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图文制作: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代天津出现了很多中外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们的很多建筑精品,至今仍绚丽多彩,成为天津近代城市建筑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里介绍几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及他们的代表作。本美篇中的所有照片均为本人所摄。</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建筑设计师鲍乃弟,意租界工部局工程师,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居于天津,先是住在意租界大马路,后迁居到英租界科伦坡道,后创建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为意、英租界设计、主持建造了很多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里介绍鲍乃弟设计建造的四座建筑。这是安乐邨。</p><p class="ql-block"> 安乐邨原名为“新武官胡同”,是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马场道与桂林路交口的一处三幢联排式公寓住宅,建于1933年。</p><p class="ql-block"> 安乐邨呈“品”字形分布,这种形式在建筑传统上被称为“横八所”。属于具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折衷主义建筑特征的联排式公寓住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疙瘩楼,建于1937年。该楼西沿河北路,北临睦南道,位于两街的交口处,南抵马场道,是由鲍乃弟设计,由英商先农公司营造的。</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初,天津西青龙潭某窑厂曾因没掌握好火候烧过了头,致使靠火的砖面发生了融化变形,形成了废品疙瘩砖而难以销售。而保罗·鲍乃弟却发现这种砖无比坚硬,故低价买下后砌筑成了这幢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楼落成后名声大振,成为远近闻名的“疙瘩楼”。</p><p class="ql-block"> 疙瘩楼是一座具浓郁意大利风情且带有大量巴洛克风格的联排式公寓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回力球馆旧址。坐落于天津意租界马可波罗路(今河北区民族路47号),兴建于1933年至1934年间。</p><p class="ql-block"> 回力球馆为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和瑞士人凯思乐设计,由孟特劳克公司施工。为四层钢混结构楼房,属于摩登造型的后现代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鲍乃弟设计的张公撝旧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是一座具有英国风格的花园别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84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出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的建筑师</span>鲁尔夫·盖苓,则在天津留下了大量的建筑精品。这里介绍他设计的的六座代表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睦南道的李氏兄妹旧居。建于1937年。其四栋具有德式古典风格的花园别墅聘请奥地利设计师盖苓设计并督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昆明路的吴颂平旧居,为英国庭院式洋房,由盖苓设计督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位于花园路的章瑞庭旧居也是出自盖苓之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盖苓还设计建造了三栋公寓大楼,这是剑桥大楼,位于重庆道,建于193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民园的民园大楼,建于1937年。原为三层,其简炼的建筑曲线及围墙极具现代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香港大楼,1937年建于马场道。建筑平面呈“L”型,转角窗的处理显示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其功能设计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仍不落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国优秀的建筑工程师沈理源(1890-1951)一生留下了很多建筑精品。1931年,沈理源开始独立经营华信工程司,在京津一带从事建筑师业务。这里介绍由沈理源设计建造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天津的五</span>座金融建筑、三座联排建筑群与四座花园洋房。</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建造于1922年。这是沈理源金融建筑设计的开山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原盐业银行,为是西洋文艺复兴建筑风格,雄伟庄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建于1925年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华汇业银行(后</span>为中央银行天津分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1934年修建的原新华信托银行,位于解放北路金融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金城银行,始建于1908年,位于解放北路金融街,由德国建筑师贝克·培迪克设计。1937年中国建筑师沈理源对其内部加以改造,装饰更加精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沈理源在天津也设计了不少联排住宅建筑。这是民园西里,始建于1939年,位于常德道,由两栋英国风格里弄式联排小楼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洛阳道的洛华里(原积善里),沈先生的旧居就在洛华里21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重庆道的大兴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去大量的金融建筑、联排建筑外,沈理源在天津还主持设计了不少花园洋楼。这是为张作霖及他的夫人设计建造的英国庭院式洋楼,位于睦南道,建于192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沈理源设计的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的旧居,位于澳门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河北路的周学熙长子周明泰旧居,建于1933年,也为沈理源所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沈理源设计的孙传芳旧居,位于泰安道,建于192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法工商银行旧址,由法商永和工程司(Brossand mopin)的法国建筑师马利奎特(Maliquet)设计,始建于1933年,坐落于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大法国路和圣路易路交口处大法国路南端的114号(今解放北路和营口道交口)。