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兰如许</p><p class="ql-block">图:网络 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84615</p> <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看到近代爱国诗人吴迈的这首诗,是在一个破旧的小诗册里,那时间尚还年轻。此后的数十年间,“群峰倒影山浮水”这诗句就不断在脑海中徘徊,也不断的细细品味,时常在心中揣测着“群峰倒影山浮水”是怎样一个美丽的景色。什么时候能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山水甲桂林”的阳朔去走一走看一看呢?这似乎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忙忙碌碌又碌碌无为中,自己的脚步也蹒蹒跚跚快到了古稀之年。走一趟吧,不走一趟仿佛对不起自己的人生,更不想让自己带着颇多的遗憾向西而行。</p> <p class="ql-block"> 还好,当乙巳年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之际,女儿说有几天假期,想带我到祖国的边陲省份广西走走,这自然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除了乐,还能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我的喜悦之情呢?</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在桂林的旅程之后,2月26号下午的四点半左右,我们乘坐的游船到达阳朔的龙头山码头。下了船,沿着一条石子铺就的道路,走了大约十分钟左右才走出了码头的闸口。这条石子铺成的小路不是很平整,如果有行走不便的老人和带有拉杆箱的话,就有点儿费劲儿了。</p> <p class="ql-block"> 出了闸口,半天云水客栈的接驳车就在外面等候。半天云水客栈位于东岭沙湾路卢家榨28号,现在已经记不清接驳车走了多长时间才到了客栈,但感觉不是很远。客栈距漓江只有几步之遥,拉开窗帘就是翠绿的山峰。左手的斜对面据说就是《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地点,晚上我们可以听到音乐此起彼伏的旋律还可以看到闪烁的灯光;并且离著名的阳朔西街也不远,开车大概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在客栈稍事休息后,我们溜溜哒哒到江边和漓江作了亲密接触之后,就前往千年古镇西街而去。</p> <p class="ql-block"> 从网上知道,西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步行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从大的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从小的说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起滨江路,西至蟠桃路。</span>这条步行街略呈东西走向,宽约8米,全长800米。历经1400多年,是阳朔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也是阳朔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古老的建筑保存皆较完整。这里也曾是孙中山先生进行过演讲的地方,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也曾居住于此。另外,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也曾在此留下足迹。</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边陲省份、深山沟沟里的小县城来说,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此演讲,有著名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在此居住,还有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此参观浏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和一种荣耀。也许正是因为“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景加众多的名人效应,才使海内外宾朋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及至到了西街,我才知道西街远不止网上介绍的8米宽800米长这样的一个街道,现在的西街应该用“一大片”来形容它。我们来到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夜幕已然降临,此时的西街真的是灯红酒绿。霓虹闪烁中,我们一边悠闲的漫步,一边聆听着此起彼伏的音乐之声,嘈杂声中我在寻找着动中有静的安宁。</p><p class="ql-block"> 用眼花缭乱来形容我在西街的状态再合适不过,一家连着一家的大小店铺,吃、穿、用、品、玩样样俱全,让人目不暇接。放眼望去,一对对相依相偎的情侣边吃边聊,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光芒,不知道他们是沉浸在这繁华似锦的氛围之中还是沉浸在爱的海洋;一个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手舞足蹈、指指点点并用蹩脚的汉语或洋文诠释着他们对西街的感触和赞同👍。