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不高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1988年,那一年的故事平淡如水,可对于我来说,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涩。我矮小瘦弱,个头总是不见长,仿佛被时光遗忘。姐夫在我家后面干活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像一根刺扎进了我的心里,“小张毅,你就是这样多了。”他话里的意思,我明白,那是说我长不高了。那时的我大概154cm,而他也不过160cm不到,可我却显得格外矮小。几年后,我长高了10来cm,或许正是姐夫那句话激励了我。还有一次,二妹的同学来我家找她,开口就问:“你姐呢?”我答道:“我姐出嫁多年了。”她们又说找张琼,我解释道:“那是我妹妹。”这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矮小的事实,比二妹还矮小。</p> <p class="ql-block">惠水职业高中</p>
<p class="ql-block">父亲一直希望我能学点东西,提升文化水平。1989年夏天,惠水职业高中招收家电维修班,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就读。在罗老师的指导下,我对电的认知迅速提升,学习习惯也大有改观。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立刻查字典。我的笔记本上抄写的作业,有同学还向我借去抄写,说只有我能写得让他看得懂。</p> <p class="ql-block">给成都师傅当徒弟</p>
<p class="ql-block">89年秋冬,父亲让我去惠水给成都杨老板家打工,每月40元工资。杨老板在惠水种植花木多年,生意兴隆,需要人手帮忙。我跟着老板家姐夫李师傅干活,学会了栽树、扦插植物,闲时帮他家栽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黑才收工,干了3个月,过年后就没再回去。那时,父亲经常买一些绿化树卖给杨老板家赚差价。我提议我们家自己栽绿化树,因为杨老板家生意很好。不久后,父亲把满坡的桔子树以5元一棵卖给了贵阳甘阴塘电厂,开始栽绿化树,我们家正式踏入绿化行业。</p> <p class="ql-block">成长中的导师</p>
<p class="ql-block">1990年,父亲让我到花溪机械厂(346厂)旁边的山上帮姑爹刘德才家干活。姑爹租了翁岗村沈家的坟山空地栽水果,我在春天来到山上。姑爹70多岁,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从346厂退休。他每天早起,晚上看书学习写字,是我成长中的第一导师。姑妈是346厂的图书管理员,能订到各种书籍。那一年,我看的书都与植物有关,了解了植物的基本习性,知道了阔叶植物、针叶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等概念,丰富了我的知识。我还经常练字,文化水平也有所提升。姑爹家有个小收音机坏了,我修好了它,收音机陪我度过无数寂寞夜晚。山下有条河,河水清澈见底,春夏时能看到成群的鱼游动。一天,我去河边洗衣服,徒手抓住了一条六斤多的鲤鱼,吃了两天才吃完。姑爹家有个侄女,大人们希望我们能相处好,以后在山上服侍老人。可那时的我个子矮小,心理不成熟,还没从自卑中走出来,不懂谈情说爱,这事就没了下文。后来姑妈家14岁的小兰来到山上,她害羞腼腆,不爱说话,我把她当小妹妹。在山上呆了一年,我厌倦了,不想再待下去,尽管姑爹姑妈劝我留下,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再进职校</p>
<p class="ql-block">1991年秋,父亲看到县城有广西玉林岭南电子职业学校的招生广告,报名就读后毕业可介绍到广州打工。父亲希望我能走出去,又给我报了名。我坐上绿皮火车,在柳州转车后到达玉林,报读电子电器维修学习班。在岭南职业学校,我装响了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台收音机,学会了电路焊接,感觉自己慢慢长大了。几个月后,我从90斤长到了100多斤。毕业后,中介带我们班同学去广州,到了电器厂,他们胡乱安排考试后说我们不行,其实是敷衍我们。后来把我们带到番禺一家皮鞋厂,那根本算不上厂,只是一家帮厂家加工鞋的作坊。我们做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走了,回到岭南职业技术学校。我们没找校长,躺在操场上,学校怕影响招生,买了贵阳的火车票送我们回贵阳。学校的分配工作就这样失败了。春节时,我回到家,父亲看到我没找到工作,非常生气,和我吵了起来。我跑到外面,坐上一辆惠水方向的中巴车,到了花溪。我买了一小瓶敌敌畏,想下午喝下它离开这个世界。我进了花溪公园,上了麟山顶,天黑得早,公园里人越来越少,我想了各种喝法,可始终没有勇气打开瓶盖,就把药扔下山,往姑爹家走去。姑爹姑妈非常惊讶,我泣不成声地把事情经过说了。姑爹说我还是要出去打工,给我写了一封信,让我到广州找他的战友,还给了我150块钱。第二天我回家,父亲又给了我100块钱,兜里装着200多块钱,1992年春节后,我再次踏上绿皮火车去广州,这一次我告诉自己:只准成功,不准失败。不撞南墙不回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