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旅游之三(大槐树)

美丽的玉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7日此次旅行的第21天</p><p class="ql-block">游览广胜寺后,在广胜寺的大门坐的士到达大槐树景点 票价:20元</p><p class="ql-block">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经元末战争,全国户口锐减,各地居民除在战争、灾荒中死亡外,更多的是流亡在外地,成为流民,形成官府的户籍人口大减,各地人口疏密不均。北方诸省、西北地区、两淮地区人口显见稀少。而山西地理优势较好且受战争影响较少,人口较为集中,因此决定从山西进行移民。</p><p class="ql-block">从洪武元年(1368)开始,到永乐十五年(1417)结束,历三朝50年,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涉及1230个姓氏。</p> <p class="ql-block">“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象征大槐树儿女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孜孜不倦地艰辛劳作和奋斗拼搏,诠释的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道尽和凝结归乡游子胸怀间那种复杂的故园家国之感……</p> <p class="ql-block">移民传说“解手”一词是否出自大槐树移民,有人认为为避免移民逃跑,官府下令将所有人从背后捆手,用长绳联结在一起,在押解途中,要上厕所就得让解开手,后来,“解手”也就成了如厕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据说遗址的修建者之一刘子林一个好友非常穷,当时没有钱捐资修碑亭,只能用刷子写字,也没有留下姓名,虽然没有捐资,但是字写的非常好,就被采用了。</p> <p class="ql-block">槐木化石是从洪洞西山煤矿挖出来的,据专家考证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上面的许多地方已经炭化,这就形象地说明洪洞早在亿年前就有了槐树的身影,所以被称为“槐乡大地”是当之无愧、名不虚传的。</p> <p class="ql-block">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经幢是祭祖园中最古老的文物,也是现存明代迁民的唯一历史见证。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由广济寺大法师惠琏于金承安五年(1201年)所建,比移民还要早200多年,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艺术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由第一代古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年移民告别故土时,无不把大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迁入新地后,纷纷在庭院种植槐树,并悬挂一个吉祥物以祈求故土的保佑,寄托对故土的思恋。</p> <p class="ql-block">一代大槐树(仿)新塑大槐树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建,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p> <p class="ql-block">官兵在移民的脚小趾指甲上,用刀子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至今,移民后裔的小脚趾指甲都是复形的。</p> <p class="ql-block">西桥取名莲馨桥,有两层寓意。其一洪洞自古就有莲花城的美誉,当时县城高而四周低,人们蓄水植莲。到夏天莲花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洪洞城,真乃“水包座子莲花城”。其二“莲馨”谐音“心连心”,喻指老家人与移民后裔永远心连心。</p> <p class="ql-block">中桥取名槐香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里是槐树的故乡,到处充斥着槐花的香气。二是槐香的谐音是怀念的怀,故乡的乡,意思是大槐树的后裔永远怀念自己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祭祖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层重檐,廊围四边,是仿明代全木结构建筑,十字歇山屋顶与仿明戏台连为一体,其高度,跨度乃三晋之首,其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p> <p class="ql-block">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情景剧》讲述的是明洪武年间,官府为了达到移民集结的目的,在人员来往密集的广济寺前大槐树上张贴告示,宣布移民政策,凡平阳府之民,五口之家迁二,六口之家迁三并依次递增。但广济寺方圆三里之内,为驻军之地,在此的民众,可以免迁。于是故土难舍的乡民纷纷前往广济寺周边聚集,却遭到集体举迁的结局。人们被绳索捆绑,官兵押解,方知中了圈套,只有跪拜大槐树,含泪依依惜别。</p> <p class="ql-block">魁星楼</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大槐树后,它让我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根,那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无论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子汇聚一堂,共同缅怀先辈,寻找自己的根脉所在……</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景区公交站乘坐(洪洞5路)到达供热公司下车,过马路,乘坐(洪洞301路)在西华公馆公交车站下车,同站换乘(2路)公交车,到鼓楼西公交车下车</p> <p class="ql-block">东面</p><p class="ql-block">临汾市的鼓楼~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楼高43.76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鼓楼……</p><p class="ql-block">门洞上方各嵌有依明万历三十一年原刻复制的巨形石雕匾额,分别为“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门厅匾额题词为明清两代所传,由徐向前元帅、启功、李铎、董寿平、段云、舒同、赵朴初等书写……</p> <p class="ql-block">南面</p> <p class="ql-block">西面</p> <p class="ql-block">北面</p><p class="ql-block">作为临汾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是临汾人民的精神象征,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大云寺,我们去的太晚了,己经关门了,没能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