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吾家老屋</p><p class="ql-block">文/张化纪</p><p class="ql-block">(2.25)</p><p class="ql-block">老屋历经百年沧桑</p><p class="ql-block">真实记录雨雪风霜。</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四次转身,</p><p class="ql-block">重获新生再续荣光。</p><p class="ql-block"> — —题记</p><p class="ql-block"> 打我记事时起,我就被村里的老人告知,我们以前是个大家族,有一个大院落。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和四伯父也开始给我说起祖辈的事情,后来我工作以后,又专门收集查询了家谱等各种资料,亲自向上了年纪的村里人打听,才真正摸清了我们家族的历史和吾家老屋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有事回老家,有机会和93岁高龄的化言二哥交流,他清晰地告诉我,吾家老屋是在他21岁时(1947年夏天)进行了翻修,那时由我的爷爷张贞瑞负责领家做主,距今已有78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吾家老屋饱经时代沧桑,超越百年历史,依然是我们的温暖港湾和坚强堡垒,她始建于1921年,历经三个月完工,这所房子是由我的老爷爷张怀宝出资兴建的,她和共产党同龄,拥有104岁的房龄了,她们一起见证了社会动荡与风云际会。</p><p class="ql-block"> 二哥说:吾家老屋当年用的是村西杨家班的泥瓦匠,他们技术精湛,远近闻名,他们建的房子可谓是坚不可摧。吾家老屋现在的位置属于我们大家庭的西院,堂屋前边靠西边是一排马棚,马棚的南边是一眼苦水井,专门供牲口饮用的。按照老年人说法,家有马棚的人家,往往会出状元和人才,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们村子里第一个考学出来的公家人,再加上后来出了十几个大学生,是不是也和我们家族的这排马棚有关呢?这个课题值得研究。后来,吾家老屋闲置了下来,又从堂屋背面开了个小门,供化言二哥家存放杂物。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吾家老屋有几年时间被生产队征用过去当了粮库,至今还有明显的粮库痕迹呢。</p><p class="ql-block"> 在刘心田村这片神圣的热土上,至今仍然威然矗立着两处老房子,一处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吾家泥土砖瓦房,另一处就是八叔家的那个全砖瓦的堂楼。这两处房产,也成了我们家族最亲切、温暖、深刻而永恒地记忆。</p><p class="ql-block"> 六年前母亲去世,吾家老屋就算真正地失去了驻守主人,老家院落也变得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四周的围墙也歪歪扭扭了,这次春节回家,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萌生了重修老家院落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说到做到,不放空跑。从2025年2月18日开始,历经一周时间,对老家院落进行了一次彻底改造和维修,让吾家老屋焕发出别样的风采与神韵。这次老家改造,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正逢农闲时间,天气不冷不热,村子西头的李丁大哥带着他的施工队全力以赴,老家的哥哥和侄子忙前忙后,还有老家好兄弟化文四哥建言献策,这次改造工作进展顺利、质量上乘、效果奇佳,深得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算上刚刚结束的这次改造提升,吾家老屋和院落共进行了四次华丽转身,这次改造提升工作,由我担当作为。前三次分别为:一次是1921年吾家老屋拔地而起(老爷爷主持修建);二次是1947年重获新生(爷爷负责翻修);第三次便是我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七年,也就是1998年,珂儿那年五岁,我们为了方便晾晒大蒜,在堂屋东侧搭建了石棉瓦当顶棚子,又在堂屋前边扣了一个简易的板房(由父亲负责扩建)。</p><p class="ql-block"> 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不倦记忆,每个人都有对故乡不舍的眷恋,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巧玲珑、精致淳朴、交通便利的美丽村庄,她有一个很接地气特别亲切的名字――刘新田。她人口虽然不足千人,却有近十个不同姓氏的家族在此和睦相处,她座落在素有圆葱之乡称号的卜集镇东边,她南有蜿蜒曲折的万福河流过,北靠连接金乡和鱼台以及任城的交通要道青年路,她的西南方有一座投资数百万元升级改造后的排灌站,童年时的那里曾是我们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天堂,游泳、跳水、捞鱼、摸虾,那里留下我太多太多儿时的温暖场景。