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石祖田</p><p class="ql-block">图片:战友及自存</p><p class="ql-block">音乐: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江苏兵来了后,打乱分成两个班。江苏兵来自江苏武进县和扬中县,比四川的新兵要多些。</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新兵训练与步兵连队的新兵训练有所不同,他们是在团训练队集中训练,时间一般是三个月。训练结束分配到连队。我们是团直属队,就由各直属连队自己训练,时间一个月左右。结束后再分配到老兵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训练是由两名班长分别担任各课目的主教练,有重要政治时事内容,连指导员亲自授课。</p><p class="ql-block"> 学习内容主要是讲军史,成长史,部队的条例条令。室外训练有队例训练、射击训练、投弹训练等。</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学习内务整理,按《内务条例》要求进行现范化训练,说简单点就是从早上听到起床号起床到晚上熄灯号响睡觉,一天应做的事。主要是整理内务,做到干净、有序、整齐化一。被子,大衣怎么折叠,鞋子怎么放,毛巾口盅怎么放,括包武装带挎包怎么挂等等,都有严格细致地要求。整理内务是一件头痛的事,要花费很多时间,达不到要求要重来。</p><p class="ql-block"> 被子要叠成方块形,有梭有角,我们住的是通辅,被子要在一条线上。看似简单,做起来很不容易。为了把被子叠好,一开始就要下狠功夫,被子叠好后,用两张小方櫈用力夹,夹成直角一条线,成型后,下次就好整理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同课目训练与步兵相同,齐步、正步、跑步队例训练,还有射击,投弹训练。</p><p class="ql-block"> 在队例训练中,我们是在硬戈壁滩上,是天然的操场,只是布满了鹅卵石。由于是冬天,我们穿着棉衣棉裤,戴着大皮帽子大皮手套。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训练,确实是不好玩。戈壁滩上风大,每走一步就会扬起尘土。一场训练下来,还要出大汗,汗水从头发毛边往下流,流到耳边结成冰条条,嘴巴出气成雾状,在眉毛上大皮帽沿上结起冰霜。两小时休息一会,停下来又觉得冷。这就是戈壁滩上的气候。</p><p class="ql-block"> 训练射击就不一样了,趴在那里一动不动练瞄准击发。又不能戴皮手套,手脚冰冷,浑身凉透了。我们射击训练是用的全自动步枪。我们连全连都只有十几支步枪,因是通信连,是以配备通信设备为主,枪械配备很少,干部配手枪,班长副班长配冲锋枪,只有少部分战士配有步枪。我们射击训练都是集中了全连的步枪。射击训练结束考核,我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个及格。</p><p class="ql-block"> 手榴弹训练我始终不得要领,投不远,自己也刻苦,开小灶练习,还是不行。也许是个子小体力差吧。在实弹投掷时,三十二米,勉强及格。</p><p class="ql-block"> 在木马、三羊、单双扛训练中,我的表现更差,虽然很努力,很刻苦,就是提不高,也许是体质身高的问题,还有就是从来没接触过那些体育器材。木马三羊我是从来没跳过去过。单扛引体向上也只能拉两三个就不行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队例训练中还闹了一次笑话,就是:我和姓易的老乡战友走正步的姿势都不好,班长叫我俩出例单练正步,本来是并肩而行,不知怎么的,抬头挺胸,两眼注视前方,由于要领掌握不好,走着走着,两人分开了相隔了十几米。后面的战友笑岔气,班长笑得来忘喊立定口令。我们只听战友们笑,不知何故,还一股正经的正步走,最后班长才喊立定和向左向右转的口令。我们转过身来才发现两个间隔那么远,露出了一脸苦笑。也许是我们在战友面前单个训练太紧张的缘故吧,弄得来非常紧张。</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住在连队的,紧急集合是与老兵一起的。往往是听到紧急集合哨声时,十分慌乱,黑灯瞎火的不知怎么办,虽然班长讲过,该按什么程序进行,但一听到紧急集合哨就慌了。有穿错鞋子左右颠倒的,有穿错裤子前后颠倒的,有相互间拿错,穿错衣服鞋袜的,因是睡在一个通辅上,全乱套了。衣服好不容上身,还要打铺盖卷,白天闭上眼练习打辅盖卷的程序早已忘了,把被子胡乱叠起来,用背包绳胡乱捆绑起来,还有要带羊皮大衣,光皮大衣就十几斤重,最难收拾。