岔城口中心逐渐移向村西桥西。</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车城村:建设2023年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烟里:该村位於吉縣小府村西,昔日小府系校武衙门骓地,骑兵练武往往由对面前里塬上油房岭驰往烟里塬,再由烟里塬村下至水洞沟返衙门。因在烟里塬,群马奔驰,尘土飞扬,在立马塬望去如炊烟一般,故称该村为烟里。2010年秋季北京画家谢永增先生带领高研班的学生,在吉县写生,第一站就是烟里村。我在此期间认识了谢老师。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沿川:该村距吉县曹井东约三公里,因村傍河川,故名沿川。建没十余年到曹井川写生,2023年成画。2010年北京画院画家谢永增老师,带领高研班的学生来山西吉县写生第二站,就是曹井川、高崖子、乔家湾、沿川村、和大庙沟,是我带的路。</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北光村:该村位於吉縣兰古庄下塬二公里处,村居塬面阳坡,村前隔沟山墚低平,不影响其光照,因此白昼受光时间较长,对面朔里塬以该村整日沐浴在光辉之中,故名该村为光辉村,简称光村。中垛乡也有一光村,为怕两村听闻混淆,有称之为北光村,“光”字方言读( guo) 。建设長年在农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谢悉:该村位于吉县庖山下塬面,距城八公里。谢悉系人名,北魏525年,羌族部落将领谢悉参加云太山起义(参看屯里镇),战死后,人们即以其名命村,以示纪念。谢字声母方言由前舌面擦音转为舌尖后擦音,韵母由齐齿呼转为开口呼(a)音,故读(xha),细音转洪音。建设2013年前后,就到此写生。2023年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谢悉村:建设2013年写生,2023年成画!。2010年秋季,北京画院谢永增老师,带高研班学生在山西吉县写生第三站。谢悉、及辛村。</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曹井:该村位于吉县清水河中游,人们在村下大河汲水。传说一千多年前,有一位曹姓将军在村中发现此地常年湿润,草木生长旺盛,因此,分析该地下面有水,遂令士卒挖掘,果得一井,水位极浅,以水担即可提取。为了纪念曹将军,村民遂改村名为“曹井”。“注”该村附近曾出土隋碑一通名曹焕柱将军,但碑文未言及挖井一事,故不敢猝断,待后考证。建设2015年到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曹井村:建设从2010年开始,每年写生都要去曹井村,还照了很多雪景照片。2023年画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曹井村:癸卯年建设写于吉洲。</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曹井村写生:2023年晚秋绘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曹井村:2016年建设到曹井村写生,2023年画成作品。</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山阳:该村位于吉县城北七公里处,张家山东南麓阳面,故称山阳,由於土地面积较广,村东吃水沟泉流量较大,扎庄种地年代比周边村要早。建设2015年在此写字生,2023年画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东城:该村位于吉县社提,婆美及沟南塬面咽喉,地势险要,南北朝周齐相争年代,北周为加强战略防御,又于姚襄城与汾周二城之间构建此城。据北史记载:“时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远,荣(北周将领)以二城孤立,势不能相救,请于州镇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护(宇文护)从之。”东城一名来自地理位置在姚襄城之东,故呼东城。建设2015年在此地写生,2023年画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太和:该村位于吉縣东城塬下二公里处,昔日建村于北魏太和年间,为纪念建村年代,遂称村为太和。其下二公里处之村,依该村名称下太和。日久,“和”字被蜕变成(huan)音。建设2015年到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真村:该村位于吉縣高楼村西南二公里处。陕西丹州(宜川)陈姓始在此扎村,命名为镇西村,意为陈姓在神的庇护下,能镇住高楼的西半塬,陈姓安稳居住该地。嗣后族人繁盛,在村西南二公里处又扎一村仍用同名,称西村,后者称真村。以后“镇”字又被谐音改写成:“真”字。建设2015年到东城一带写生,到此村,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郭家垛:该村距吉县沿川东约三公里,因首住户郭姓而得名。昔日村落较小故称一垛儿。建没2o14年到曹井川写生到此地,2023年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壶口镇中市:该村位于吉县上市下二公里塬面,依上市名面被为中寺。建没2015年到此地写生,2023年画成图。