</p> <p class="ql-block"> 这里真的是年轻人的乐园,他们可以在这里“发呆求淡泊 买醉找逍遥”。在这里,他们可以任意挥洒旺盛的精力和闲暇的时光,美妙的音乐伴随他们轻歌曼舞,嘈杂声中他们会让个体的灵魂和夜幕下的灯火情景交融;在这里,他们可以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还可以抛却所有的委屈和无奈的思绪。虽说这样的状态只是人生的瞬间,但“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正是很多年轻人幻想的人生。也许潇洒过、享受过、快乐过后,他们会轻装上阵更加踏实的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生意人的天堂,一家接着一家的店铺就足以说明问题,如果没有接踵而至的游客,<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没有众多游客的“倾囊相助”,</span>他们的生意又从何谈起,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生活保障又从何而来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迈着轻盈的步伐,</span>我仔细观察着店铺的装饰风格,他们的装饰虽不能用“富丽堂皇”、“尽善尽美”来形容,但也极具特色,非常新颖且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西街的美食种类也很繁多,如啤酒鱼、桂林米粉、竹筒饭、阳朔糍粑、烧烤等,在众多的美食当中,啤酒鱼的名号是最多最响亮的。据介绍说“鲜嫩的鱼肉与啤酒的醇厚完美结合,入口即化,回味无穷”。所以只要稍微移步,就可以看到啤酒鱼明亮闪烁的招牌。呵呵,在这里真的可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吃一路美食,</span>看一路繁华。</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溜达一段时间之后,看看时间不早,我们也该小憩一下顺便吃点东西了。为了迎合我的口味,女儿放弃了吃啤酒鱼的想法,很“艰难”的在众多的美食当中寻找到了一家做“皮蛋瘦肉粥”、“小笼包”和“桂林米粉”的门店,才算是解决了我的饮食需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客栈的路上,我们经过西街南口儿的过街天桥,回望着此刻依然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老街,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半城烟火半城仙 半池秋水觅华年”这耐人寻味的诗句,用它来形容西街的夜色,是不是也非常适合呢?</p><p class="ql-block"> 不很宽大的天桥上立有古人和今人所写的有关阳朔的诗词匾额,这让我非常意外。因为一路走来,我还没有看到有关阳朔风景的诗文。在这里我看到了唐朝诗人沈彬的“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读着诗文我带着敬仰之情默默伫立。我在想,这些赞颂阳朔美景的诗作,应该也是阳朔的瑰宝之一吧?阳朔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呢?不正是有了这些千古名篇的传播,才让众多的人们了解和认识了阳朔、认识了阳朔西街吗?随着游客的来访,是不是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继而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不断进步呢?</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之后,我还是对我看到的西街面貌感到疑惑,就又在网上仔细搜索了有关西街的资料,我这才知道,阳朔西街和益田西街是两个不同的街道,但它们相互毗邻,所以形成了现在“一大片”的西街。阳朔西街是“原生态”的,夜生活气息更浓,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的乐趣,直至凌晨左右;益田西街更“商业化”,大约晚上的十点左右就停止营业。</p><p class="ql-block"> 我们初来乍到并且是晚上到访西街,就随着游人的脚步缓缓而行,渐渐的就迷失了自我🤭。什么“明城墙、碑刻、古寺、古亭、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建筑我们都没有看到。现在想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天晚上我们所溜达的应该是更“商业化”的益田西街了</span>🤣。</p><p class="ql-block"> 如此看来,白天和晚上都来一趟西街逛逛还是很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离开了半天云水客栈,来到了遇龙河附近的揽胜阁客栈。这是女儿的建议,她说出来玩就应该多换几个客栈住,感觉一下每个客栈不同的装饰风格和不同的服务品质,还可以顺带欣赏客栈周边的不同景色。</p><p class="ql-block"> 在客栈登记的时候,我顺手拿了客栈发的小册子,看上面说“揽胜阁客栈座落于阳朔县的高田镇竹蔸寨26号,这里是阳朔核心景区,是十里画廊的中心地带,具体位置在遇龙河、金宝河、田家河的交汇处,从客栈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遇龙河畔,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著名的大榕树景区,方圆两公里内还有骆驼过江、月亮山、蝴蝶泉、聚龙潭、图腾古道等十来个著名风景点”。</p><p class="ql-block"> 呵呵,不错,非常感谢女儿的合理安排,让我们不断浏览新的景色、享受诸多新的服务。