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刷把

小里

<p class="ql-block">文图/小里</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题目,你是不是以为文章写的是小刷把的故事。其实不是,文章写的是把头发扎成小刷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1980年,我在乡镇中学当老师,那年元月放寒假了,我从学校回到城里的家度假过年。那时候,社会刚刚开启改革开放,县城里也刚刚时兴烫头发,城里有了第一家烫发店。店里天天客满为患。腊月二十九那天,在医院工作的妹妹,约我在她中午下了班后直接去店里烫头发。以为到这一天这个时候了,一定少有顾客了。没想到店里依然好多人在排队等候。天很冷,那时没有空调,取暖器,可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心甘情愿地在那挨冻排队烫头发过年。等呀等,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多钟才轮到我们。</p><p class="ql-block">我因为当老师站讲台,不敢烫满头大波浪,要求师傅只烫下面部分,师傅很为难地为我专门设计操作,烫完头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此时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我们还没吃中、晚饭哩。但彼此欣赏着烫的漂亮头发,心里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年过完了,寒假结束了,要开学了,我要回乡镇中学去上班了,可是这波浪头发在乡镇里怎么走得出去?又怎么能够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呢?</p><p class="ql-block"> 我发愁,如何对付这波浪?我先试着把烫过的头发编成麻花辫,可是剪了一节的,不够长,不能成辫。同时也不舍不甘花那大功夫烫的波浪又回原样。于是再试着抓起波浪头发,向内卷一下,卷成两个圆砣砣扎成球辫。感觉这样可以,回到了学校。</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上课时左边的圆砣砣球辫散开了,学生们惊奇地瞪大眼睛,在下面窃窃私语窃窃笑。弄得我面红耳赤,好尴尬、好难堪。</p><p class="ql-block">下课回到寝室,我对着镜子,看着这般模样的头发,好生气,好生烦,左看右看不顺眼,不舒服。心里发毛:剪!</p><p class="ql-block">我找出剪刀操起来,抓住波浪头发,分左右两部分拧两下,然后使劲咔嚓几下,把波浪部分剪掉了。剩下没烫的直发部分,长不长,短不短,扎辫子又扎不起来,散披着,像个中年妇女,不像样。心里直懊恼,真后悔,不该烫头发的呀。</p><p class="ql-block">咋办呢?我又试着抓起头发往上扎,扎成了两只小刷把,在镜子里看着像个小姑娘,不像个老师,也不行,真没法,不知咋办。这时同事吴老师走进来看到了,连声说很好、很好,好青春的老师形象啊。</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开心了,就这样扎着两只小刷把,笑容满面地去上课,感觉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有亲和力。真的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们全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专注听我讲课,下课后围着我说,老师你这样扎的辫子好好看,好有趣,好喜欢。</p><p class="ql-block">星期天回到城里,我就去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成为我的最有青春味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青春形象的写照,也是80年代初改革开放,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