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印象

梧桐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完一江山岛战斗遗址继续前行,经过台州湾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台州湾大桥,台州境内连接椒江区南岸与北岸的跨海通道,位于台州湾椒江入海口处,是台州沿海高速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跨海大桥雄伟壮观,全长4.08千米,为台州与宁波、温州两大都市区的公路交通提供了便捷通道👍</p> <p class="ql-block">顺利抵达宁波,办完入住,又开启逛吃模式啦😋</p> <p class="ql-block">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早在周朝已有此称。甬”字是古代大钟的一个象形字,在鄞、奉两县的县境上,山的峰峦很像古代的覆钟,故叫甬山,这条江就叫甬江,这一带地方就称为“甬”地。此外,因旧宁波府管辖的会稽山文脉连亘,其主峰上有四个穴,像窗户一样透着光线,被称为“四明山”,“四明”也成了宁波的别称。“宁波会馆”也雅称为“四明公所”。</p><p class="ql-block">宁波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港航合作重要节点城市和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甬城宁波历史悠久,从古代的河姆渡遗址发源地,到近代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再到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这座老城有着数不尽的港埠风华和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已有超过1200年的历史。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也是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之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不仅是宁波的重要地标,还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元代诗人陈孚所写的“谯楼鼓角晓连营”,指的就是宁波鼓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在民国时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人们在原有的中式建筑上加入了西式钟楼的设计,安装了标准时钟,并将其改造成消防瞭望台。它曾是报时和瞭望的高塔,清晨的钟声唤醒城市,夜晚的鼓声提醒人们休息‌。</p> <p class="ql-block">如今,鼓楼周围是繁华的商业街区,夜晚亮起的彩灯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宁波重要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鼓楼边上是热闹的商业街,非常有江南风韵,这里有很多当地特色小吃,早晚都可以来探寻美食。</p> <p class="ql-block">南塘老街,位于宁波古城南门外,曾经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的“南门三市”,是宁波八大历史街区之一,呈南北走向,以祖关山路为界,分为南、北两街,街区保留了300多米的传统街巷。</p> <p class="ql-block">宋代著名学者袁燮的后裔世居于此,区域内现存的袁氏家族居宅建筑群规模最大,类型包括居住院落、祠堂、学校等,其他还包括甬水桥、永善亭和关圣殿等文保建筑。</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南塘老街经过精心改造,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p> <p class="ql-block">人声鼎沸,各色的灯笼挂满街道上空,好不热闹,很有年味👏</p> <p class="ql-block">老街不仅引入了宁波传统餐饮老字号,也汇聚了宁波本地及周边县市区极赋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小吃,同时构建出众多品牌在内的多业态商业文化风情街区。</p> <p class="ql-block">千层饼</p> <p class="ql-block">油赞子,就像小麻花</p> 纯手工油赞子 <p class="ql-block">我也在宁波city walk😜</p> <p class="ql-block">糯米糕,糯糯的微甜</p> <p class="ql-block">挺多人买感觉很好吃的样子,买了一小份小酥肉,还行。</p> <p class="ql-block">牛肉锅贴,很一般</p> <p class="ql-block">莼湖米豆腐,宁波奉化区莼湖镇的非遗美食小吃。米磨成浆再熬制、定形、冷却,切成方块保存起来,外形与豆腐极为相似,称为米豆腐。与海鲜(尤其是海蛎)搭配口味最佳,好吃😍👍</p> <p class="ql-block">宁波百年老字号面结</p><p class="ql-block">面结面就是面结+面😁面结就是用薄豆腐皮包裹肉馅,然后扎成结状。面结汤可以搭配各种配料,如青菜、鸭血等,其薄而柔软的面结皮与鲜美的肉馅完美结合,口感鲜香软嫩。</p> <p class="ql-block">鲜肉黄鱼面结面,百年老店的招牌😍选用新鲜的肉和黄鱼制作,口感鲜美,汤底清淡,豆腐泡和雪菜的加入更增添了口感层次。</p> <p class="ql-block">每个城市似乎都有一条老街,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七里山塘、北京的南锣鼓巷又或是重庆的磁器口,它们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旅游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些老街太商业化,但正是这种商业化让历史活了起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宁波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因港而兴,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唐代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p> <p class="ql-block">宁波老外滩,不仅是重要的航运港口,也是宁波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沿着江畔漫步,随处可见一幢幢高低错落的欧陆建筑,天主教堂、 海关旧址博物馆……大量历史遗迹中,依稀可见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江北天主教堂,是宁波的地标建筑,尖顶的哥特式建筑特别抢眼,前面的喷水池正欢快地喷涌。</p> 老外滩的年味🎉🎉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老外滩变成不夜之地,灯光璀璨,喝酒聊天都有别样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岸的高楼大厦在夜色中闪烁着霓虹灯的光芒,映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夜幕下的老外滩,仿佛踏一个梦幻般的光影世界,令人感受到宁波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大年初五,是博物馆过年的一天😜一大早吃过热腾腾的酸菜牛肉面,准备出发前往河姆渡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遗址,位于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约7000—5000年前)遗址。</p> <p class="ql-block">早在八千多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p> <p class="ql-block">遗址发掘出的木构建筑遗迹是沿小山坡旱扇形分形,很有规律,是幢干栏式的建筑一一底层架空带有前廊过道的长屋。