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其中有一期是父亲用100只飞镖为孩子铺设一条攀岩的路,虎爸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很多人感动深刻,为了孩子以后的成长当父亲的要为只有五岁的小女孩铺一条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父亲站在距离用木板做成岩墙十米的地方,向"岩壁上"投掷飞镖,铺一条布满100只飞镖的路,在投掷飞镖时既要考虑到孩子如何能借助飞镖的路线攀到六米高的"岩顶",还要保证每只飞镖都扎的足够深,以确保能够承受女儿的重力,小小飞镖中既有父亲对女儿的期望、也有对女儿的担心,父亲在投掷飞镖的过程中,女儿不断的张开双臂高喊"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在投完最后一个飞镖后父亲看了看五岁的女儿,然后同样的挥了挥拳头"女儿加油",小女孩在没有任何其他可以借助只允许通过脚凳手抓的方式攀岩,整个过程极危险,在女孩稚嫩的脸上还隐约能看到曾经留下的疤痕,所有的人(屏幕里的和屏幕外的)都为小女孩担心,当小女孩攀到岩顶按下绿色的按钮时,全场的人和评委都热烈的鼓掌,为了女儿今后能走向社会,为了能给女儿留下一个可以受用终生的挑战不可能的精神,父亲竟然以这种方式为女儿铺了一条路,当讲述锻炼孩子只能借助飞镖攀岩的过程时,父亲流下了眼泪、在场的观众、主持人(小萨)和评委们(董卿、周华健、李昌钰)也流下了眼泪,父亲用心良苦,孩子却在天真的笑着,但这笑容里却充满了小女孩战胜未来人生中各种挑战的信心…</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回忆里,第一次送女儿上幼儿园是两岁多,入托前曾经想过很多,不能心软、不能怕孩子哭、相信幼儿园老师、相信小班的孩子都是懂事的……,但是当看到孩子被老师接走后无助的回头望望时,当孩子消失在幼儿园走廊尽头,房间里传出众多孩子的哭声时,我的心还是被深深的一戳,孩子由于从小管的较严厉,从来不会大声哭闹,不高兴或很委屈的时候只是用乞求的目光望着你,有时是撇着小嘴无声的抽泣。</p><p class="ql-block"> 一天工作下来虽然很辛苦但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去接孩子,幼儿园老师经常夸我家的孩子很听话,从不和其它小朋友吵架,从不会嚎啕大哭,玩玩具时非常认真…后来上了大班了,学的东西也多了,每天最幸福的时候就就是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那时接送孩子都是骑自行车,我在实验室里做了个"小铁框"底下垫上小垫放在自行车的横梁上,小孩坐在里面既舒服还安全◇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小车座和一辆飞鸽车是非常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孩子和大人的幸福感远优于现在的开小车接送,记得有一次孩子可能是在幼儿园玩的太兴奋、太累了,上车后竟然困的不行,非要睡觉,我只好说那你就枕在我手上睡会吧,我把左手担在车把上右手把把,女儿的头就枕在我手掌上,骑车路上很多同行的人看见都提示我说小孩睡着了,小心点,看见丹丹睡在手掌上的表情和随着自行车轻微的颠簸小孩略显不匀的呼吸,心里还是充满甜蜜感,孩子可能又回到和小伙伴们尽兴玩耍的梦里。那时我家在新华副食附近,从家到幼儿园需要半个小时的自行车程,在接送丹丹的路上教孩子背了很多唐诗宋词,丹丹也很聪明教过几遍很快就学会了,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夸奖(那时自己也是很有文艺范儿的哈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经常夸奖,都说丹丹长大后一定能是个才女,再后来孩子渐渐的长大了,上小学了,丹丹从自行车前梁的小铁框里出来蹦蹦跳跳的坐到后面的车架上,有时我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大,经常让丹丹站在自行车后架上,她双手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我告诉她等你长大点站在后面比爸爸高的时候,爸爸就教你学自行车,在马路上经常有行人提示我,孩子小那样很危险的,万一…,可我很自信,丹丹更自信,因为她感觉站在我背后很踏实,而且总能感觉到她的头和我的头是那样的接近,似乎明天就能赶上我并超过我。</p><p class="ql-block"> 丹丹一上小学,就开始学习骑自行车了,26的自行车对她来说还是有些过大,我给她买了一辆22的,记得当时我们的月收入就几十元,给孩子买一辆好的过百元的自行车还是很奢侈的,但我还是选了一辆在当时很贵且很时尚的,所有同龄孩子看了都会流口水,那时我们住在师大附小附近,丹丹一放学回家最高兴的就是缠着我学自行车,后来我们家又搬到了平阳街,在党校的操场和楼下的一个小学校里学车,因为丹丹太小,开始教她时还推不好车子,后来会骑车但不会上下,这个过程真的是摔了无数次,渐渐的丹丹可以上车了,然后就开始骑车撒欢儿了,虽然我那时体质很好(以前上学时是校长跑队的),但长时间的陪练(陪跑)还是很累的,记得第一次陪孩子上正式在马路上骑车,是从平阳的家到工大(现在的吉林大学)的我父母家,丹丹在自行车道靠马路边骑,我在靠中间一侧保护(陪着跑),我们都知道骑自行车越快越不容易倒,反而是越慢越不好把控,丹丹由于紧张怕摔在马路上所以骑的很快,那次真的是把我累惨了,但心里还是甜滋滋的,累也幸福!