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b></p> <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后,三舅给了我一张证件照大小的像片,它摄于1945年的印度。</p> <p class="ql-block"> 我所拥有的唯一一张父亲的戎装照</p> <p class="ql-block">于照片的背面“泽严老哥念及,文昇敬赠,三四,四,一,印度”,父亲当年留下的墨迹仍依稀可辨(注: “三四”是指民国34年,即1945年)。</p> <p class="ql-block">仅管照片陈旧发黄,但父亲身着戎装英气俊朗的形象仍然清晰。它与父亲留下来的那些“书生气”的所有照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学生时代,鉴于当时的政治氛围,经常要填写一些表格。这些表格中都有“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一栏。我依稀记得在那一栏里自己曾多次填写过“中国青年远征军”这样的字样。每每此时,不谙世事的我,内心总是感到自卑和羞涩。我知道那是父亲心上的“痛”,所以我从未问过他,我自己也没有去深究过。我想,即使当时我有心要去检索查证,也定会是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有关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当时主流的历史敘事,以及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是,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蒋介石和国民党所领导的国军一直都是在做消极的抵抗;是毛泽东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日本军帝国主义投降后,躲在大后方的蒋介石,便从峨眉山上下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见我看完照片后的惊愕神情,曾是父亲高中同学的三舅向我讲述了父亲读高中时荡气回肠的热血故事,为我掀开了父亲那段已沉寂了多年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