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游(一)

胡芷华

<p class="ql-block">从平潭乘高铁抵达厦门站。我儿子联系了西安公路学院同宿舍的在厦门工作的老同学,并告知我来厦门。没想时隔近三十年小朱同学接站时一下子就认出我了。</p> <p class="ql-block">小朱同学给我们订好酒店,酒店离厦门市著名的的中山路步行街很近。</p> <p class="ql-block">厦门中山公园就在我们入住酒店附近。公园建于民国16年(1927年),是厦门第一园,历史悠久。历年来厦门的很多大型的集会和活动都在这个公园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南门呈现的是三连圈三牌楼式的建筑风格,它高达14米、宽达20米。牌楼顶部是龙首装饰的飞檐和绿色琉璃瓦,与白色花岗岩的牌坊白绿相映,十分典雅别致,它汲取了闽南古典建筑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环球醒狮雕塑——狮子地球仪。</p> <p class="ql-block">石龟上竖立一块巨石,上刻有孙文(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这是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理想。</p> <p class="ql-block">遵照1984年邓颖超视察中山公园时的建议,在1985年公园南门广场立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在东门入口立孙中山先生纪念碑,纪念碑高达20米。(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是厦门的后花园,它依山傍水,亭台楼阁宛如江南水乡。园内有园,如动物园、游乐园等等。</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位于厦门翔安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闽南海港侨村,如今已是颇具现代文化艺术气息的特色小镇。</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怀远公园里的怀远湖。湖上的栈桥和双清桥。</p> <p class="ql-block">湖畔的雕塑——《探索时代》。</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的闽侨文史馆,未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古桥——长安桥。</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有蒋、苏两大姓。相传先前两家联姻,蒋家女嫁到苏家,蒋氏以家庙后的一块空地作为嫁妆,后来苏姓就在此建了家庙。故蒋、苏两姓的家庙前后紧邻。</p> <p class="ql-block">蒋氏家庙。(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苏氏家庙。家庙为砖石土木结构,正脊呈月牙形,檐下有垂莲柱。</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是个侨乡,分布在海外的同宗乡亲有五六千人之众,其中旅居新加坡尤多达四千人左右。每年会有许多海外乡亲返乡省亲、寻祖归宗。</p><p class="ql-block">旅美国、新加坡华桥苏根柱、苏长含故居。</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清代名臣苏廷玉诞生于此,他先后历任刑部主事、山东按查使、四川总督加兵部侍郎衔等职。<span style="font-size:18px;">苏廷玉号鳌石,被誉称为“为官清正 为人清和”的双清名臣。</span></p><p class="ql-block">“鳌石”二字由澳头先贤、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手书,于清道光癸卯年(1843年)时作。</p> <p class="ql-block">在村巷溜达,随拍闽南红砖厝。</p> <p class="ql-block">澳头村是厦门海防前哨。</p><p class="ql-block">澳头碉堡。</p> <p class="ql-block">澳头哨所。</p> <p class="ql-block">一座现代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棵古榕树有一百年历史,澳头村民奉它为古榕神树,祈求荫福百姓、保佑生灵。</p> <p class="ql-block">澳头古渡水深十余米,渡口前的水域就是鳌江。</p><p class="ql-block">早在宋元时期便因将珠光青瓷东渡扶桑而声名远扬。除瓷器外,闽南出产的农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p><p class="ql-block">1827年第一艘驶向新加坡的帆船从这里启航,澳头便承担了拓荒台湾和下南洋的历史使命,承担起华侨、华商、贸易货物往返的历史重任。</p><p class="ql-block">古渡码头。</p> <p class="ql-block">毗邻厦门大学的南普陀寺在五老峰下,寺庙始建于唐末称泗州寺,历史上几经改名。直至清康熙年间寺院重建,更名为南普陀寺。</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山门。山门的中门上书“鹭岛名山”是赵朴初题。</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有两座石塔,塔身洁白,名为万寿塔。</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金身法相、笑口常开、慈面善目的弥勒菩萨。</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后的护法殿的佛龛内的韦驮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殿内供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上世佛法像。</p> <p class="ql-block">供奉着金身观音菩萨的大悲殿。</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主轴线上最后一座殿宇是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在南普陀寺还可以登临五老峰,沿途有众多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在白城沙滩远眺。</p><p class="ql-block">世茂海峡大厦——双子塔,世界上离海平面最低(5.5米)的跨海大桥——演武大桥。</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海上栈道前往胡里山炮台。</p> <p class="ql-block">海的那边是漳州。</p> <p class="ql-block">海上栈桥一侧的海岸碉堡。</p> <p class="ql-block">胡里山炮台位于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城堡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是独立而完整的海防要塞,是光绪年间厦门口岸八座炮台的中心台和指挥台。炮台的建筑除了吸取欧式炮台的优点外,又保留了我国明清时期军事建筑的风格,并具有闽南特色。在历史上炮台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p> <p class="ql-block">世界古炮王克虏伯大炮的炮弹,现存29枚。