</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老屋,就像家里的老物件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苍老,越来越残旧。但其蕴藏的记忆却是久远甚至是永恒的。每次回老家看望母亲,看到老房子,看到老院落,尘封的往事便会在心头涌动。</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老屋位于村子的北二街边,两米左右高的石头为墙裙,尤其是西墙,由一条长达六米的大青石担当重任,再往上为泥墙,屋的内顶是水杉承重,散布栋梁之上的是高粱秸捆绑在一起的围棚,屋的外顶一开始是泥头覆盖,后来才被县窑厂烧制的优质红瓦所替换,因为当年家庭成分高出身不太好的缘故,自己的房子竟无权居住,我们一家五口只好和四伯父一家,挤在一个特别窄小的大杂院里,母亲出嫁时姥姥陪送的嫁妆,也被当年那些“根正苗红”的人所瓜分,老屋曾经被村里征为粮仓,至今还保留着粮仓的鲜明而特殊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老屋临街而立,视野开阔,又加之地势较高,颇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记得小时候,每到月朗星稀的夜晚,全家人聚在一起,看树头吐月,银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村野无声,间闻犬吠,庭院无不悄然安详。</p><p class="ql-block"> 老屋的前面有两棵杏树,一棵是妻子怀着珂儿时,所吃的杏核遗落而生;一棵是父亲从集市上买的树苗而来。等到月升中天,清澈的月光从树隙间倾泄而下,地上树影婆娑,斑驳陆离,此时尤为静谧优雅。尤其细雨蒙蒙之际,老屋更显有趣,推窗展望,云雾缭绕,诗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少年的老屋给了我无尽的欢乐和梦想,每每秉烛夜读,发奋用功,直到夜深人静,有时竟不知不觉露天而睡,每当这时,父亲或母亲就会悄悄地把我抱进屋内,此情此景,屡次出现,终身难忘,每每念及,内心依然温暖如春、怀想如潮。</p><p class="ql-block"> 老屋就像丰富的矿藏,储存着我和家人的满满亲情,那渐行渐远的温馨岁月,此时,只待留作追忆;老屋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籍,每一页都记录着酸甜苦辣的动人故事;老屋是一本完美无缺的相册,收录着亲人们的音容笑貌和精彩瞬间。</p><p class="ql-block"> 老屋是饱含亲情的磁场,那里有我们最原始的向往和最柔软的心肠,无论我们到达何方,无论我们离家多远,无论我们年龄多大,老家老屋老院,永远是我们情感的载体和心灵的归宿,她在,家就在,亲情就在,幸福就在,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就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就会找到源头。 </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老屋,就是我们所有情感的背囊,里面装着的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爱恋,是我们的乡愁,更是我们的初心。</p><p class="ql-block">附:乡愁系列诗</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乡愁系列诗六首</p><p class="ql-block">一、故 乡</p><p class="ql-block">我的那个村落</p><p class="ql-block">在万福河畔安家</p><p class="ql-block">那曾经的低矮的泥瓦房</p><p class="ql-block">是她最豪华的阵容</p><p class="ql-block">我穿着母亲做的布鞋</p><p class="ql-block">磨光了童年的</p><p class="ql-block">街街巷巷</p><p class="ql-block">棱凌角角</p><p class="ql-block">我背着捡拾大粪的工具</p><p class="ql-block">为父母分担着口粮的忧愁</p><p class="ql-block">二、镰刀</p><p class="ql-block">把很多的青草割断</p><p class="ql-block">晒干后成了我的全年学费</p><p class="ql-block">三、弹弓</p><p class="ql-block">在我手里玩出了花样</p><p class="ql-block">最后的造诣很深</p><p class="ql-block">指哪打哪</p><p class="ql-block">成了我至今回想起来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四、鱼叉</p><p class="ql-block">时常被我握在手里</p><p class="ql-block">陪着我在沟边河畔游走</p><p class="ql-block">不知有多少鱼儿和青蛙</p><p