站在揽胜阁的天台上举目四望,真的是云雾缭绕、青山如黛。此刻的我们就正处在群山环抱之中。</p> <p class="ql-block"> 因为住的离遇龙河很近,我们的目标当然是遇龙河了。女儿说要去“乘一叶竹筏,游弋于碧波之上,看尽山川之美,尽享宁静之趣”🤣。女儿游的是水厄底到工农桥一段,全程3公里,大约需要50分钟,适合2人筏,费用为160元/筏,这条路线有4个坝,竹林风景特别美,水面平缓。</p><p class="ql-block"> 我呢?则喜欢徒步江岸,抬头看山低头望水;看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峦上黑色和橙色相间所勾勒出的图案,我发挥着“想像想像、越想越像”的想像,视它们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高悬于山壁之巅;望水中河水清澈、竹筏竞流;听撑篙人粗旷的歌声和游客的欢歌笑语荡漾在这烟雨朦胧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据网上记载,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它没有漓江的宽度和深度,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它离山峦更近,坐在竹筏上赏景视野更广阔,体验感更强,所以说遇龙河不是漓江却胜似漓江。</p> <p class="ql-block"> 看着一个个心满意足的游客笑逐颜开的从竹筏上下来开始他们另一段的旅程,我忽然想到这些空了的竹筏是怎么运往上游的呢?我一边思忖一边踱步到了工农桥上,站在工农桥上可以看到竹筏的装车及运输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工农桥的旁边,有一块平整的场地,等待运送竹筏的车辆就在此等候。河面的一角儿有一架貌似“风车”状的大型装载机,只是没有风车的外圈。每一个“风车”的翅膀,就如同一个铲土机的铲刀一样,在运转的过程中一个一个地把竹筏铲起来并码放整齐。它们十个一组,一组装一辆黄色的卡车,撑篙的师傅们也坐其它的运输工具跟车而去。</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撑篙的师傅,几乎没有片刻的停留,竹筏到达码头后,他们要把竹筏上的座椅搬下来背到平整的地面上。这时,十个一组的竹筏也基本装到卡车上,师傅们把座椅整齐地捆放在竹筏的最顶层后就开始“刹车”,“刹车”也是需要力量的,只见他们很用力地拉着“刹车”的绳索,唯恐捆绑不牢而导致竹筏在运输的途中脱落。</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是很难想象竹筏的运输过程和撑篙师傅们的整个工作流程的。我们只知道他们是撑篙人,做着一份聊以养家糊口的平凡工作而已,并不曾想到他们的辛苦。在此看到的,让我有点儿感动也有点儿心疼……</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代女儿向撑篙的师傅们表示感谢,是您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遇龙河上梦幻般的漂流。谢谢了,谢谢!每一个竹筏上的撑篙人!🙏</p> <p class="ql-block"> 漂完遇龙河,下一步该干什么呢?女儿说我们租辆电动车骑行十里画廊吧!</p><p class="ql-block"> 好!骑行十里,赏一路画廊!</p><p class="ql-block"> 从网上知道十里画廊是一条把阳朔最美景点连接起来的风景线,在阳朔城南的321国道线,出阳朔县往月亮山方向的一段景观带,因沿路两侧群山连绵、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故被称为阳朔十里画廊。</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十里画廊缓慢骑行。凝视着被岁月雕琢的山峦,回味着时光的沧桑变迁;从山体层次分明的色泽的变化中,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在何年何月的远古时代,经历了什么样的地壳运动,才促成了如此众多、如此苍翠、如此让人流连忘返的山峰和河流呢?</p> <p class="ql-block"> 一路之上,路过蝴蝶泉时我们稍作停留,看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人贺敬之来此游览时所题的“天下第一蝶”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也看到了公园山门峭壁上有280平方米之巨、被称为世界“蝴蝶之最”的“帝王蝶”和它周围的田园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网上介绍说“</span>蝴蝶泉位于十里画廊景区精华旅游地段,因这里是多姿多彩的蝴蝶世界,又因岩洞内有一股清泉流出,所以被命名为‘蝴蝶泉’。园内几万只彩蝶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蝴蝶馆里陈列着300多个品种、上万种蝴蝶标本、艺术品。园内有许多与蝴蝶泉相关的景点,例如,庄周梦蝶、梁祝化蝶、采茶扑蝶等”。</p><p class="ql-block"> 因为想着要“补偿”我没有乘坐竹筏漂流遇龙河的“损失”,女儿还安排了骑行遇龙河“项目”,所以我们没有在此停留太久,很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离蝴蝶泉不是很远的地方,有一处攀岩的石壁,陡峭的山崖上,象蜘蛛一样的攀登者正奋力而上。看着他们娴熟灵活的动作,感受着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对他们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在竹篼寨一家标有“正宗桂林米粉店”犒劳了一路上都在“咕咕”直叫的胃囊,又买了一笼小笼包和鸡蛋以备路上之需后,我们充满激情的沿着遇龙河左岸逆流而上了。