</p> <p class="ql-block">炮台城门,城门上刻有“天然锁钥”。</p> <p class="ql-block">炮台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古炮。</p> <p class="ql-block">遗世孤品——“铁模”铁炮。</p> <p class="ql-block">红夷大炮为铜铸西洋大炮。是荷兰人于1600年由澳门经广东传入。因荷兰人长着红发,明朝人称荷兰人为红夷,故称这种西洋(欧洲)大炮为红夷大炮。</p> <p class="ql-block">明代大炮。</p> <p class="ql-block">炮台北部山崖的巨石上刻有光绪朝硃批奏摺。还有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修士丁一中游胡里山有感而写下的七绝:</p><p class="ql-block">“渡海寻山意若何,登山观海兴尤多。振衣独立秋无际,万里沧溟静不波。”</p> <p class="ql-block">光绪朝硃批奏摺。</p><p class="ql-block">五幅奏摺呈现了从同治十三年(1871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胡里山炮台历经“议办”、“筹办”、“停办”、“展办”、“延办”、“兴工”、“峻工”的二十余年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1937年的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箬竹”型13号舰史料馆。</p> <p class="ql-block">东炮台的克虏伯大炮是世界上现仍保存在原址上的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记的海岸炮。它是1893年购自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的一门28生(280mm)、有效射程达16000米的后膛炮。</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3三艘日本军舰闯入厦门外港,并炮击胡里山炮台等地。炮台官兵英勇还击,这门克虏伯大炮猛烈开炮射击,日军“箬竹”型13号舰被命中断腰,我军首开击沉日舰的战绩。</p> <p class="ql-block">长达近14米的炮筒从地堡口直指天穹。</p> <p class="ql-block">炮台内一瞥。(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在炮台高处远眺大海。</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也是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的校门。</p><p class="ql-block">上:南校门 (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下:大南校门(主校门)。</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背靠青山,面朝大海。校园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为邻。南校门外有美丽的白城沙滩。校园内的建筑群融合了闽南和西式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厦门大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还承载着无数华侨的爱国情怀,这赋予了校园别样的美。故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中心进入校园,我们错过了东边的建南楼群。据介绍建南楼群由南光楼、成智楼、建南大会堂、南安楼、成义楼组成。</p><p class="ql-block">建南大会堂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厦门大学最大的礼堂,能容四千人。它是厦大学生举办毕业典礼、重要活动和演出的场所。</p><p class="ql-block">楼前是半椭圆形的运动场,运动场边有一个可容纳两万人的看台,因运运动场和看台恰似上弦月,故得名“上弦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群贤楼群是厦门大学的早期建筑,它有囊萤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映雪楼。它们具有西洋式屋身和歇山顶、闽南燕尾脊的中国式屋顶。人们称之“穿西装 戴斗笠”。</p> <p class="ql-block">群贤楼前的陈嘉庚雕像。校史馆设在群贤楼内。</p> <p class="ql-block">集美楼内有《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嘉庚楼群是由校友和爱国华侨捐建的。它们矗立在嘉庚广场前。它们分别为钟铭选楼、祖营楼、颂恩楼、成枫楼、保欣丽楼。</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的主楼——颂恩楼。</p> <p class="ql-block">钟铭选楼。</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p> <p class="ql-block">嘉庚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旗杆两侧是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p> <p class="ql-block">芙蓉湖位于厦门大学校园的中心。它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成荫。湖对岸红色屋顶的楼房是芙蓉楼群,是学生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音乐的殿堂——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知识的海洋——厦门大学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大南校门附近的建文楼。</p> <p class="ql-block">环岛路是厦门的一张烫金名片,它是条一级城市道路主干线。依照“临海见海”的设计规划思路,环岛路把最美的沙滩给与市民,把厦门的历史遗迹串接起来,使其成为具有滨海特色的风景长廊。</p><p class="ql-block">厦门岛东边的环岛路上的黄厝海滩和台湾的大小金门岛、大小担岛遥遥相对,距小金门岛仅4.6公里。环岛路边矗立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巨型标语牌。据说对面金门岛也矗立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牌。在这里每逢中国新年海峡两岸同放烟花,璀璨的焰火照亮了新年的夜空。</p> <p class="ql-block">每年一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环岛路就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主要赛道,它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马拉松赛道。</p> <p class="ql-block">车拍厦门街景。</p> <p class="ql-block">初识厦门我们已陶醉在这座闽南海岛城市浓浓的海的气息中,也被她的深厚文化底蕴折服!</p> <p class="ql-block">胡芷华写于2025年1月24日(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