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皇家石窟-巩县石窟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日我们来到了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巩义地处中原腹地,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巩义丰富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原腹地孕育出太多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河洛镇的大力山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大致时间在公元471年-公元499年,距今已经有了1500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巩县石窟景区最先看到的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和东西庑殿应该是重新修葺过,里外看上去都很新。</p> <p class="ql-block">当年寺院初建的时候,规模十分壮大,是由三个大寺院和两个小寺院组成的寺院群落。但是,寺院经过多次战火和伊洛水的侵蚀,许多建筑物都已经荡然无存了!</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后有一座山叫大力山,在大力山山下面存有五个石窟,还有三尊摩崖造像,以及有一千个佛龛,有大小佛像7700多尊,另外还有题记碑刻200多通。这就是现在的巩县石窟。</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第一窟,是保存最完整、雕刻最精美的一个石窟。</p> <p class="ql-block">第一窟内部是正方形的,长度和高度都是六米,并且石窟顶部还有方格平萁,在两边雕刻的有莲花、飞天、化生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窟内还有一个中心方柱,这个方柱可以防止石窟的崩塌;还可以,增加石窟的雕刻面积。</p> <p class="ql-block">在中心柱的东西两面雕刻有《法华经》中的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p> <p class="ql-block">咱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释迦牟尼,它采用的是汉代的褒义薄带的特征,方面圆目、表情宁静,这些都采用了北魏早期特有的“小圆刀”的雕刻刀法,雕刻的十分流畅、飘逸、俊秀。</p> <p class="ql-block">在佛座下,还有一对护佛狮子,基座的表面还有力士和神王像。在佛像的背光处,还雕刻有火焰纹,象征着光明。在两侧还有莲花和飞天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石窟南面的墙壁上,还有国宝级的文物:“帝后礼佛图”!</p> <p class="ql-block">这反映了北魏时期佛教盛行,皇帝和皇后都亲自来到寺院礼佛,并且采用了高浮雕的雕刻手法。</p> <p class="ql-block">而“帝后礼佛图”最早的出现在,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但是,可惜的是在1935年,被帝国主义盗窃后,巩县石窟的礼佛图就成了全国的唯一孤品!起初的时候有18图礼佛图,但是现在保存完好的只有15幅,每一幅都是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帝后礼佛图,分为:“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工匠,采用尺寸的大小来区分主从关系、身份尊卑、阶级地位,充分的展现了北魏王朝的等级森严!并且,在雕刻上还有黑色、黄色、红色的颜料,经过1500多年,依然还有明亮的色彩。但是,关于颜料的组成原料,依然没有明确的定论。</p> <p class="ql-block">第二窟和第一窟是同时开凿的。但是,因为雕刻中心柱的时候,出现了塌方,就被迫停工了、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咱们看到的是,唐代时期雕刻的民间造像佛龛,在东边的墙壁上还有东魏时期的雕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后坑堂上,有40多个小佛龛,还有21篇题记碑刻。这是在1977年,工作人员清理积土的时候发现的,里面还有宋人的三篇游记。</p> <p class="ql-block">在第三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心柱上这对飞天!</p> <p class="ql-block">这是巩县石窟近百幅的飞天中,雕刻最精美的一对!</p> <p class="ql-block">飞天,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经典,它们是自由快乐的天神、是佛的侍从,它们通过跳舞、演奏音乐、焚香敬花来侍奉佛祖。</p> <p class="ql-block">这一对飞天,体态修长、薄纱透体,飘带从脖子后面一直环绕到两肩处,并且前翻到腋下向后飘扬!它们一手拿着莲花、一手托着莲蕾。</p> <p class="ql-block">在东西墙壁的壁角,还有伎乐人的雕刻,就像一个大型的民族交响乐乐团,他们的手中拿着不同的乐器,有排箫、笙、芋、横笛、箜篌、羯鼓等。</p> <p class="ql-block">在北壁的壁角,还有一个怪兽的雕像。这种怪兽在汉墓中经常出现,是一种辟邪的兽类,至于它与佛教的关系,还有待专家们的考证。</p> <p class="ql-block">在佛像的基座表面还有神王像的雕刻,都是传说中的水神王、火神王、树神王、双面神王等。</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双面神王最有特色,他雕刻的是一个人的两张面孔,一边是男性面孔,四方大脸;一面是女性的面孔,标准瓜子脸。无论用手挡住那一面,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但是现在已经不对外开放了。</p> <p class="ql-block">在第四窟的外壁上,有一个“小奉先寺”!</p> <p class="ql-block">他和龙门的奉先寺造型和构图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组成。但是,这里的比龙门的奉先寺时间要早十几年,有可能是奉先寺的雕刻蓝本。</p> <p class="ql-block">第五窟因为石窟太小,没有中心柱。</p> <p class="ql-block">但是,最有特点的就是石窟顶的莲花藻井,在中间是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在周围还有六身飞天环绕着莲花。四角还有化生图案,造型精美。据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葵花顶,就是根据它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在巩县石窟的最东边就是:“千佛龛”。</p> <p class="ql-block">这是乾封年间的作品,据说是武则天下令同时雕刻的龙门和巩县石窟,在周围还有999个小佛龛,再加上中间的:“优填王造像”,正好是一千个佛龛!</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优填王造像是双脚脚踩莲花的造像,在中国只有敦煌、龙门、巩义这三处有的,所以是异常珍贵的!</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作为一处集历史、艺术、宗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更是一座活生生的艺术宝库。在此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寺的宏伟气势,还能近距离观赏到那些精美绝伦的悬塑和彩绘艺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