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泉州

加州小葱

<p class="ql-block">2025年寒假悄然而至,趁着春运大潮尚未涌起,我带着孙女踏上前往泉州的旅程,开启一段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泉州,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见证着中外文化的交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酒店放下行李,直接去了晋江五店。五店市,自唐朝起便已存在的古老市集,如今宛如一座活生生的闽南建筑博物馆。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古厝间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红砖墙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画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更添几分静谧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古厝里的星巴克很有特色,将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刺桐别院的美食,则让人品味到地道的闽南风味。</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车赴梧林古村落。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村落,宛如一部活着的华侨史书。200多座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筑群,红砖墙、燕尾脊交相辉映,精美的雕花与斑驳的墙壁,无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四个小朋友在古巷中嬉戏玩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阳光洒落的石板路上,为这座古老的村落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半城烟火半城仙”,真是泉州的绝妙的写照。在这里,人间烟火与仙气缭绕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作为泉州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更是妈祖文化在全球传播的重要枢纽。它见证了无数航海者的祈愿与归航,承载着人们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p> <p class="ql-block">  通淮关岳庙,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主祀关羽,增祀岳飞,是我见过香火人气最旺的寺庙。庙内香火缭绕,喧闹与肃穆交织,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真正是“神仙办事处,灵魂收纳所”。</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始建于公元686年,与杭州灵隐寺、洛阳白马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古寺。寺内的东西双塔,千年矗立,砖石雕刻尽显古艺;大雄宝殿庄严肃穆,佛香袅袅,壁画木雕皆为珍奇。那块“放心石”,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内纵有千般苦,一放心下万事空。”</p> <p class="ql-block">  海上生庙,庙里看海。洛伽寺,这座建在海边浮屿之上的寺庙,被誉为闽南的“海天佛国”。</p> <p class="ql-block">  逛完了庙,便来到了桥的世界。“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这便是安平桥,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漫步桥上,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这座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江接海梁式大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桥上的石栏杆、石阶和石墩,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月光菩萨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桥梁,见证着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我们此行必须打卡之地。作为国内唯一反映中外古代航海交通史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刺桐港即泉州港的历史为轴心,独特的海交文物,再现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奔向茶楼,参加一场极致的文化盛宴。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变脸以及南音,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亲手制作布袋木偶,让知识的种子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泉州之行的最后一项活动,便是体验蟳埔簪花。蟳埔簪花,作为福建蟳埔渔女的一种特别装扮,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传统,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的头饰被誉为“行走的花园”,主要由发髻、花环和象牙笈三部分组成,尽显质朴之美。</p> <p class="ql-block">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在蟳埔村,你能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美,这里的女人几乎人人头戴簪花,包括八九十岁的阿婆。岁月虽已沧桑,但簪花依旧芬芳。</p> <p class="ql-block">  今生簪花,世世漂亮。</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泉州,以花为簪,以蚵筑宅,以海为生。红砖古厝,岁月流金;晨钟暮鼓,南音袅袅;三步一庙,五步一堂;半城烟火,半城神仙。它是你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城市。再见,泉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