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14——1.25,1981年四川统计学校读书的几个老同学,在伟哥、老秦“走遍祖国东西南北中”的倡议下,同学朋友一行8人,从昆明长水机场飞哈尔滨,转飞漠河,开启了漠河、抚远、哈尔滨、牡丹江(雪乡)、大庆的北国冰雪之旅。历时12天,作此美篇纪念,并与朋友们分享,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p> <p class="ql-block">一、漠河市</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辖县级市,总面积18428平方千米,辖6镇7个行政村,截至2023年底,漠河市总人口62637人。2023年,漠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亿元,</p><p class="ql-block"> 漠河市是全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体验“极昼、极夜”的地方,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其中北极村是中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景的最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 冰雪覆盖下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转飞漠河古莲机场。</p> <p class="ql-block"> 漠河市北极星广场,我们当天晚上是零下40度。</p> <p class="ql-block">漠河市区</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22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气温最低点,零下53度。</p> <p class="ql-block"> 地球自转轴的角度66.5度。</p> <p class="ql-block">女脚湾观景台旁</p> <p class="ql-block"> 女脚湾,国道331旁的黑龙江支流额木尔河一转弯处,因像一女性的右脚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最北点,乌苏里浅滩前方的黑龙江航道中心点上。</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水系: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中俄界河的额尔古纳河,其上源为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北源为石勒喀河,其上源为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肯特山东麓。两河于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部的洛古河村附近汇合后蜿蜒东流,称黑龙江干流,经黑龙江省漠河、塔河、呼玛、黑河、孙吴、逊克、嘉荫、萝北、绥滨、同江、抚远等县(市),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干流全长2821千米,在黑龙江省境内1887千米。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黑龙江流域总面积约180多万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第一湾景区,位于北极岛景区Ω字形的左下湾处。</p><p class="ql-block"> 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黑龙江总长度,自海拉尔河源起4440公里,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约5498公里,中俄界河长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1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干流(自漠河西北部的洛古河村石勒喀河河口起)全长2821公里。</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额木尔河、呼玛河、逊别拉河、松花江和中俄界河乌苏里江。</p> <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家公路网的最新规划,有3条国防边境公路,连接起来刚好可以绕中国陆地边境线一圈,这就是“G219线、G331线和G228线”。</p><p class="ql-block"> 219国道(阿勒泰—东兴),起自新疆北端的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经准噶尔盆地,翻越天山,纵贯塔里木盆地,穿过帕米尔高原,再翻昆仑山,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经西藏山南谷地、云南热带雨林地带、广西峰林地貌,最终抵达大海一端的广西东兴口岸山海相联广场。</p><p class="ql-block"> G228国道(辽宁丹东—广西东兴),主要以国内海岸线的风光为主,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这10个省级行政区。</p> <p class="ql-block"> 331国道(辽宁丹东—新疆阿勒泰地区),如果从阿勒泰喀纳斯起,一路经过古尔班通古尔特、巴丹吉林、库木塔格、腾格里等沙漠地带或边缘地区,先后穿越我国最大的二大草原锡林郭勒、呼伦贝尔,沿线翻越阿尔山、大兴安岭,感受祖国北方最严寒的冷极之地,最终抵达辽宁丹东。</p> <p class="ql-block"> 公路里程碑是从丹东算起,到这里已经4000公里了,值得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北极镇,隶属漠河市,地处漠河市北部,七星山脚下,总面积为2798.3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北极镇下辖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北极村。2020年末,北极镇有户籍人口2898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北邮局</p> <p class="ql-block">必须得玩一次泼水成冰</p> <p class="ql-block">北极爱情广场</p> <p class="ql-block">中国138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中国北极祈福石</p> <p class="ql-block">我找到北了</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的北极星广场</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村碑</p> <p class="ql-block">马拉爬犁</p> <p class="ql-block">漠河舞厅</p> <p class="ql-block">最北一家</p> <p class="ql-block">神州北极广场</p> <p class="ql-block">金鸡之冠🐓广场</p> <p class="ql-block">漠河市区的松苑公园</p> <p class="ql-block"> 骑马嘚瑟一下,感谢35年后又陪我到黑龙江的军大衣。</p> <p class="ql-block">漠河市大兴安岭1987.5.6火灾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漠河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驯鹿雕塑。驯鹿也叫角鹿,俗称“四不像”,生活在中国北部山区的大型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漠河到哈尔滨的绿皮火车</p> <p class="ql-block">好贴心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居中国第6位。边境线长2981.26千米。截至2023年12月,黑龙江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常住总人口3062万人。</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先后形成了以“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为代表四大古代文化源流和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近代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 2024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76.9亿元。</p><p class="ql-block">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同年8月,两省正式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p> <p class="ql-block">二、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土地面积53076.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市户籍总人口939.5万人。哈尔滨市位于松花江流域,地处松嫩平原东缘。2023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为5576亿元。