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研究一种西汉的特殊大型“半两钱”——“十字型”半两钱。<br> 这种半两钱应该是西汉文帝铸造的“四铢半两”钱的一个特殊品种。<br> 文帝的“四铢半两”钱是中国古代半两钱体系中最标准、最成熟的形态,它“正式脱离了秦半两的风格”,是历代半两钱中最规范的一种。<br> 按着文字写法分类,“四铢半两”钱可以分为两类——“标准型”(双人两)和“十字型”:<br> “十字型”半两钱,钱文“两”字中间的双人简化为一个“十”字而得名,相对于“双人型”较少。<br> 下面是秦汉隶书的“两”字:<br> 下面是三枚“十字型”半两钱: 其中第一枚半两钱应该是秦半两,其他两枚为西汉的“有郭”和“无郭”的“十字型”四铢半两钱。这说明“十字型”半两钱源于秦代,是由“双人两”简化而成。<br> 而现存的“十字型”四铢半两钱中,直径超过44毫米的大半两钱极少,目前所知有三种。<br> 西安“三家店村”西汉御史“王许墓”出土的大半两钱:<br> 这两枚半两钱只有拓片,而没有影像资料。<br> 陕西凤翔出土的大半两钱:<br> (见董大勇先生的文章《大“半两”知多少》)。<br> 山东朱怀津父子收藏的西汉爆字大半两:<br> 这种大半两钱,其钱文是三种“十字型”大半两的钱文中最漂亮的,地章(钱肉)平整,钱文耸立其上,且“半”字和“两”字笔画不在一个平面上,“两”字中,下部高,上面“一横”低;“半”字,以“中间一竖”为对称轴,两边由高向低,呈对称状态地倾斜,同时“中间一竖”,以其与“第二横”的交点为最高点,也是“由高向低”,分别向上下两侧倾斜,特别是“一竖”下半部,由粗变细。直至消失在地章之中。 在这种钱文的立体化中,钱文之美,通过立体化的“蚕头燕尾”,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半两钱的“钱文”是半两钱中“半两”二字,特别是“半”字书写的最高峰,可以用李白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r> 我们对这种“十字型”大半两的研究,从笔者收藏的这种“十字型”爆字“大半两”钱开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