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有间"老张书舍"

顾律师

<p class="ql-block">我家离昙华林很近,地铁一个站就到了。和许多武汉人一样,对这些新建的旅游景点没有太好的印象,总觉是商业化的炒作。但是今天,一间书屋让我改变了对昙华林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好友叶先鸿告诉我,今天上午10点,在昙华林的"老张书舍"有一个书画笔会,邀请我参加。抱着看一看的心态赴约,没想到这间被书籍杂志填得满满的书舍,这群痴迷于书画的新老朋友,让我改变了对昙华林的认识,竞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肖继石老师来了,他是湖北著名的民俗画家,书舍陈列他的一些作品;老朋友张传汉来了,他曾经是湖北电力《三弦琴》杂志的编辑,几十年都在做文字工作。还有几位新交的朋友,他们或治印、或绘画,个个身怀绝技。</p> <p class="ql-block">肖继石老师应邀为几幅扇面提了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鸿大展身手,一幅幅国画让人爱不释手。</p> <p class="ql-block">我也被感染了,凑了四句《有感》的打油诗:</p><p class="ql-block">‍昙华林里笑声朗,老张书舍飘墨香;</p><p class="ql-block">‍窗外严冬犹阴雨,窗内春色已满堂。</p> <p class="ql-block">我在想,昙华林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说到底,是她的文化底蕴。离老张书舍十几米的地方就是钱园,是大学者钱仲书父亲的故居,再走几步,是翁守谦故居,这位一百多年前的北洋水师官员,在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他弃官向佛,最后定居于昙华林。</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有太多的历史文化沉淀,让昙华林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座宝库。我喜欢老张书舍,也是因为它琳𤨡满目的书籍,让我想到自己几十年来的读书之路;也是因为这一群爱书爱画的朋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以文会友的乐趣。</p><p class="ql-block">‍武昌有个昙华林,昙华林有个老张书舍,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