class="ql-block">成了我贫困岁月的战利品</p><p class="ql-block">五、鸟窝</p><p class="ql-block">高悬在时光的肩头</p><p class="ql-block">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p><p class="ql-block">见证过我年少无知的鲁莽</p><p class="ql-block">爬到数十米高的地方去搞破坏</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来就有点歉意和后怕</p><p class="ql-block">六、农具</p><p class="ql-block">父母依恋过的家什</p><p class="ql-block">一声声窃窃低语</p><p class="ql-block">仿佛听到了她们孤独的叹息</p><p class="ql-block">卷缩在老屋的一个角落里</p><p class="ql-block">冬天的寒风</p><p class="ql-block">再也没有了往昔的气势</p><p class="ql-block">村后那一长溜的荷叶田田</p><p class="ql-block">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村前那条弯弯的小河</p><p class="ql-block">还是以万福吉祥的样子流淌</p><p class="ql-block">朝思暮想结成的牵挂</p><p class="ql-block">逐渐演变成浓浓的乡愁</p><p class="ql-block">儿时老家的炊烟袅袅</p><p class="ql-block">时常提醒我梦回故乡</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老家改造系列组诗8首</p><p class="ql-block">文/张化纪</p><p class="ql-block">(2025.2.25)</p><p class="ql-block">一、开工大吉</p><p class="ql-block">(2.18)</p><p class="ql-block">老家改造今天施工,</p><p class="ql-block">动用机械全面清空。</p><p class="ql-block">重整院落迎接谢幕,</p><p class="ql-block">田园生活提上日程。</p><p class="ql-block">二、主体工程</p><p class="ql-block">(2.19)</p><p class="ql-block">老家改造继续进行,</p><p class="ql-block">今日完成主体工程。</p><p class="ql-block">明天开始修饰扫尾,</p><p class="ql-block">美丽故土乡愁浓浓。</p><p class="ql-block">三、老家团聚</p><p class="ql-block">(2.20)</p><p class="ql-block">老家亲人再次重逢,</p><p class="ql-block">全力以赴漂亮工程。</p><p class="ql-block">任务进入收尾阶段,</p><p class="ql-block">期待明日顺利竣工。</p><p class="ql-block">四、扫尾阶段</p><p class="ql-block">(2.21)</p><p class="ql-block">工程进入扫尾阶段,</p><p class="ql-block">三墙完成只剩围栏。</p><p class="ql-block">明日纳米铁皮上阵,</p><p class="ql-block">切割电焊减少人员。</p><p class="ql-block">五、胜利竣工</p><p class="ql-block">(2.22)</p><p class="ql-block">老家改造胜利竣工,</p><p class="ql-block">院落规整乡愁更浓。</p><p class="ql-block">堂屋历史超越百年,</p><p class="ql-block">与时俱进重获新生。</p><p class="ql-block">六、吾家老屋</p><p class="ql-block">(2.23)</p><p class="ql-block">吾家老屋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温暖记录家族荣光。</p><p class="ql-block">超越百年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温馨港湾冬暖夏凉。</p><p class="ql-block">七、亲人邻居</p><p class="ql-block">(2.24)</p><p class="ql-block">亲人邻居纷纷帮忙,</p><p class="ql-block">手提肩扛热情高涨。</p><p class="ql-block">建言献策助力改造,</p><p class="ql-block">真诚相待朴素善良。</p><p class="ql-block">八、张氏家族</p><p class="ql-block">(2.25)</p><p class="ql-block">张氏家族人丁兴旺,</p><p class="ql-block">爷奶养育两女八郎。