再后来就是我俩骑车,她在靠路边的一侧我陪伴着骑行,再后来就是她自己骑车上学了,就像小鸟一样无需大人的陪伴会自己了…,上高中后,小鸟似乎又回到了笼子里,开始是骑自行车,后来我家有小车了,每天孩子都有晚自习,大多时间都是我开车去接,但时间不长,二实验中学后来搬迁到原高速公路南收费口处,且高二基本上都是住校,所以只有周六周日孩子才回家,学习压力很紧,即便是回家也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多数是夫人给孩子做些好吃的,或者是出去下顿馆子,然后又是准备下一周要带的东西,有一点时间,几个中学好友还要小聚一下,孩子对家的依恋渐渐的淡了。丹丹的学习成绩始终都不是属于那种出类拔萃的,但很稳定,记得在考高中时老师就说过,看不出你家孩子像要考高中的样,在家里也是,丹丹很少有熬夜的时候,即便是中考了,每天也都是十点左右就睡觉了,每天放学回家前基本上在学校就将所有的复习题做完了,在学习方面孩子不是让我们很操心,虽然没有那种争强好胜的劲,但也决不会拉课或者是拖班级的后腿,说句真心话,在考学和找工作方面,孩子真的没有让我们操太多的心,有时甚至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很多事情我们做家长的都是后知后觉,因为我们始终都是用一种固定的眼光和模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家长制太强了),并没有更多的顾及孩子的思想,将孩子的忍耐理解为孩子内向、听话、不善言语……。</p><p class="ql-block"> 丹丹给我的第一次触动是在高考后,丹丹的同学将她的QQ日志(博客)摘录后编成一本纪实日记送给她,书不厚四五十页,但是也就是这本书深深的刺痛了我,我们家长自认为离孩子很近了解她,近到几乎天天都在看着她成长,但是我们却很少知道她的内心世界,距离不是我们身体有多近,而是我们的内心思考有多远,丹丹在上大学报考志愿时就已经把她的心放飞了,只是那时我们仍旧没有理解,仍以家长的方式留住了她,报考了吉林大学,因为只要孩子在长春,无论是在学校四年还是在以后的毕业找工作,我们都能有机会和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帮助,但毕业后丹丹依旧执着的向往长春以外的世界﹣﹣应该是脱离父母呵护能够自由生长的世界,可能我们为孩子未来的路已经做好各种铺垫,但那不一定是她所期望要走下去的路。在丹丹参加工作以后,我们依旧在为她的未来设想着、努力着...。记得第一次去大连看她们时,小两口没有让我们去看他们临时租住的房子,只是说过渡时期没什么好看的,等以后一切都正规了再说吧,丹丹第一份工作是华信软件公司,工作两年后自己就跳槽了,这是我和爱人没有想到的,在我们的心目中丹丹还是那个内向不谙人情世故的孩子,后来的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对丹丹的印象,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孩子长大,甚至是比我们还要成熟,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忘记是五一还是十一长假了,在丹丹回家我们一家三口在饺子王吃饭,席间爱人单位的一个同事(也是爱人高中同学)带着孩子也在我们旁边的座位上,并和爱人聊了几句,等我们吃完我要去买单时(以前都是我们大人去买单,从来不让孩子花钱),丹丹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长时间都忘不掉,且多次反复敲打我内心深处的话,丹丹非常激动的说道:"爸爸,你能不能给我点自尊,我都长大了!",当时感觉丹丹的语气非常坚决,是啊,孩子已经独立了,应该给她些自立,所以我没有再坚持,等丹丹回来我们正收拾东西准备走时,突然旁边我爱人的同事走过来了,非常不好意思的说谢谢,并要给我们钱,我和爱人开始有点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丹丹在买单的同时也将她们的饭钱一并给结了,我们赶紧说没什么孩子的事大人不参合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真的长大了,有些似乎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包括后来的找工作、跳槽、出国,丹丹已经走在自己生活方式的路上了。</p><p class="ql-block">丹丹自从在大连上班以后,渐渐的和我们的联系少了,后来我的工作也不是固定在长春,原本的一家三口变成了三家且各据一方,有时我们在QQ 上聊几句。