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古镇·木渎

hujianmin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木渎古镇,那古色古香的城市街道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一座石拱桥横跨在胥江之上,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桥身的每一块石头都仿佛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古镇的变迁。桥下,江水悠悠流淌,似乎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两岸的房屋错落有致,白墙黑瓦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邾巷桥,这座始建于明代的石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与西安桥遥遥相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姐妹桥”。站在桥上,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脚步声,听到他们讲述着木渎古镇的兴衰荣辱。1999年,吴县市木渎镇人民政府对这座桥进行了重修,让它重新焕发出往日的光彩。如今,邾巷桥不仅是木渎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古镇历史文化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色古香的小巷前行,我看到一位老人正沿着石阶缓缓而上。小巷两旁的老房子静静地矗立着,它们就像一位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一盏路灯高高地挂在电线杆上,昏黄的灯光洒在青石板路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灯光不仅为行人指引方向,更像是一种温暖的陪伴,让人感受到古镇的宁静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榜眼府第,这座位于下塘街的古老宅院,是林则徐弟子、近代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冯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进士,因此当地人称其宅为榜眼府第。走进府第,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府第占地近十亩,前宅后园的结构布局合理。这里以“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主要特色,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漫步其中,我仿佛能听到冯桂芬先生的教诲声,感受到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我来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庭院建筑,门牌上的“明德普安”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庭院内铺满了鹅卵石地面,一棵盆景树点缀其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我静静地站在这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思考着明德教育的意义。在这里,我汲取着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传承着明德重礼的精神血脉。</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一座传统园林,画面中央是一座黑色瓦顶的亭子,屋顶翘角向上延伸至天空,显得古朴而庄重。亭子下方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四面环水,水面平静无波。我站在亭子里,望着周围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惬意。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仿佛与这片园林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了一间古色古香的传统教室,内部装饰着精美的木制家具。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课桌椅,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坐在课桌前,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感受到了古人学习的氛围。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文化气息,让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拿起毛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我漫步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庭院,院内有一座假山石堆叠而成的景观,旁边种着一棵梅花树。梅花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我静静地站在这里,欣赏着这幅美丽的画卷。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充满了诗意,仿佛是一首无声的诗,等待着人们去品味。</p> <p class="ql-block">我来到了一座江南水乡古镇,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桥横跨水面,旁边停泊着一艘乌篷船。远处,有人在悠闲地散步,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我站在桥上,望着周围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惬意。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充满了诗意,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