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一直有个心愿想到福建武夷山,毕竟这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而且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以“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著称于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素有“碧水丹山”之誉。这里不仅有“奇秀甲东南”的山水美景,更集道、佛、儒教于一身,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因此,令我梦寐以求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4日上午,我们自驾来到武夷山风景区南大门的停车场,步行来到武夷山景区南大门,只见气势恢宏的“山”字形建筑出现在眼前,它身着丹霞地貌独特的朱红色,似乎向世人传达横跨千百年的武夷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站来到武夷宫,这里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们来到武夷春秋馆,只见园内最显著的是两棵宋桂,龙盘蛇曲,被称为“桂花王”。是武夷山最古老的见证者。院内四壁分别是彭祖开山,朱子讲学等著名的传说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条宋代古街,走进石牌坊,看到两侧宋代建筑古色古香,屋檐下的大红灯笼,门头的店招,各种香味扑鼻的美食,还有幽静雅致的茶楼,以及来往的行人,让我恍惚穿越时空来到宋代。</p> <p class="ql-block">武夷宫还是九曲溪竹筏游览线路的终点下筏点,在这里可以看到九曲溪的一曲,透过路边竹林河面上竹筏漂流不断在眼前出现,远处是大王峰耸立群山之中。大王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p> <p class="ql-block">大王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故又称天柱峰。朱熹有诗赞之曰:"屹然天一柱,雄镇干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奇功!"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大王峰是丹覆地貌中典型的柱状山,又名酒坛峰。许碏诗云:“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拍手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二站乘景交车来到天游峰,天游峰位于九曲溪的第六曲北面,主峰海拔408米,它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名木古树众多,郁郁葱葱。当年徐霞客来此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p> <p class="ql-block">走上五曲大桥,这是通往天游峰的必经之路,又称通天桥,意味通往仙境之桥。站在桥上可以俯视看到九曲溪的第五曲,是九曲中最为开阔的地方,这里有林木葱郁的平林洲,洲上有隐屏峰、接笋峰,玉华峰等名峰。河流上有竹筏漂流通过,特别是河水里有大鱼成群结队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斜对面可以看到一块平整的岩石,名为更衣台,摩崖石刻“玉皇大天尊”,传说成仙之人在此脱下俗装,换上仙衣,再去大王峰(天柱峰)登天而去,更衣台之名由此而来。元代文学家刘说道《更衣台》诗曰:“昔闻有群仙,共沐清冷水。直上干仞岗,云霞蔽其体。亦欲脱垢衣,飘然挹仙袂。”</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伏虎岩,因岩势形似蹲虎,故名。为武夷山九十九岩之一;岩顶细竹簇簇,华盖翡翠。岩壁遍布摩崖石刻。其中有明代陈省隐居武夷山撰写的“伏虎”和五绝诗:“百兽舞虞廷,胡为岩下伏?前面有投龙,风云好追逐。”岩之西壁有“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及南宋游九言题写的“升真元化洞天”。</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沿登山步道前行,终于来到天游峰的登山入口,这里有一块空地,种植着茶树,周边崖壁上有大小崩积洞穴十余处,常有云雾在其间飘忽,故名云窝。</p> <p class="ql-block">据说天游峰登山道一共有848级台阶,开始的登山步道比较陡,而且狭窄只能一个人通过,好在两侧有铁链扶手可以借助攀登,一段距离还有个观景平台,可以短暂停留一下。当通过300节台阶后,登山道变得宽阔起来,在前方还有一座六角凉亭,叫半山亭,标志路途过半。视觉更加开阔。而后半段转向北面,登山步道变成"Z"字形上升,越往后面,台阶越陡。</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亭登高望远,武夷山四面的景致也蜂拥而至,山脉起伏、巨石兀立、九曲溪的溪水弯弯曲曲,犹如玉带遗留人间。与高低错落的山峰构成一幅山水画卷。最显眼的是南边的隐屏峰,在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几块直上直下的巨石,峭拨千尺、方正如屏,故称隐屏峰。在这里真正感受了"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万壑皆是画"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当我回过身子看到对面山峰崖壁的沟壑像一张在思考的人脸,当地人称之为回望石,又称初心岩。它仿佛是在提醒我们,台阶攀至半程,尤如人生过半,在努力攀登高峰时,别只顾着埋头向前行,也要注意停下脚步歇一歇,学会欣赏周边的美好风景。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登,终于来到天游峰的山顶,这里有不少打卡点,有一块刻有“天游”的大石碑,还有温馨浪漫的标示牌,都是留念拍照的热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山顶上的天游观,始建于宋代建筑,屋檐下方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遨游霄汉”四个大字。观内立武夷山开山始祖彭祖及其二子彭武、彭夷的神像,武夷山的名字更是因此而来。在这里览群峰之雄姿,观九曲之柔美,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间,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的路上,看到胡麻涧两侧峭崖夹峙、岩刻纵横,连绵约100余米,有30多方历代岩刻精品。展现出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中正公园的石牌坊,来到一处茶园,据介绍这里种植着“武夷水仙”的岩茶,是闽北乌龙茶中的两个品种之一,武夷水仙就是以品种命名的。武夷山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号称“亚洲第一石”的晒布岩,又名仙掌岩,传说仙人曾在此晾晒仙锦,留下帛幅的条纹与用手捋平时的掌痕,故得名。岩壁上有明万历年间隐居云窝的陈省书刻的四个大字"壁立万仞"。</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朱熹园,始建于1183年,又称武夷书院,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创办的讲学著述之所。是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学府。后人称为“道南理窟”。</p> <p class="ql-block">我们结束了天游峰景区的游览,乘坐景交车来到虎啸岩,这是位于武夷山西南部。因岩上的一个巨洞,山风穿过洞口,发出“虎啸”的怒吼,故名。虎啸岩四面陡峭,巍然独耸,周围怪石峥嵘,青藤垂蔓,独具泉石天趣。我们走了一段距离看到攀登虎啸岩的陡峭山路,叫“好汉坡”。我最终放弃攀登,选择走绿野仙踪路线前往玉女峰。</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过一个小时的徒步终于来到玉女峰,这里位于武夷山南部,九曲溪二曲溪南。只见溪水清澈碧绿,玉女峰有兔耳岭的怪石奇观,泰山之雄伟壮观,是武夷山典型的柱状山之一,峰壁有两条垂直节理将柱状体分成高度递增的三块削岩,宛如比肩俏立的玉女三姐妹。玉女峰突兀挺拔数十,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乘坐竹筏从水上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相传玉女峰和大王峰隔岸相望,像一对脉脉含情的情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景交车来到一线天景区,这里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一个幽邃的峡谷里,景区内有一座巨岩,宛若城廓,名甫灵岩。岩倾斜而出,覆盖三个毗邻的山洞。我们从伏羲洞而入岩内,不时看到长长的石缝透出天光一线奇景。由于这里步道狭窄又长,部分路段最窄处才0.3米,需侧身通过向上攀登,很是惊险刺激。</p> <p class="ql-block">走出一线天顺石阶而下看到对面的“楼阁岩”,只见在壁立如屏的石岩上,有几处洞穴,相传这里是神仙楼阁,多了一份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间在武夷山风景区游览了一天,本来还想去大红袍和水帘洞两个景区,可惜时间来不及,打算安排在第二天的行程。一天来的旅程让我看到武夷山与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无论是从九曲溪的柔美到天游峰的壮丽,还是从大红袍的醇香到朱熹的智慧,武夷山展现了无尽的魅力。游览武夷山,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味觉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