丹丹在大连购房、换工作,我们基本上都是后知后觉的,没有给与更多的说教,孩子自己觉得好就可以,因为丹丹大了,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人生理想,有对自己家庭的愿景和幸福追求,而且是以新潮的80后的方式,渐渐的大连也变得很遥远了。2014年6月7日,女儿生了个大胖小子,我们是6号晚上接到的电话,由于挂念孩子晚上8点多我和爱人驾车直奔大连,那天晚上下大雨,雨刷器快速的划过车前风挡仍看不清前面的路,路上爱人隔半小时就打个电话,因为女儿很勇敢,坚持不做刨复产,所以爱人和我既为女儿的行为感到自豪,同时也十分担心,虽然当今医学发展很快,各项医疗保障也很健全,但生孩子还是女人一生的大事,长春离大连其实不算远,但此时此刻的感觉却不同了,雨实在太大了,路面的积水使车前不时的溅起近两米高的水花,方向盘也抖得厉害,车速也就是六七十公里始终无法快起来,凌晨4点多接到亲家的电话,母子平安!六点多我们赶到医院。孩子生下来就很讨人喜欢,眼睛留园炯炯有神,一点不像其他的新生儿,现在生孩子医院里都有专业的新生儿护理人员,所以小孩不用我们操心,倒是女儿让我们尤其是我爱人操了一点心,我就负责接送亲家、姑爷、爱人、和给女儿做的饭菜,剩下的就是享受三代人在一起的幸福,享受当老爷的幸福,因为我和爱人都没有退休,所以还要赶回去上班。 由于有了萌萌,我们上大连的次数增多了,甚至大连成为除净月以外周六周日的不二选择,每次去爱人都想给孩子带点什么,还有丹丹的姨和姑姑,萌萌是我们这代中的第一个隔代人,所以关注点非常高也非常受宠,萌萌在爷爷奶奶的精心照顾下成长的非常健康也非常讨人喜爱,甚至连小区里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喜欢。因为我喜欢摄影,所以每次去大连萌萌基本上就成为我们的专用模特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的工作地从北京迁回长春,我和和爱人去大连的次数更多了,和丹丹、萌萌在一起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我和爱人都有说不尽高兴和幸福感, 萌萌从月科孩子逐渐的会爬、会走了、逐渐的喜欢外面的世界了,我和爱人每次去大连看孩子都有很多的收获,以照片的方式记录了孩子各种举止笑容。幸福有时很突然,有时很短暂,有时幸福是一种现实,有时幸福是一种寄托和希望,丹丹并没有满足现有的生活,还在不断铺设自己未来的路,虽然距离离我们越来越远。丹丹又一次决定跳槽,而这次是跳到国外日本的一家企业,作为父母我们既有传统的希望﹣﹣儿孙满堂(但我们是唯一受一对夫妻一个孩影响的一代,所以一些旧的传统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也同时期望孩子能更有出息,更出人头地,父母、家庭不应成为通向未来幸福的羁绊,而是通向未来幸福道路的基石……</p><p class="ql-block">我曾经牵着你的小手走进幼儿园</p><p class="ql-block">我曾经伴陪你步入朗朗读声的校园,</p><p class="ql-block">我曾经远远地眺望美丽的海边城市﹣﹣大连你生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还曾经在心里默默祈祷海的那一边﹣﹣</p><p class="ql-block">祝你一路平安、事业有成。</p><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岁月有痕,</p><p class="ql-block">你背起一个装满家庭的行囊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希望在海的那一边,</p><p class="ql-block">放飞一颗心去追求幸福与快乐!</p><p class="ql-block">我依旧是照在你人生路上的那抹夕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唱一首能代表我此时此刻心情的汪峰的歌(其实我不善唱歌,但这两首歌的歌词很好,非常喜欢),这也许更能表达我对你的记忆与祝福﹣-</p><p class="ql-block">《时间都去哪了》</p><p class="ql-block">门前老树长新芽</p><p class="ql-block">院里枯木又开花</p><p class="ql-block">半生存了好多话</p><p class="ql-block">藏进了满头白发</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小脚丫</p><p class="ql-block">肉嘟嘟的小嘴巴</p><p class="ql-block">一生把爱交给他</p><p class="ql-block">只为那一声爸妈</p><p class="ql-block">时间都去哪了</p><p class="ql-block">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15年11月17日是女儿去日本的第7个月,是萌萌离开大连去日本的第4个月,此文既是时光岁月中美好瞬间的点滴回忆也是对隔海相望的女儿和外岁的衷心祝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