</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站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先后经历了四次站房改造。2018年12月25日,哈尔滨站南站房投入使用,主站房至此已经完成重建。设计承载量为年发送旅客280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全长1450米。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商店的街道。在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政权后,中国大街于1928年改称中央大街,又于1968年改为防修大街,之后于1973年改回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p> <p class="ql-block"> 索菲亚广场,成立于1997年,占地2.2万平方米,地处哈尔滨市中心繁华区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场由圣·索菲亚教堂、犹太新会堂和建筑艺术广场三部分组成。1997年9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将其命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隶属于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网红大桥,位于哈尔滨市,是中东铁路特大型跨江桥,始建于1898年,1900年竣工。这座桥为石墩钢筋结构,全长1050.87米,宽7.2米,共有19孔。桥面铺设单轨铁道,1964年在桥的两侧增设人行道。随着与其相邻的高铁专线大桥2014年投入使用,这座百年老桥停止了运营,但它已成为中东铁路公园的一部分,面向市民及游人开放。现在大桥上还保留着两段铁轨,上面设计了玻璃栈道,透过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原来的铁轨以及下面的松花江水。</p> <p class="ql-block"> 与其相邻的高铁专线大桥2014年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水系: 松花江的干流位于黑龙江省中、东部,横贯黑龙江省境。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南源正源为二道白河,源出白头山天池,两江口以下称二道江,与头道江汇合后称“第二松花江”,北流经吉林省桦甸、吉林、松原等县(市),于三岔河口汇嫩江后,东流称“松花江干流”。</p><p class="ql-block"> 经肇源、双城、肇东、哈尔滨、呼兰、阿城、宾县、巴彦、木兰、方正、通河、依兰、汤原、佳木斯、桦川、富锦、绥滨、同江等市、县,于三江口注入黑龙江。全长1840千米,其中干流939千米。主要支流有拉林河、呼兰河、阿什河、玛河、牡丹江、倭肯河、汤旺河、梧桐河等。流域总面积54.6万平方千米,其中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千米。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p><p class="ql-block">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8月12号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p><p class="ql-block"> 塔中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9月6号的最高水位;</p><p class="ql-block"> 新增塔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89,标志1998年8月22日的最高水位。</p> <p class="ql-block"> 太阳岛景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景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太阳岛景区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公园。</p><p class="ql-block"> 2007年5月8日,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哈尔滨市第1家,黑龙江省第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中华巴洛克美食街:南起哈尔滨南勋街,北至哈尔滨靖宇街的南的二、三道街,哈尔滨市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就坐落在这里, 这些建筑体现出西方建筑史上的巴洛克风格,又被称为中华巴洛克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冰雪大世界</p> <p class="ql-block">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语)</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p> <p class="ql-block">依托哈药六厂创建的版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虎林园共有470多只东北虎</p> <p class="ql-block"> 来到哈尔滨,不得不提属于“国防七子”的两所最著名大学。“国防七子”是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校本部位于哈尔滨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学校始建于1920年,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校园面积401.7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1.84万平方米;设有35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124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有教职工4835人,专任教师2847人,在校本科生15094人、硕士生16019人、博士生9435人。</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位于哈尔滨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是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2年,学院炮兵工程系等专业迁往南京等地。1966年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p><p class="ql-block"> 此外,学校曾获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奖项。</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40.05万平方米。设有23家教学科研单位,本科招生专业43个,有学生3.6万余人,教职工3027人。</p><p class="ql-block"> 大门两则是两艘航母甲板模型。</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任军事工程学院首任政委兼院长。毛泽东主席为学院的成立颁发了训词。学院按军兵种设立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五个系。</p><p class="ql-block"> 1960年到1962年,学院进行了分建和改建。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往南京,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系;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现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1966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p><p class="ql-block"> 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工程系,现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基础课部和院机关等部分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现为国防科技大学)。</p> <p class="ql-block">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3号,为遗址型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旧址核心区开放面积为25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于1982年正式纳入政府保护管理轨道,新馆于2015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22年12月,拥有七大类近10万件馆藏罪证文物及史料,构成了相互印证、真实完整的立体罪证链条。</p><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六部分,以七三一部队研制细菌武器和实施细菌战为主线,以日本细菌战军事战略、特别移送、毁证与逃脱、细菌战贻害为辅线,全景式展示日本进行细菌战国家犯罪的史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