</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社堤:该村位于居吉县东城东南三公里。与东城相比,纬度较低,故被称为城底,意思是位于东城底下。“城”方言读(she).又白读为(sha);“底”字方言读(ti),白读又转读为(tie)。村下二公里处名下社堤。系社堤昔日扎庄种地之处。建设2016年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上堤村:因社堤分上、下社堤,这是上社堤村,也就是上堤村。2016年建设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下社堤村:建设2016年到此地写生,2023年成画。这是下社堤村老村圖形。</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行台:该村位于山西省吉县东赵村北,距东赵村约三公里。村西有一段陡坡,雨、雪天气路滑难行,为此,村民在陡坡附近挖了一个台阶,台台坡,行台名也由此叫响。行(hang)字方言读德韵(he),嗣后逐渐旁转又读成(hai),村名正确念法,应是(bangtai)。建设2016年到此地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南耀:该村位于柏山寺西南七公里处,塬面平展宽阔,耕地至山边,下至羊圈岭,系一大村。开始建村在今潲底沟圈正北崖畔,古村名被称为崖窑。“南耀”二字系解放前谐音他写。建没2016年到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德村:该村因建村首户姓张,故名张村。上古无翘舌音,今天汉语翘舌音,上古读舌头音端透定声纽。所以张字地名(deng)古音在夲地得到保留。张音(dehg)古音对转成(de)音,方言又对转成阴声(dei)(dei)音与东村(dui)方言读音相近,前者读成广韵真部,后者读成成广韵灰部。在口语中不少村民也将(dei)音说成(dui)因此,两字读音相同,由语音区别两字确实不易,为避免西村地理实体混淆,故将德村称为前德村。德村土地宽广平整,产量较高,张家生活富裕,人们又称前德村为富下(ba)德村,“下”字又转读成(ban)。</p><p class="ql-block">地名内涵非常丰富,现从张字读音方面不妨引申多说几句。从张字读“德”音分析,张家自河南至吉县历史悠久,张姓后人皆不知先人何时来到吉县,从张姓后代在我县西一带繁衍生息众多,即可说明迁徒历史之长久,并且初步断定德村之张姓来吉县系落首站,因张庄(霖雨)读音不再读“德”音,可见霖雨虽系张长姓老裔户村落,但比德村较晚,何况张家庄不称“村”而称“张家庄”,更显得其离现在时间较近,一般认为霖雨是张姓首站,似与历史不符。建设2016年到此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婆美:该村位于吉县东城沟河中游东塬,距东城村二公里。凡东城沟西如池塬、山头等村前往东城,都必须经过此村,由井坡上至村口即见村子总门,故称称村为井坡上总门,简称坡门。村内一秀才将坡字改写为波,以示波为汲水井坡。</p><p class="ql-block">另有一说,来自一个动听的故事:村内有一穷寡妇,为儿子说不起俊秀媳妇,娶了个丑女子,颇受村人耻笑,婆婆不但不嫌弃,反加倍呵护,视若己出。这个媳妇为婆婆生养了五个孙子,有一个孙子中举放官,村老颇感为荣,为表彰其祖母坤范美德,全村妇老议妥,将村名谐音改为“婆美”。这便是婆美村改名由来。</p><p class="ql-block">建没2016年到此写生,当时旧村貌保存完好,2023年建设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南光村:该村位于吉县安坪村西南三公里处。为吃水方便,老院窑科建在塬西沟畔。随着人口增多,窑院逐渐东移。村名因首住户姓郭称郭村,但“郭”、“光”方言语音相同,为防听闻误会,遂称该村为南郭村。但村民又感到此名称涉嫌战国故事(滥竽充数)之南郭先生,于是又改为南光村。据安坪安固寺钟所铸,金天眷元年前(1138)村名己改“郭”为“光”。建设2015年到此村写生,此村窑洞保持比较完整。建设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安平:该村位于吉县中垛乡南柯㯸西南四公里处。金天眷元年(1138)前后,村建寺庙一座,取名安固寺,村因寺而得安平之名。夲村塬首面,是西周古代墓地。曾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建设2015年到此地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同乐村:建设癸卯年写生。</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同乐村:建设2015年到同乐村写生,偶遇老友李印忠师傅。我们曾在八十年代在吉縣地毯⺁打工。他是木工。我当时也是学徒。老朋友为人热情,好客,曾给我很大帮助。这次重逢,很是高兴,把酒话桑麻。其乐融融。感谢李印忠师傅的热情宽待、于支持。建设2023年完成此作品。</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同乐村:2015年建设到同乐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同乐:该村位于吉县王家塬西二公里下坡处。原名“重落”,因晋文公重耳逃难落户于此,时人便起名为“重落”。文公城寨在今同乐村西坪。