带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之一。👍</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p> 遗址复原场景 <p class="ql-block">河姆渡遗址以其丰富而鲜明的文化内涵,确立了其在中华民族远古发展史、中国考古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馆内有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大模型,在声、光、电的自动控制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作为河姆渡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p><p class="ql-block">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河姆渡遗址众多艺术品中的代表,成为河姆渡文化的标志,集中地展示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的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p> 河姆渡时期的井 <p class="ql-block">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证明了滚滚东流的长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一样,都是孕育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都是哺育中华古文明的摇篮。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被学术界公认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同类型的文化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河姆渡遗址出来,顺道参观了王阳明故居。</p><p class="ql-block">王阳明故居,即余姚寿山堂,现存故居为清朝中期建筑寿山堂的基础上重修。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就诞生于故居内的瑞云楼,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p> <p class="ql-block">新建伯牌坊</p><p class="ql-block">新建是指江西新建县,这是王阳明封号的地理来源。因为王阳明在正德年间平定了江西宁王之乱,立下不世之功,按照皇榜“量其功绩大小,封拜侯伯”,本应封爵,但明武宗失信未封。直到嘉靖年间,明世宗才追叙其功绩,封其为“新建伯”,并为其建造了“新建伯坊”以示表彰。</p> 王阳明铜像 <p class="ql-block">王阳明(1472--1528),生于余姚瑞云楼。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著有《阳明全书》。他继承和发扬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史称“王学”,在世界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主张通过实践来完善自我,达到内心的和谐与自我实现‌。</p> <p class="ql-block">漳州的平和县是王阳明时设立</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庭院两边有些小山,两边是小竹林,建筑朴素,淡雅相尚,诗情画意蕴含其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宁波市是东亚文化之都,孕育了四明学派、阳明学派、浙东学派,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时藏书七万余卷。</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天一阁现各类古籍近30万卷,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珍椠善本8万余卷。其中明洪武四年(1371年)首科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五十二科完整无缺的进士登科录,堪称镇楼之宝。</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这是外姓人首次登楼。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学者开放。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康熙十五年(1676年),范钦后人范光燮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原为陈政钥先生家族宗祠,陈列了麻将史、与宁波关系史,并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将牌种类,也是国内唯一的麻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你会发个大财😜🤓</p> <p class="ql-block">万工轿,所谓“万工”,就是需要上万工时来打造的意思,形容轿子制作的繁复和困难程度。整座花轿采用朱金漆木雕工艺,轿上雕刻了24只凤凰、38条龙、54只仙鹤、92只狮子。轿的四周悬挂的是金银彩绣精品,每个彩绣都有题材的,比如凤戏牡丹、喜上眉梢之类的。</p> <p class="ql-block">天一阁,‌不愧为“江南藏书之冠,文化瑰宝之光”👍👍👍</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天一书局,紧邻天一阁,是一家充满中式韵味的书局‌。书局整体保留了传统的木制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分为上下两层。院子里种满了绿植和鲜花,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窗内手捧诗意生活,窗外上演烟火人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宁波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以展示宁波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宁波博物馆是首位中国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断,整个外立面采用了大面积“瓦爿墙”作为建筑外墙装饰,建筑师充分展现了自然之道、人文地理、景观诗学的设计理念,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使建筑本身成为最鲜活的“建筑历史收集”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刘慈欣的《三体》真人版电视剧开播,并火爆荧屏,剧中亚洲防御理事会作战中心取景地就是宁波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隍庙步行街人头攒动,烟火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宁波府城隍庙,又名郡庙</p><p class="ql-block">宁波府城隍庙面积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5333平方米,由照壁、门厅、仪门、前戏台、拜亭、大殿、后戏台、寝宫,组成前后“四进四天井二戏台左右厢殿”的雄伟建筑,5是现存国内最完整的郡庙和浙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郡庙。</p> <p class="ql-block">天封塔,始建于唐武则天“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695—696)年间,因建塔年号始末“天”“封”而得名,建成后塔高18丈,约51米,共14层,分7明7暗(包括地宫),六角形。