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魏古迹之旅从大同市博物馆开始,博物馆分三层,三层展出的是辽金陪都时期的展品;二层全部是北魏时期的展品,大同是北魏的都城,好多展品是这里独有的,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一层是恐龙化石展厅和临时展。</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大同人,这些展品已熟记于心,我的到来是为了这次的临时展览《文明以上—北魏文明太后的生平与时代》。“文明以止,化成天下”,谨以此展让我们走近文明太后,致敬文明时代。这次参观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中每一处都充满了文明太后的故事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魏文明太后冯氏(442-490),北魏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冯氏出身北燕王室,父亲冯朗因为家族斗争选择内附北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后因事被连坐,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选为文成帝拓跋濬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册封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尊为皇太后,稳定政局。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冯氏被尊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拉开了太和改制的历史大幕。</span></p> <p class="ql-block"> 了解冯太后就先看一组十六国时期的文物历史吧。</p> <p class="ql-block"> 十六国(304-439),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为止。当时,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故有“十六国”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咸阳布里村M63出土伎乐俑数量及乐器种类为目前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之最。从墓葬出土乐俑的组合和表演形式来看,可能与汉魏时期的“清乐”有关。“清乐”曾流行于十六国时期的关中地区,使用的乐器包括瑟、琵琶、筑、筝、鼓、笙、笛、排箫等15种,且伴有歌唱,与“西凉乐”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出土的十六国甲骑具装,据《宋史•仪卫志》记载:“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甲骑具装是指人和马都披甲或铠的重装骑兵。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甲骑具装产生于泰汉,成熟于魏晋南北朝前后,衰落于隋末唐初,是伴随着我国古代骑兵的创建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间相互攻伐,这些少数民族善于骑射,骑兵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战马防护装备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北燕的历史:407年,冯跋发动政变灭后燕,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慕容云)为帝,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409年,高云被部下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位。436年,北燕被北魏所灭,与前燕、后燕合称“三燕”。而冯太后出生于已经灭亡6年的北燕王室。</p> <p class="ql-block"> 以上是冯太后的家谱。430年,冯跋去世,其弟冯弘登上皇位。冯弘继位后,废太子冯崇,立后燕慕容鲜卑皇族所生冯王仁为太子。432年,冯朗、冯邈和废太子冯崇提防继母皇后慕容氏的迫害,归降北魏。冯崇被北魏封为辽西王。冯朗被任命为秦(今甘肃天水一带)、雍(今陕西西安地区)二州刺史,封辽西郡公。冯朗娶乐浪(今朝鲜平壤市)王氏女为妻,生有一男一女,此女便是后来的文成皇后冯氏。</p> <p class="ql-block"> 在冯氏出生前,她的家族出现纷争。在祖父兄弟的残杀之间,在祖父元妻王氏和慕容皇后的尔虞我诈之间,她未出生的皇室命运彻底被改变。冯氏的父亲冯朗归降北魏后,被任命为秦州、雍州刺史,举家迁入长安。442年,冯氏出生于长安。太平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因叔父冯邈战败柔然逃亡,冯氏全家被诛杀,年幼的冯氏被朝廷押京为奴。</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熟悉的长安,冯氏踏上了前往平城的路途。失去了自由身的冯氏以罪孥的身份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核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高宗即位,冯氏被选为拓跋濬的贵人;太安二年(456),立为皇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跌宕的童年经历,丰富了她的见识,磨练了她的意志,锤炼了她的品格,终让冯氏在平城这一方天地中有所建树。</p> <p class="ql-block"> 太安二年(456),冯氏被立为皇后。《魏书•皇后传》记载,拓跋鲜卑一族在立皇后的时候令其手铸金人,以铸成者为吉,不成者则不得立。“手铸金人”是拓跋鲜卑的一种预测吉凶的方式,通过铸像成功与否来验证天意的归属。自孝文幽皇后以后,这样的立后方式便逐步淡出舞台。</p><p class="ql-block"> 冯氏被册为皇后的第二个月,不足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道武帝拓跋珪学习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旧日例,凡后妃所生之子册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担当起了养育之责,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p><p class="ql-block"> 和平六年(465),文成帝去世,悲伤万分的冯氏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p> <p class="ql-block"> 太和改制:465年文成帝死后,年仅十二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氏被尊为皇太后。权臣乙浑擅权乱政,冯氏密定大计,将其诛杀,然后宣布亲自临朝听政,控制北魏政治大权。</p><p class="ql-block"> 476年献文帝死后,冯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再度临朝听政。她革除积弊,摒弃鲜卑陋习,强力推行“班禄制”“均田制”,修律定礼。并亲自抚养教育孝文帝。486年孝文帝“始服衮冕”,开始参与朝政,在冯氏的主导和推动下,推行“三长制”。这一系列改革,史称“太和改制”。</p> <p class="ql-block"> 政治改革:班禄制、修律定礼</p> <p class="ql-block"> 三长制</p> <p class="ql-block"> 经济改革</p> <p class="ql-block"> 文化改革</p> <p class="ql-block"> 文明太后冯氏在太和九年到十四年(485-490)听政期间广兴佛事,曾“立思燕佛图于龙城”。“思蒸佛图”为土木结构楼阁式塔,后焚毁。塔基遗址位于今朝阳北塔塔基内,基础坚固,中心部位夯土厚达7米。据对塔基周围寺院遗迹初步勘察,思燕佛图也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前筑山门、后建佛殿、周围有院境的寺院,具有早期寺院的形制特点。</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同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陶车:北魏(386-534),2014年山西大同华宇商业文化中心北魏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陶牛:北魂(386-534),1997年山西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M2出土。</p> <p class="ql-block"> 彩绘陶壶:北魏(386-534),2017年山西大同贾宝墓出土,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 •石灯:北魏(386-534),2017年山西大同贾宝墓出土,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几组北魏时期的陶俑</p> <p class="ql-block"> •陶九盏坐佛灯:十六国 (304-439),2009年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十六国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一组十六国和北魏时期的金饰品</p> <p class="ql-block"> 各种材质的饰品</p> <p class="ql-block"> 冯太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也彰显出过人的政治才能。她曾情系三燕、秦雍与平城大地,串联起十六国至北魏的动荡与统一,也折射着东北、关中到华北地区的融合记忆。冯太后的时代,是北魏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是文明长车一往无前的时代,也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文明以止,化成天下”。谨以此展,走近文明太后,致敬文明时代。</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展览,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尤其是一个伟大的女人,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解读。</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文创产品很不错哦,选两件作为纪念,意义非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