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卷读书正当时。对于教师而言,书香如潺潺溪流,滋润心灵,熏陶气质,助力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成长。</i></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以阅读引领教师迈向卓越,由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张庆杰主任组建的寿光市思政沁香读书团队读书活动一直在进行。2025<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年2月24日晚上六点半,</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验基地“大概念·项目化教学”读书分享会暨新教材研讨交流会于寿光市鲁清实验学校隆重举行,</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这是寿光市思政沁香读书团队举行的第六届读书分享会。</span></p> <p class="ql-block"> 活动紧密围绕夏雪梅老师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以及刘辉的大概念教学理论展开深入研讨。分享会由现代明德学校的陈坤老师担任主持,在陈老师的引导下,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有序,参会者们共同开启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碰撞交融的盛宴。</p> 榜样引领 追光前行 <p class="ql-block"> 在热烈的氛围中,刘明举校长率先登台致辞。刘校长以学校独特的文化为切入点,用饱含深情与期许的话语,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充满活力与内涵的基调,引发了在场所有人对教育理念与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致辞完毕,九位精心筹备的老师依次登上讲台。他们带着对教育的热忱、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将各自的读书心得娓娓道来。</p> 开卷有益 娓娓道来 <p class="ql-block"> 首先,纪台二中的梁爱芬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以《从理论到落地—探索项目式学习》为主题,从认识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设计步骤、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所思所想。梁老师的分享,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高度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更着重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为参会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尤其是为思政课教师在设计高效高能课堂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习范例。</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分享的是来自圣城中学的郑旭老师,在分享中着重聚焦于项目化教学的第三章——“如何进行项目式学习”。郑老师指出,这一过程涵盖选择项目主题、确立学习目标以及设计驱动问题三个关键环节。分享期间,郑老师引入春晚节目创意策划书这一具体案例,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通过这一案例,郑老师直观地展示了如何将核心驱动问题拆解为一个个可实际操作的学习环节,以及如何巧妙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逐步完成任务。郑老师总结说,从本质上讲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驱动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p>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分享的是来自侯镇二中的邱巧丽老师,邱老师以《锚定学生主体,深耕课堂教学》为主题分享了她的认识和思考:创新项目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规则引导自由,切忌舍本逐末;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素养提升。同时,邱老师对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她结合《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进行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期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成长。邱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更是体现对学生思维与素养的培养,给参会教师极大的启发,特别是为思政老师对如何设计高效高能课堂提供了学习示范。</p> <p class="ql-block"> 第四位是来自现代明德学校的张婧老师,张老师围绕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成剑老师的文章《优化教学设计,实现记忆育德》,分享了她的读书心得与教学实践。她以“聚合、承接、营场、运行”四个部分为框架,结合丰富而具体的教学案例,生动地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实现记忆与育德的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 第五位分享的是王小垒老师,她以《重塑思维旅程,开启教学新视野》为主题,阐述了她对大概念教学的独到见解。剖析了大概念的核心内涵,介绍了单元整体设计的理论框架,特别强调了教学目标、评价体系与教学过程之间必须相一致。随后,王老师坦诚地反思了自己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零散性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将以“概念为道,单元为器”的教学策略为指导,致力于打造更加系统化和高效的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第六位进行分享的是马新蕊老师,她以《项目化学习的学习与探索》为主题展开分享。马老师从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与价值、设计的关键要素,以及未来发展与挑战这三个方面切入,深入阐释观点。马老师着重强调,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习过程设计中,需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 “友谊的天空” 单元教学中,改变传统单纯由老师讲授的模式,而是鼓励学生分享自身交友经历,再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友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p> <p class="ql-block"> 第七位分享的是来自鲁清实验学校的朱丽超老师,一位充满热情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分享会上娓娓道来她的教学实践。她巧妙地将大概念融入古诗教学,让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汉字教学中,她不仅注重字形的教授,更重视学生品格的塑造。朱老师的课堂充满了创新的火花,她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而在课堂之外,她发起了互助小天使活动,将善良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教育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第八位分享的是吴瑞佳老师,她以《大概念引领,评价设计实践》为主题,聚焦于大概念教学中的评价设计,她特别强调了第四章中评价设计的实施步骤,并带来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她展示了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这些导图条例清晰、内容详实,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吴老师还分享了她使用这些思维导图的心得体会,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和灵感。</p> <p class="ql-block"> 第九位带来精彩分享的是刘汉怡老师,她围绕《读有所思,行有所获》这一主题,从六个维度层层递进,深入剖析。先是阐述大概念教学的核心理念,再深挖大概念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契合点,随后分享单元目标的设计思路。接着,刘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生动展示大概念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最后对未来教学方向做出总结与展望。刘老师还结合这些大概念,进行了真实且极具参考价值的教学设计,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与实践范例 。</p> 总结升华 指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张庆杰主任以《若遇“洞见”方为“慧识”》为主题,对本次读书分享活动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总结发言。张主任从对“洞见”一词的精妙解读引入,着重强调,教育绝非一蹴而就,需反复“咂摸”、深度思考,唯有如此,方能收获那份澄澈的“洞见”。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思政教师怎么做才能跟上或迎合当前的形势要求?张主任强调要主动成长,读书学习,实践提升,专业素养,课堂转型。同时,张主任还跟大家分享我们要创新赋能大概念教学,打造精致高质量课堂的方法,鼓励教师们以创新为驱动,将大概念教学深度融入日常,打造精致且高质量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综合素养,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 张主任强调遇见洞见,方为慧识,建议在读书时,不仅要有系统思维,做好整本书阅读,更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努力去思考真实的指向以及与实际教学的结合;结合图片阅读,弄懂刘徽教授的阐释,更要明白图片背后蕴含的意味,尤其与自己平时的教学联系在一起,勤问l自身,是这样做的吗?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注意什么?怎么做可以打造更好的课堂等等。</p><p class="ql-block"> 追求读书助力成长,更要学会读书,做好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且读且思且书写,要动脑动手,梳理把握,写好读后感,写后自己的规划。</p> 写在最后 <p class="ql-block"> 浸润书香,师者先行。坚持专业阅读,提升阅读品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愿我们都能在书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