</p> <p class="ql-block">天封塔是宁波重要地标之一,为中国江南特有的仿宋阁楼式砖木结构塔,具有宋塔玲珑精巧、古朴庄重的特点,也是古代明州港江海通航的水运航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溪口镇,隶属于宁波市奉化区,位于长三角南翼,地处四明山麓,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是蒋氏父子出生、启蒙、生活、结婚、祭祖的地方,该景区还原了蒋介石从乡村顽童到中华民国总统的真实历史环境。</p><p class="ql-block">蒋介石执掌大权后经常回来,并在此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所以小小的溪口镇,却曾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风暴眼。</p> <p class="ql-block">武岭门,距武岭山脊,扼古镇门户,1929年之前是一个小庵堂,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两层三间、飞檐翘瓴的关楼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p> <p class="ql-block">武岭门是出入溪口的必经之路,因建在武山之上,故名“武岭”。高大巍峨的武岭门是溪口的标志性建筑,门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气势雄伟,葱郁的树木与城门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武岭学校旧址,被改造为溪口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武岭学校创建于1929年,是蒋介石遵照母亲的遗嘱创办的。其母遗言说:所遗家产之半自办义务学校,教授乡里子弟之因贫失学者。当然,武岭学校的规模,早已远超他母亲的遗愿。学校占地面积超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万4千平方米,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其大礼堂更是成为接待民国要人的招待所。</p><p class="ql-block">1932年起,蒋介石自兼校长,直到1949年4月学校解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对外开放的主要是两栋二层楼房。一栋为溪口博物馆,展示溪口的风物;另一栋为民国博物馆,展出的内容主要为蒋介石的身世和生平。</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三里长街(现名武岭路步行街),一边是缓缓流淌的剡溪,一边是鳞次栉比的江南民居,古朴宁静,有着浓浓的民国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路边皆民房,民房皆店铺,店铺花花绿绿,卖着特产与小吃。还有好几家照相馆,都有装扮成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坐在店中招揽顾客,还挺像的😂</p> <p class="ql-block">蒋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蒋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也是溪口街上蒋姓宗氏在春节、清明等传统民间节日祭祖、演戏、聚众及举办其他红白喜事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原规模较小,后蒋介石出资在老祠堂基础上翻修、扩建,并亲自题写了“忠孝传家”牌匾。</p> <p class="ql-block">蒋氏故居景区至今保存完整的蒋氏遗址和民国史迹仍有22处。蒋氏故居建筑群由丰镐房、文昌阁、小洋房、玉泰盐铺等8个单体文保点构成,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涉台文物。</p> <p class="ql-block">丰镐房是蒋氏祖居,占地4800平方米,大小49间房屋。房屋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属于江南旧式世家府第建筑。</p> <p class="ql-block">“丰镐房”,取自西周文王、武王建都的“丰邑”、“镐京”的第一个字,故称为“丰镐”。</p> <p class="ql-block">蒋家笃信佛教,吃素念佛,故这座宅子又取名“素居”。</p> <p class="ql-block">报本堂内正中供蒋介石曾祖祈增以下四代神位。堂内正面墙上悬挂一块黑匾,上书金字“报本堂”,门外走廊的门楣上挂着一块硕大的红底金字的横匾,右边是“寓理帅气”四个大字是蒋介石为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记录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左边是几行小字跋文,堂柱上挂着蒋介石亲书的的楹联:“报本尊亲是谓道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p> <p class="ql-block">报本堂雕梁画栋的建筑精致细腻,屋顶中央装饰有寓意吉祥的彩塑,如“三星高照”和“双龙抢珠”。</p> <p class="ql-block">玉泰盐铺,清同治十年(1871年)蒋介石祖父蒋玉表开设玉泰盐铺,店面3间,后置作坊,楼上居家。</p> <p class="ql-block">玉泰盐铺二楼东首房,德宗光绪十三年,蒋介石就是在这普普通通的小屋内出生。</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又称奎阁、乐亭,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至民国已破败不湛。1924年重建,至次年建成面积5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1927年蒋宋联姻后,曾携宋美龄来此小住。“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被软禁在溪口雪窦寺前,曾在此被暂囚数日。 1939年12月12日,文昌阁被日机炸毁。现建筑为1987年在原址按原样复建。</p> <p class="ql-block">绿树掩映中的乐亭</p> <p class="ql-block">小洋房,建于1930年,与文昌阁有露天走廊相通,又称剡溪小筑或涵斋。1937年初夏,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偕夫人与长子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蒋氏故居”是一组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每一座建筑里面都有详细的史料展示,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千年溪口的人文历史,民俗民风,更让我们感受曾经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见证一个家族王朝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溪口镇依山傍水,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称。行走在古镇充满民国风的老建筑和风景秀美的山水之间,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宁波,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无论是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还是美食佳肴,都令人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这次匆忙的宁波之旅,不仅领略了这座城市的美景、美食,更让我感受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有古老的韵味,又不乏现代活力,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来吧,快来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来收获一场说走就走、满载而归的旅行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