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往事悠悠 青春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是我,坐在阶梯教室,同学为我拍照。</p><p class="ql-block">知青身份转变为大学生是1977年恢复高考,机会被我抓住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有一门“电化教学”课,每个小组一部照相机,一卷胶卷,同学之间互相拍照。我在摆拍,因为这是课间休息时间,而喜悦却是由心的。</p><p class="ql-block">实验楼,老师指导我们在暗室冲洗照片,我学得洗相技术,别提多快乐啦!这个过程如今仍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自拍自洗照片,那可是时髦得很nei。</p> <p class="ql-block">这些黑白照片有意义:每个小组一台照相机,大家轮流拍照,然后全组一起完成冲、洗、扩、晒、裁,直至成片。我保存了有我的这么几张照片。那时候学院景色也挺美,竟然不知道拍景物。</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大学图书馆借阅证使用过的照片,借书证早已经灰飞烟灭了,照片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历过文革的老三届们,大部分都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家庭出身好的个别人得到保送读大学或中专的机会。 而大部分知识青年都在“扎根农村”</p><p class="ql-block">我渴望上大学,只是渴望而已。但是我一直努力坚持自学,恢复高考以后能够重新步入校门读书。学校图书馆我频繁出入,人际关系我咸少走动。因此,读了一些文史哲作品,为我从事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农场做知青时候,大概年龄20岁左右。照片的我(右)背着绿色、绣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帆布书包。</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稻田地的田埂上,背后是一大片茁壮成长的秧苗。只可惜那时候没有彩色照相机。</p><p class="ql-block">我的裤子膝盖有补丁,那时候以艰苦朴素为荣,即便是新衣服,也愿意做旧。我们的生活观与如今年轻姑娘们不同。当然,那时候的经济基础也不好,人口多物资限制供应。吃饭用粮票,穿衣用布票。为此,干净整洁的穿着,不加修饰的外貌,概莫能外。</p> <p class="ql-block">随手摘取几张黑白老照片,流淌着往事悠悠。</p><p class="ql-block">文字仅仅记述一下照片背景,其实,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无尽的悠悠我心。</p><p class="ql-block">写在74岁的我的202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自拟</p><p class="ql-block">照片:自选于“老相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