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荷塘清韵》/张华中

淡泊红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谓画者,心印也。武君守军,字厚土,以油彩为墨,布帛为纸,融西画之形质,合东土之意韵。其赠余《荷塘清韵》一画,观之若饮冰泉,涤烦襟而澄素志。余感其厚谊,作此文以酬知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卷初观,恍入太虚。色块斑驳似马奈之碎笔,光影迷离承莫奈之遗风。远眺则墨骨勾勒,荷茎扶疏若八大之简逸;近察则油彩堆叠,花瓣含露似白石之生趣。此非徒形色之巧,实乃中西合璧之奇观也。青萍浮水处,隐见吴冠中墨迹游丝;粉萼垂露时,暗藏梵高星月旋纹。画家以刀代笔,皴擦点染间,具闻金声玉振之音;以色为墨,浓淡干湿处,暗合阴阳开阖之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探画中幽境,尤称绝妙。田田翠盖,翻作碧浪千叠;灼灼朱华,幻成彤云数重。忽见素舸一叶,伊人独坐,冰绡广袖与白荷竞洁,斑竹长笛共清风和鸣。细审其态:莲腮微侧,似听鱼跃之声;柳腰半转,欲逐蝶舞之影。周遭荷瓣,或俯或仰,若合宫商之节;远近叶影,时聚时散,如随指挥之仪。此非笛韵感物耶?抑或物动生韵耶?恍惚间不知我为观画之人,抑或画中人为观我之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余观此白衣仙子,怦然有动于中。伊人如月,照我少年踏雪寻梅之往事;素袂若云,寄我中年枕流漱石之幽怀。昔年陈州湖畔,曾有凌波之约;今朝北牖灯下,复见玉人之姿。此非造化弄人,实乃厚土知我。画家以丹青为媒,将心神交会之意,尽付此尺幅之间:碧叶为笺,红蕖作印,清波流素悃,笛韵诉衷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嗟乎!一画之微,可纳大千。武君此作,非惟状物之工,实乃写心之境。余将悬诸素壁,晨昏晤对。当斋牖生白之际,见画中荷露晶莹,便思涤砚临池;值蟾光满室之时,闻布上笛声隐约,即欲裁云镂月。如此则艺道日进,或可达"看花犹是去年人"之境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巳春美髯公谨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张华中:笔名倩夫、古月、美髯公、两宛居士等,斋号曰听涛斋、一瓢斋。</p><p class="ql-block">河南淮阳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周口师范学院特聘教授。</p><p class="ql-block">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p><p class="ql-block">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足迹》、《夏雨》、《苦涩的咀嚼》、《且行且吟》、《手的十种语言》(合著)、《太阳河》(合著)。曾在《诗刊》、《星星诗刊》、《飞天》、《青年文学》、《诗歌报》、《中国作家》等报刊获奖20余次。作品选入《中国20世纪纯抒情诗精华》等多种版本。</p><p class="ql-block">书法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获“大红鹰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书法一等奖;中韩书法交流展二等奖;获1995年河南省第七届群众书法展优秀作品奖;获2000年河南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全国首届扇面书法艺术大奖赛“孔府铜扇奖”;河南省新闻界首届书画大赛一等奖;入选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展;获首届全国新闻界书法大展入围奖;入选临沂市王羲之故居名家书法展;获“庆祝记者节首届全国新闻界书画作品展”二等奖;2007年8月获“笔墨雅韵中国当代书画百家小品展”精品奖;2007年11月被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特别行政区书法家协会授予“世界艺术家华表奖”荣誉称号;书法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侨联、兰亭书法博物馆和国内外知名人士等收藏。</p><p class="ql-block">出版有《大道翰墨》、《百花诗书》、《弦歌大雅》、《陈风大雅》、《弦歌余韵》等作品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