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再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着力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培养</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束 义 福</b></p><p class="ql-block">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期为物理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永恒命题,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探索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辩证统一关系。</p><p class="ql-block"> 知识传授是能力培养的基石。知识传授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基础。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为能力发展提供了思维框架和认知工具。以物理教育为例,公式定理的记忆与理解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储备,就难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p><p class="ql-block"> 知识传授的质量直接影响能力培养的效果。碎片化的知识难以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只有经过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传授,才能为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研究表明,知识掌握程度与问题解决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8。</p> <p class="ql-block"> 知识传授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更能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例如,项目式学习(PBL)通过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p><p class="ql-block"> 能力培养是知识传授的升华。能力培养是知识传授的终极目标,是知识价值的集中体现。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能实现其教育价值。以语文教学为例,文学知识的积累最终要转化为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能力,这种转化过程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追求。</p><p class="ql-block"> 能力培养需要突破传统知识传授的局限。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者突破知识本位的束缚,创设有利于能力发展的教育环境。一些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跨学科主题学习能有效促进高阶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能力培养的路径需要系统设计。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搭建知识迁移的桥梁。例如,STEM教育通过工程设计过程,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科学思维的培养</b></p><p class="ql-block">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基础。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不仅要让学生记住F=ma这个公式,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他们用物理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物理实验和问题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这一过程既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科学思维训练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知识传授与思维培养的融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法,可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以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实验教学与探究能力的培养</b></p><p class="ql-block"> 物理实验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重要结合点。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光的干涉"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干涉条纹,可以直观理解光的波动性。</p><p class="ql-block"> 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难以满足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重。例如,可以设计"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的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p><p class="ql-block"> 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需要创新。不仅要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更要关注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以引入实验设计评价、实验过程观察等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物理建模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b></p><p class="ql-block"> 物理建模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桥梁。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可以将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为可解决的物理问题。例如,在解决"汽车刹车距离"问题时,需要建立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这一过程既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要系统的训练。可以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变式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策略。例如,在"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需要跨学科整合。物理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数学工具的支持,加强物理与数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例如,在"简谐运动"教学中,可以结合三角函数知识,深化学生对振动规律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物理史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b></p><p class="ql-block"> 物理史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物理学发展历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介绍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体会科学创新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通过物理创新实验、物理课题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新型简易电动机",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物理史教育的实施需要精心设计。可以将物理学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物理学家的故事、科学发现的历程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信息技术应用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b></p><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物理教学软件等工具,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使用仿真软件可以直观展示电磁场的分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p><p class="ql-block">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构建新型学习模式。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例如,开发物理微课资源,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p><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可以设计基于虚拟实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高中物理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的改革、物理建模的训练、物理史教育的融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这需要物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作出贡献。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探索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融合之道,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作出贡献。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持续动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束 义 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 </span>2025.02.18</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dk0qmw?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2905024" target="_blank">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之我见</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780490_842672012.html?lan=cn&shareapp=1&from=wap&t=1664448524687&artid=842672012&share_to=copy_link&user_id=22905024&uuid=2c50dcdfed1ac19dab90f55b587d4592&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2905024&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2761384ed5c79c9ac8b3141d3e3ddd3d" target="_blank">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