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些朋友的生活“领略”,我们不妨借鉴或欣赏:譬如收藏。</p><p class="ql-block"> 收藏是一种文化,每一件藏品可见历史,如有人收藏黑胶唱片,他(她)们说:“唱片很薄 ,一盘一盘的淘, 一首一首的嚼;</p> <p class="ql-block">唱片很小 ,一帧一帧的跑,一圈一圈的绕;唱片很早,一次一次的摇;一段一段的放,一句一句的唱!”</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个星期前的中央台音乐频道,不经意看到主持人说“傅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建筑摄影家,来他们家第一次,我看到他的黑胶设备非常奇怪,有两支唱臂,配了两个唱头,非常奇怪?”</p> <p class="ql-block"> 老傅说“两个唱头,两支唱臂,一个是立体声,唱头引起的是立体声唱片;另外一个单声道唱头是我收藏的一些老大师的录音,这些录音是在60年代(指上世纪),为便于拾取这些唱片里的声音,我特意配了单声道唱头。”</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又说“还记得那次咱们听的《魔鬼的颤音》吗?”傅先生说“对!在单声道时期很多著名的大师,没有赶上立体声时代的录制,现在只能从唱片里头去回忆他们的过往。单声道唱片播放的特点,密度非常的高,尽管没有音场的宽度,但它音场的纵深很好!”</p> <p class="ql-block">乐器的质感,也是很明确的。当时的录音技术确实是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我们觉得有些小编制的乐队,或者是像奏鸣曲特别小的一些钢琴协奏曲,听起来还是挺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塔尔蒂尼的奏鸣曲《魔鬼的颤音》,据说是他梦中魔鬼接过他的小提琴演奏了一曲,梦醒后把头脑中残留的音符记录下来。该曲的最后部分有许多需要高度技巧的颤音,故得名《魔鬼的颤音》!</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问傅先生:“什么时候你迷上黑胶呢?”回答是:“2018年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黑胶随处可以取到,而且成本也不是太高,这样开始试着听了一些,越听越喜欢,以至于不能自拔。到现在为止我做过了三个自己的听音室,而且每一个听音室都是特别用心的去调教,去满足我的器材重播音乐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儿以后,我觉得自然的美和音乐美必须得结合起来,后面落地大高窗大概7米高,透过窗能看到我自己的近处的花园,中景是有一些树林森林。一年四季的色彩都在变化当中:</p> <p class="ql-block">冬天我能感受到我前面这个大山——像阿尔卑斯山一样,翻过这个山就是维也纳!”</p><p class="ql-block"> 又譬如网上有一则消息:2019年7月6日,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由夏小汤指挥带领,登上中山公园音乐堂。作为乐团成立以来的首次正式音乐会,高水准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的直播及24小时回看播放量突破百万!</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多前我看中央台“风云音乐”频道的《音乐公开课》,夏小汤指挥讲到了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他说:</p> <p class="ql-block"> “音乐的这种很美妙的组合,声音的序列,节奏的编排,和声的构建,对于青少年在发育阶段的语言的逻辑,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抑扬顿挫,对于整个句子中情感的把握,都会受到音乐的一种启发,这种良好的和谐美感和多层次的细腻节奏铺垫,长时间学习音乐和长时间演奏乐器,音乐的这种有序和谐会影响到各方面,影响到他(她)准确高效的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将一件事情讲述清楚。”</p> <p class="ql-block"> 他还说:“我们的很多中老年朋友,他们在退休以后经常会喜欢学习一样乐器,用它预防大脑的衰老,预防手部肌肉和整个身体肌肉的这种衰退,音乐的帮助也是巨大的!所以说学习乐器,它在任何年龄段,都会对我们产生很重要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长时间在音乐的熏陶当中,使我们对美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维度。</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我看到这样一段话:百年之后,没你也没我,人生苦短,所以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你喜欢的风景,做你喜欢的事。来日并不方长,有钱把日子过好,没钱把心情过好,健康地活着,平静地过着,开心地笑着,适当地忙着,就很好!</p><p class="ql-block"> “温饱之余的追求”美篇是春节期间有感而发,上篇的“户外”为亲历;中篇“单位联欢会”是亲与,下篇的两个“譬如”是亲睹,在此挂一漏万例举,旨在与朋友们分享!</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