(详细情况参看前文文城村晋文公传略)上古汉语无翘舌音,今日之翘舌音上古时皆读端纽声纽音。重落读(tong luo)。直至明朝嘉靖年间李姓由河津迁此,与支姓生同居一村,村名“重落”谐音被改写成同同落,清朝初期因王家塬一带远离县城,较为偏僻,群众文艺生活贫乏,便由李姓承头成立一班李家戏,故村名又谐音改写成同乐。以后同乐二字方言文转读成(tuo. ,yue) 。村下黄河上墚头有一小庄,位于同乐村下坡处,依该村名称同乐坡。建设2015年在文城王家塬一带写生,到此地,观看明清两代建筑遗迹,2023年创作此画……!。</p> <p class="ql-block">壶口镇留村:该村位于吉县存心西三公里处塬面,村民系葛姓后裔。其先祖由榆次迁来,先祖感到此处塬面宽阔平展,周围沟壑柴草茂密,坡下吃水方便,于是愿将子孙留居于此。大哥先来安顿好后,返回家乡,劝说其弟同来居住,这就是留村名称由来。2016年建设到此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桐崾村:建设2012年写生,2023年完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桐崾:从谢悉塬到该村落上首,昔日有一两边高、中间低,约二十余丈狹窄道路,此等地貌吉县群众称洞子、该村桐子下有一凹陷,翻过凹陷即到寨子壕上塬。该村村名洞喓即由此而来。洞子,地里书一般称走廊,如著名的河西走廊。村名桐子系谐音他写,正确写法是桐崾。因此村离我家较近,每年写生都到此村沟底画树,以杏树为多!2023年画成此画,秋深圖。</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2016年石山湾村写生,癸卯年建设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石山湾:该村西距吉县三堠二公里,因村上大路石山在此捌弯。故被称为石山湾。村庄因路而名。村名最好写作石山湾。建设2015年到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柏山寺乡上贴:该村位于吉县永固东三公里,因西头塬下有一村名底贴,此村因之称为上贴。“贴”字是“天井”的天字谐音字,因方言“天”字白读贴音,书面也就写成了“贴”字。天井是院子的意思。起此村名者谅必是山东人,因为北方院子称天井的只齐鲁一省。上天系简称,全称是上头天井,即上头院子。建设2016年到此写生,2023成画。</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曹村:该村位于吉县王家塬西北二公里处,传说晋文公.逃奔同乐村曾在此处喂马,故被称为槽头村,简称槽村。因槽字不雅,后谐音改写为曹村。2015年建设到文城、王家塬一带写生.到此。2023年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木尖:该村位於吉县小府后沟山墚上,系一小村,距小府三公里,因建村首户姓木,故木家。尖系字方言谐音字。另一说,原住户姓穆。传说河滩石头上曾有穆桂英马走过的蹄印数个,后因时代变故遗迹被毁。建设2015年到此写生,2023年创作完成。</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天神塬:该村位于吉县东赵村东北,距东赵村四公里。塬面较宽,村东南二娃崾有老天神庙一座,故被称为天神塬、简称天神塬。2015年建设到此写生,2023年成画。因画民居、所以叫天神院。</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古县:该村位于山西省吉县文城西下二公里塬面。北魏孝文帝时.(471一499)在此设斤城县,隋开皇十六年改名为文城县,唐显庆三年,公元六百五十八年,县治迁文城村。为记念该村建县,故名古县。抗战时期,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曾在此召开军政会议,又被阎谐音改称古贤。</p><p class="ql-block">古贤村文化底蕰深厚,人问景观丰富,有远近闻名的“朱德槐”是一株千年古树,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与阎锡山曾在大槐树下召开抗日军政会议。朱德作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讲话,号召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后人为纪念朱总司令的卓越功绩,便将这棵古槐命名为“朱德槐”。阎锡山故居为三孔石窑的院落,据说古贤村的郭安国与阎锡山是同学,当时日寇重兵踏进娘子关,太原危在旦夕之际,阎锡山梦见一老者说:“要想安邦定国、去古贤找安国”。秋林兵败后,阎锡山便举家搬迁至古贤村,修建了现在的故居,故居中的三孔石窑,每孔之间都有地道相连,在每孔石窑的侧面都修建了防空洞,阎锡山在此居住了三年后,搬住了克难坡,现石窖的地道与克难坡的地道相通。吉县葛建设2015年在文城、王家塬一带写生画画2023夏末画成古縣村朱德槐此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吉县曹井鄉窑科村:写生时间2015年.!此作品创作是2023年夏初……!窑科村位于山西省吉县曹井鄉马家河中游栆庄河之西北塬上,距马家河四公里。科乃圪窝二字合音。“科字很早就存在语言中,如战国时孟子曾说过、“”水盈科而后进。”就是说水在流程中遇到低洼圪窝必须把圪窝灌满然后向前流淌。平地圪窝吉县方言不说科,科在吉县方言的地理实体唯一指窑科。就是窑院在沟圈或簸箕形崖畔上的称谓。该村称窑科即是此意。