</p><p class="ql-block">曾经遭遇社会不公,</p><p class="ql-block">蓄势待发重新启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张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站在父亲的姓氏里,守望着岁月的流逝,回望着温暖的来路,记载着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底充溢着亲情的抚慰,浑身涌动着向上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已有整整二十个年头了,其间我曾多次试图拿起笔来想对远去的父亲说点什么,但每每都被来自灵魂深处的绵绵心痛所笼罩、所淹没,并不得不一次一次投笔作罢,独独地在心里大哭一场,痛过之后我便小心翼翼地用颤抖不已的心将对父亲不泯的记忆和思念封存起来,放入我心灵的最深处,予以珍藏,每及于此,我才更确切地领悟到什么是“血浓于水”,什么叫父子情深,什么算亲情无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在父亲远去二十年后的日子里,我决计要与父亲说点什么了。记忆无限、感念无限。在对父亲悠长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面带微笑,无怨无悔,永不休止的劳作着,他那瘦骨嶙峋的身影,因为操劳过度而日渐佝偻的躯体,因为长久负重而渐显跛脚的双腿,因为岁月的磨砺而逐步呈现的苍老与多皱的面容,始终充满忧思和企盼的眼神,此时此刻无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蓦地,从我薄薄的泪雾中,思念正缓缓向我走来,在我不倦而恒久的思念里散发着苦涩而悠长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对待土地,就像对待祖先一般虔诚,终日劳作在田间地头,须叟不敢懈怠,父亲把一生的血汗和梦想都种进了厚厚的泥土里,父亲对待庄稼像对待子女一样呵护备至,珍爱有加,他种的地里几乎看不到杂草,到了收获的季节,父亲一定会很精心地做到颗粒归仓,这就是父亲在经历过“饥寒交迫”后的一种生命的形态,一种定格的原则,一种对“民以食为天”的敬畏和热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于“政治运动”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这一点是由我的一次挨打所凸现出来,记得那年我刚上小学三年级,随父亲去赶孙桁集,看到别人家有贴毛主席像的,我就对父亲说:“我们也买一张毛主席像贴上吧”。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在厉声喝斥完之后,又重重地给了我一巴掌,并正色对我说道:“孩子,以后千万不要说‘买’,一定要说‘请’,说买就是大不敬,是会惹大祸的。”并再三告诫我日后讲话一定要注意,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时至今日,我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一片苦心,这个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岁月里,尝尽苦头的人再也不愿看到新的文字狱悲剧在自己儿子身上重演,现在想来,父亲当时定然是患了政治“恐慌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读过私熟,又写得一手好字,但父亲的“能耐”也只有我们兄妹三人知晓,从没显示过外人,对于我,父亲可谓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关爱,父亲一直用他那特有的细腻、温情、旷达、随和满足着我的一个个要求,昭示着我的一个个人生目标,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我的学业和人生走向,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早早懂事的我,小小年纪就发下毒誓:“我一定要发奋苦读、改变现状,去实现父亲的殷切希望”。我就是奔着这个信念,由小学而中学、而高中、而大学,一步步战胜自我,一路上放歌而来,如今,我真的应该深情地向父亲道谢:是父亲催我奋发,教我上进,告诉我如何做人,怎样做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很贫穷,在我的脑海里,他根本没穿过什么像样的衣服,吃过什么好饭菜,却始终坚守着那份宁静、淡远、清正、坦荡之心态,很平凡、很慷慨地播洒着自己的宽容、慈爱、友善和谦和,父亲一生甚至没有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凡事总爱吃亏,不喜欢沾光,他老是说:“吃亏是福,心里踏实”。知足常乐的父亲付出了很多,但要求的极少,故父亲脸上常挂着厚实、满足的笑容。记得父亲最灿烂、最快乐的一次喜悦是在我从教的第三年的冬天,我的处女作《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变成铅字的时候,那天我们全家人围炉而坐,暖意浓浓,谈笑风生。