</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永和工程司在天津还设计建造了劝业场、交通饭店、渤海大楼、利华大楼、工商大学主楼等大型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劝业场,和平路和滨江道的交界处,始建于1928年,是高星桥聘请“永和公司”的法国工程师阿布雷负责设计的,另有一位上海工程师辅佐。</p><p class="ql-block"> “劝业场”当时被人誉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曾多年雄踞天津百货业第一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交通饭店,原称交通旅馆,建于1928年,与劝业场隔路相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渤海大楼,建于1933年,坐落在原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杜总领事路(今花园路)。建成时为天津市最高大、最新式的现代风格高层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利华大楼,位于解放北路,建于1936至1938年。利华大楼是天津最早具有现代化功能和技术的高层建筑,其建筑立面和建筑结构均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是天津近代建筑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旧天津工商学院主楼,筹建于1920年,1926年建成投入使用,位于英租界的马厂道(今马场道)该建筑由法商永和工程司设计建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阎子亨出生在天津,设计了原久安商业银行、茂根大楼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是茂根大楼,建于1937年,坐落于常德道,是具典型现代建筑特征的公寓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原天津久安商业银行旧址大楼,建于1941年,由中国工程司阎子亨设计,为四层(局部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金融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永定里,位于成都道与岳阳道之间,永定里由七幢联排公寓组成,建于1937年,是中国工程司阎子亨建筑师设计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山益里(原称三益里),位于重庆道庆王府西侧,山益里是由七幢联排公寓组成的里弄式住宅群,是著名实业家“洋灰陈”家族陈一甫、陈范友、陈达友父子三人投资建造,并由陈范友设计督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先农大院公寓群,坐落河北路与洛阳道交口处,该建筑建于1925年,设计者为先农公司的建筑师英国人雷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麦加利银行旧址,位于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1924年由景明工程司英人赫明(HEMMING)和伯克利(BERKLEY)设计,1926年建成。麦加利银行是外国在天津开设的最大一家洋行,为二层钢混结构银行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介绍<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爱迪克生(</span>ATKINSON)和达拉斯(DALLAS)<span style="font-size: 18px;">联合设计的三座富有希腊古典主义风格的精美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汇丰银行大楼旧址,位于维多利亚路与领事道交口(现解放北路),建于1925年。建筑沿街两面矗立十二根巨大的爱奥尼克石柱,体现了希腊古典复兴主义风格。</p><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天津分行开设于1881年,是旧租界出现最早的外国银行,也是天津第一家外资银行。1925年迁入此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天津开滦矿务局大楼,</span>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的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p><p class="ql-block"> 开滦矿务局大楼采用严格对称的古典三段式构图,端庄稳重,气势恢弘,为希腊古典复兴式建筑。建筑外檐立面竖有十四根十米高的爱奥尼克巨柱,墙面转角作壁柱装饰。楼内中部是贯通三层的大厅,并由大理石立柱支撑,柱头均以紫铜板包镶而成,做工极为精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解放北路的天津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后为中国银行所属),建于1926年,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的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建造。</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采用八根贯通两层的科林斯巨柱,柱身及柱顶的石雕做工精细,檐口滴水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五十头狮面。大厅天花板为井字梁采光玻璃顶,中央的九个方格镶有彩色玻璃。晴天太阳光透过彩玻映射进来,大厅五彩缤纷,格外美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解放北路的花旗银行旧址。该建筑由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始建于1918年,其建筑正面四根爱奥尼克式廊柱形成对称布局,内部另有七根方柱,整体为西洋古典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西站,<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红桥区,</span>始建于1909年,建成于1910年。由德国建筑设计师德姆尼勒设计。2009年曾对这座老建筑进行了移位保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天津解放桥,建于1927年,原名万国桥,为双叶立转开启式钢结构大桥,由法租界工程局主持修造,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保,设计者为法国工程师白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画册共计八十三桢照片,涉及的建筑物共三十八座(群)。提到的中外建筑工程师共十五名。使用黑白效果的修图后更显建筑线条的韵律之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