此时,外面早已传来集合的脚步声和各班长的口令报告声,大家更慌张了,匆匆忙忙地背着背包抱着皮大衣挎上枪往外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集合、报数。连长说:接到敌情通报,有一股苏修敌军深入我国境内,妄图对我实施军事打击,上级命令我们前去阻击敌人。目标:三公里外策克大队,跑步走。还真以为是敌军来了,心情紧张又害怕,跟着噼里啪啦跑开了。没跑几步,有的鞋掉了,有的裤子往下跨了,有的背包散了,有的皮大衣掉了,有的踩着别人的鞋带绊倒了。枪托与水壶的碰撞声,搪瓷碗与水壶的碰撞声,凌乱而有力的大头鞋踏步声,战士们吸呼吸呼的喘气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唯独没有人的说话声音。真的好似强敌就在前面,大有进入战场之感。真是花样百出。见此情景,连长也不好再让大家跑下去,停了下来。新兵们懵了圈,老兵们前仰后合偷着笑,连长只能说各班排带回去总结一下。这下可好排长批了班长批。加强了矇眼打背包训练。此后,经历了多次演练后,紧急集合就没那么紧张了,做到了有序慌而不乱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戈壁滩上,冬天是没有鲜蔬菜吃的,缺乏维生素。很多战友出现口舌干裂。加之气候异常恶劣,没多久,双手十指关节也出现裂口流血,早上洗漱时又常常鼻孔流血,经常是手指关节流血与鼻血交织在一起,染红了一脸盆的水。为补充维生素,只得发药片维持战士们的营养需要。′</p><p class="ql-block"> 那时部队的文化生活是相当枯燥的,营房里没电,都是点煤油灯,晚上就只能看看书,(连里仅有很少的书可借)或是看看报纸。有时连里组织在一起听听收音机。星期天可以打扑克娱乐。</p><p class="ql-block"> 团里有放映队,基本上每周能看一次电影。看电影既是高兴的事也是烦心事,看过几次后才有体会。原来,看电影只能去团部,我们距团部有近三公里的路程,只能步行。每次去都是全副武装,冬天要穿皮大衣,带背包,带枪。有时带櫈子就不带背包。背包是用来坐的。在部队排队是班长为排头兵,以后就按人高矮来排的,人个子越矮小的越是排在后面,我的个子矮小,因此,排队就排在倒数第二,最后一位是副班长。排在后面的走路要更费劲。每次看电影全连除值班人员外都得去,队伍在行进时,扬起一阵沙尘,由于穿得厚,走不了多远就要出汗,汗水顺着头发往外流遇到冷空气就结成冰,出的气也在眉毛上、帽沿上结成了霜。</p><p class="ql-block"> 连队到达电影场列队进场,团部有礼堂,有时看电影或看文艺演出也在礼堂里,礼堂里有两边各有一个火炉,用木材烧热。礼堂空间大,两个火炉根本不能抵抗寒冷!有时看电影还在露天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每次看电影都只有团直属通信连、高炮连、特务连和团部机关在一起。电影开场前各连进行拉歌赛,每次我们连都是落后的,因人少,气势小,往往是被压制。冬季露天坝看电影是相当冷的,刚到时还可以,有走了路的余热,过一会就冷得手脚生痛,又不敢跺脚搓手。还好,电影换片时,指挥员下令,起立跺跺脚,顿时,跺脚声响尘飞扬,土法取暖也热心。电影看完还得回连队,又是:一路尘土一身汗,两鬓挂满冰珠帘。回到宿舍还得擦枪,枪经过寒冷的空气回到温暖的宿舍就出‘汗’,不及时擦干净就会生锈。枪生了锈是挨批评的,因此,不能马虎。所以,那时在连队看电影是一项烦心的</span></p> <p class="ql-block">新兵训练完后我们就分到了老兵班。我们通信连有三个排,一排是有线排也称架线排三个班,我们有三个老乡分在了有线排。二排为通信排两个班,主要任务是给团首长当通信员和信件收发命令传送等。我们有一个老乡分在二排。三排是无线排,主要是无线电报收发,配有台二十五瓦和十五瓦两大功率电台,还有一个两瓦电台班,主要是近距离无线报务。我和姓易的老乡分到三排。那些老乡都很羡慕我们,他们认为无线排是学技术的兵种,今后能找到好的工作,提干的机会更大。但我只是认为无线排没那么苦,特别是我个子瘦小,干力气活不是强项。我也十分乐意到无线排,也庆幸自己被分配到了无线排,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做出好成绩来,不辜负父老乡亲的厚爱。</p><p class="ql-block"> 无线排排长姓骆,是陕西渭南人。他说,你们虽然分配到无线排,还要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无线电报多技术,培训是在师里进行,团里没有设备和技能师资。还存在二次分配。现在你们五个新同志为一个临时班,由电台崔台长负责管理。我们在崔台长的领导下,大多时候是在室内学习一些条例条令,有时在室外训练队例。根本就没涉及到无线电业务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