</p><p class="ql-block">该村主要收秋粮.、百姓以放羊为致富之路……!</p> 车城乡麦城村:建设写生。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此作品写生于2016年、于2023年夏初创作完成……!麦城村……即昔日有名的屈城。距县城十公里.,该村位于庖山前广阔塬面,占地百十余亩。城东西为沟,东沟.深邃,约七八十丈,西沟较淺,约3一5丈丈,以此地势建城,易守难攻,确有战略意义。城垣基地原与城北塬面相连,为了城防安全,遂将城基与塬面断绝,今其痕迹犹可辩认。昔日老城居民在塬面周围及城基西沟依崖建窑居住,老城基地悉数变为农田。至今田间绳纹陶器碎片随处可见。由屈城东赴平阳,北去隰县,南至河东,大路由底塬下坡即到。交通方便,因此,在此建城,防御狄人比较理想。屈城自春秋公元前656年起,经过战国丶泰、东西两汉、三国、两晋.(公元420年),共1076年,一直被称为屈城。但“屈城”改成了mia城。但(mia)”字写不出来,于是用了方言谐音“麦”字来代替。其实“麦城”二字的正确写法应是“扭城”,“扭”字方言读(mia)。在春秋战国时,此地为荒山草坡,产良马,称北屈马。该村主要收秋粮.,有几家以牧为业致富。百姓住窑洞,有百十口人。</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麦城村:建设2016年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史尖村:此作品写生于2016年.,2023年初夏创作成功.!该村史尖、又名史家庄、位于山西省吉县白河村上塬面,原扎庄种地首户姓史,故村名被称为史家塬。嗣后简称为史家,但家字在地名中方言多读舒声.,于是也被谐音写成尖字。</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史尖村:又名史家庄,该村杏树很多,是古老的自然村。建设2016年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史尖村:写生于2015年,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底塬村:此作品写生于2016年.于2023年夏日成画。底塬村,位于山西省吉縣香炉畔村之下,故名底塬,距川庄二公里。</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郭家垛:该村在山西吉县境内,离沿川村东约三公里,因首住户郭姓而得名。昔日村落较小故称一垛儿。建设2016年在此写生,2023年写成作品。</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柏村:吉县吉昌镇城北塬,由柏树称名。柏村地势平坦,可耕面积较多,打柴里程不远,水量充足,且沟底能种蔬菜,加之距城较近,生活条件优越,因此建村年代较久远。在漫長岁月中,沟渠柏树早被采伐一空,不复存在。吉县全境沟渠纵横,柏树无论土山、石山都能生長,因此以柏树称名的村庄在吉县不在少数,柏村名称亦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柏村:建设2014年到柏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郭家岭村:该村位於山西省吉县庖山下塬、谢悉村上塬。首住戸姓郭。建设2016年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吉昌镇郭家岒村:建没2013年写生,2023年画出画。</p> <p class="ql-block">文城乡午生村:该村位于吉县王家塬东二公里处,据说羌族部落仵城分支后裔曾在此居留生活,故被称为午城二字发生音变读为(wushe),最后读音又变为(wusha)写成午生或(仵生),实际应写午城。羌族部落所到之处,都写成仵城,因城字口语读(sha),又被谐音写成生,正确写法应是仵城。建设2015年到此地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东城乡西角头:该村位于吉县高楼河口西一公里墚头凸出都分,故名西凸头。“凸”字吉縣方言两种读音。有的村名读.(jue),谐音写成“角”,其实都是凸字。有时村读(ju),成咀字。建设2015年到此村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永固:、该村位于山西省吉县三堠坡下,距三堠五公里。该村取名永固,意祈神灵护佑该村永久安固,不遭灾害。建设2015年在此写生,2023年成画。</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永固村:建没2015年写生,2023年画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中垛乡永固村:建设创作于2023年9月。</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朱家堡:该村为元朝将领朱俊建堡之地。吉縣方言对名将显宦往往称家。朱俊按习惯称朱家,他所建的城堡便称作朱家堡,城堡遗迹至今仍在。因曹井川昔日通往平阳大道,故车城与该地皆驻兵防守。建没于2015年到此写生,2023年写成此画。</p> <p class="ql-block">车城乡朱家堡:建设2010年以后到2023年以前。曾多次到该村㝍生。2023年画成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