父亲一生重节俭、尚朴素,烟酒不沾,那次却破例饮酒,当时,父亲因喝酒而被呛出眼泪的场面仍历历在目,是啊,父亲经风沐雨、辛苦劳作,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尝尽了辛酸、无奈与屈辱,终于看到自己的儿子走出了困顿、摆脱了无奈、告别了偏见、实现了理想,做为父亲,他是何等的欣慰、骄傲、自豪、幸福与满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一个“大无大有”的人,心中老是装着别人,从不考虑自己。他永远将别人放在第一位,把能为别人提供方便视作自己最大的快乐,父亲不愿随便去打扰、麻烦和拖累别人,这一点一直陪伴父亲走向人生终点。2001年盛夏,父亲从患病到离我们而去,仅仅三天时间,其间父亲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说一句话,偶尔用带了知足的眼神与我们对视,父亲走得如此从容、如此了无牵挂,连让子女们尽孝道的机会都不给,这也成为我们姐弟三人永远的一个心痛。听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讲:“你们的父亲活着替人着想,走时也不愿拖累子女,这是修来的福,也是对你们的爱”。是啊,父亲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一束阳光、一座灯塔,他将一直引导我迈向人生的深远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愿您一路走好。请放心,您的儿子将始终谨记您的教诲:“努力向善良、正义、成功靠拢,做一个自己活着要让别人活得更好的人,永远施爱与人,也绝不求点滴回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注:(此文发表在《当代散文》2020年第五期上,著名作家李木生老师进行了倾情点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木生老师激情点评张化纪作品《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从朱自清的《背影》面世,后来人再写父亲,往往很难以跳出这已有的窠臼。张化纪却跳出了这个套路,写别一样的父亲、自己的父亲,而且是与时代紧紧相关的父亲。既写人间的至情,又有时代的印记,因此也就有了格外的厚重。比如写自己被慈父的打:小学三年级,自己要求买一张毛主席像,却遭到重重的一巴掌与严厉的喝斥:“以后千万不要说‘买’,一定要说‘请’,说买就是大不敬,会惹大祸的!”阶级斗争年代在一个乡村知识者心上烙下了永也不能平复的伤痕。父爱与感恩,纯粹单向度地抒写,会流于单薄;只有父子(父女)双向交流曲折了写,方能真切并更为感人。当年胡适的儿子胡思杜写下《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胡适在9月28日的日记上,贴着这篇文章的剪报,并写下“此文是奉令发表的”几个字,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化纪写自己处女作发表时,平时里烟酒不沾的父亲高兴地破例“喝酒喝得呛出眼泪”,也是一种父亲对儿子的爱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老家的院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起老家,总有一份温暖和幸福荡漾心间。她见证了我的顽皮淘气、快乐年华,她一直就是我温暖的港湾,深切的牵挂。老家的院落虽然不算很大,她的建筑虽然是土木结构不算豪华,但她是我一直以来情有独钟的碧绿菜园、丰收果园、七彩花园、快活乐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老家的院落里,南北并排站立着的一棵枣树、柿子树和一棵石榴树把菜园、果园和花园明显的分割开来,从而勾勒出老家菜园的整体轮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树的东面是菜园,菜园子里每年种的,都是些最普通不过的品种,比如豆角、西红柿、茄子、丝瓜、南瓜、辣椒、生菜、韭菜、空心菜等等,按照各种蔬菜生长的季节,依时而作。我们家菜园子里种出的菜,是不打农药的,而且全部用的是人工肥,所以种出的菜,口感绝对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树的西面是果园,两棵杏树,一大一小的站立在南北两侧,中间的石榴树、李子树、葡萄、香椿树间杂其间。在果树环绕的地方,是我们的一间不大不小的厨房,妈妈每天做出的可口饭菜的香味和袅袅的炊烟总会溢满枝繁叶茂的果树,给这片生机勃勃的空间增添不少的田园气息和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久远的记忆里,紧靠我家厨房的南边,有一棵颇有年岁的老榆树,树干上结满了凸凹不平的疙瘩,每年的榆钱总能让我们尝到别有的芳香。在这棵老榆树的下面有一口老井,那是一口苦水井,不能饮用,只能浇灌树木庄稼。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自来水的到来,这口苦水井也就光荣的退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季、玫瑰、九月菊、鸡冠花、夜夜香等组成的鲜花大军,便在果园的空隙间摇曳生姿、怒然绽放。