</p><p class="ql-block"> 乡间的小路并不平坦和宽阔,再加上近几天阴雨连绵,这“似石如土”的道路上稍有泥泞。好在有遇龙河两岸清秀迤逦的山峦和习习的微风作陪,心情还是非常快乐和愉悦的😁。</p><p class="ql-block"> 追随着其他骑友的脚步,我们毫无目的的向前而行,一路上只见峰峦起伏,形态万干。遇龙河的水要比漓江的水更加清澈透亮,如同绿色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比喻眼前的景色再贴切不过。</p> <p class="ql-block"> 河面上撑篙的师傅忽儿用力撑篙忽儿把竹篙拿在手中显得格外轻松且技法娴熟;竹筏上的姑娘小伙儿笑声不断,对着左右的山峦指指点点。尽管河水浸湿了他们的鞋袜,打湿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毫不在乎,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这梦幻般的漂流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且走且停,对着所看到的不同风景也会发出惊异的呼声,骑友们你追我赶,仿佛要用这不多的时间,走完这怎么走也走不完、怎么看也看不尽的一道道靓丽风景。</p><p class="ql-block"> 我总是很容易被满足和感动的,也容易触景生情。看着眼前温馨祥和的画面,感受着游人的喜悦和这自由随性的旅程,回望着顺水而下的竹筏,让我忽然记起了清朝刘名誉的《阳朔舟中行》“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另一家,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写的多好多精彩多形象啊!这后无来人的诗句,作者是在怎样的状态下雕琢出来的呢?这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峦,不就是一朵朵迷人的绿莲花吗?</p><p class="ql-block"> 我默默吟诵着前人的诗句,凝望着被山雾弥漫的天空,耳旁仿佛听到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歌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这歌声在山涧回响,这歌声分外悠扬……</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一周的桂林、漓江、阳朔之行圆满结束,带着满身的疲惫,带着满意的笑容,带着我心飞扬的喜悦回到家乡,回想着在那里的点点滴滴,心里总是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用我笨拙的笔墨很难描绘出桂林、漓江、阳朔的山水之美和自己的诸多感受,可我的思绪又总在这距离与时空里来回穿梭不肯歇息。我知道,这源于我在那里看到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这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有一种让人不肯消沉的激动,撩拨着曾经身处其中的我感触颇多颇多……</p> <p class="ql-block"> 别了,我的桂林、漓江、阳朔之旅!</p><p class="ql-block"> 人虽去,心却常留。您那如画的风景,已深深地印入脑海,让人无法忘怀。微闭双眼,那山、那水犹如一枚枚精美的书签,在眼前不停的徘徊徘徊!</p><p class="ql-block"> 朋友,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并且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吧!看一看那里的山,瞧一瞧那里的水;尝一尝那里清泉的甘甜,<span style="font-size:18px;">品一品那里美食的味道;</span>然后,沿着古人在那里留下的足迹,静下心来读一读那一首首赞誉桂林山水之美的经典诗作,您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p> 漓江遇龙河示意图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二月底去的桂林,算起来回来已经半年有余,总算磕磕巴巴的靠着记忆把在桂林、漓江、阳朔游览时看到的景色和感触写了出来,甚是满意。</p><p class="ql-block"> 写出来并发在这里,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看到网上有很多朋友早已周游列国,环球世界,而将近古稀的我还不曾迈出国门🤦,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炫耀了。我只是想着自己越来越老,记忆力也越来越差,甚至总有一天会卧病在床。所以,趁着自己目前一切还尚能自理,就走出去看看。同时也希望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们,迈开腿拿起笔,把自己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记下来,记录下往日的美好时光,记录下这美好时光中的时光印迹,闲来无事的时候看一看,您的心中一定会充满温馨、惬意和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桂林游览后所写的三篇游记分别是《女儿携我桂林行》、《早春二月漓江行》和本篇的《游在阳朔》。谢谢您的阅读🙏🌹)</p> 揽胜阁客栈 骑行路上的女儿 晨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