尤其是那一株高大如树的月季花,已然成了这个小小院落里小小果园里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这一大株月季啊,可谓是花团锦簇、芳香四溢,每年有数百个花朵灿然开放,她的沁人心脾的芳香几乎弥漫半个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谚有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每逢春暖花开,每当青青绿绿的蔬菜渐次上市映入眼帘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回老家侍弄我的菜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月的一个周末,我买好了各种蔬菜种子回到了老家,走进了菜园。我先是全面的松土,打畦,归拢,然后划好蔬菜片区,满含深情用小铲种下厚重的希望,接着我就扯开了长长的塑料管依次浇水,最后在母亲的帮助下,我给他们盖上了保温被---薄膜。当我洗刷收拾完毕,站在老家这片菜园里的时候,似乎听到了种子在泥土里说话打闹争先恐后破土而出的声音,眼前似乎出现一片丰收的场景:看到了那小红灯笼似的西红柿,每株上都有五、六个果实,有的碧中透出青白,有的青中透出淡粉;圆溜溜的茄子各个身披紫袍,光亮得照人;一条条豆角就像少女们修长的发辫倾泻垂下,在枝繁叶茂中荡起秋千、跳起舞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得好:人勤地不懒。老家的菜园子,在最贫瘠的年代里,供养了我们全家的生活。我至今仍在惊叹,土地是多么神奇的东西,一茬一茬的庄稼种出来,它永远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庄稼的生长,你有付出,它便必有回报,实在是值得我们托付终身的衣食父母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爱老家的院落,更爱那里的菜园、果园、花园、乐园,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我的快乐成长,那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四季的风雨和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2025年老家改造费用清单</p><p class="ql-block">(总体花费12220元)</p><p class="ql-block">一、墙头32米(6400元),砖头我们自己提供,工钱是每米200元,墙头标准是墙高2米,帽高20厘米,里外用水泥抹平。共四段,第一段是堂屋东和张成新接壤的北墙头;第二段是与二哥接壤的南北大墙头;第三段是堂屋与板房厨房之间的西墙头;第四段是板房厨房南边到厕所的西墙头。</p><p class="ql-block">二、购买南边纳米铁皮护栏费用(1790)</p><p class="ql-block">1、纳米灰彩瓦2米*21块(651元,每块31元)</p><p class="ql-block">2、4*4角铁126元(3根,每根42元)</p><p class="ql-block">3、4*6方管13个(481元,每个37元)</p><p class="ql-block">4、8*8角铁2根(160元,每根80元)</p><p class="ql-block">5、吊槽1个(70元)</p><p class="ql-block">6、滑轮4个(52元,每个13元)</p><p class="ql-block">7、一盒2.5厘米自动丝(30元)</p><p class="ql-block">8、一盒10厘米自动丝(27元)</p><p class="ql-block">9、切片10个(10元)</p><p class="ql-block">10、因为增加厕所用料,又追加了纳米彩瓦和方管190元</p><p class="ql-block">,购买材料总计1790元</p><p class="ql-block">三、安装彩瓦和厕所工钱(800元,四个共工,每个工200元,一人一天算一个工)</p><p class="ql-block">四、请了两次客,花费1000元</p><p class="ql-block">五、请挖掘机清理院子杂树和垃圾(1000元,每次出车300元,一天600元,第二次出动工作量比较大,给了师傅400元)</p><p class="ql-block">六、后勤服务保障(1300元)</p><p class="ql-block">1、一箱白酒600元</p><p class="ql-block">2、一箱优质专用青岛啤酒300元</p><p class="ql-block">3、一条香烟200元</p><p class="ql-block">4、一箱纯净水,一箱加多宝饮料,一箱特仑苏牛奶,一箱优质茶叶,共计200元。</p><p class="ql-block">七、施工师傅给主家让了500元。</p><p class="ql-block">八、水泥沙子(1930元)</p><p class="ql-block">总体消费:(12200元)6400+1790+800+1000+1300+1930=12720—500=12200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