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乙巳年登辰巳山,吉利。<br>冒似游蛇的我开春第一游的出处正处运筹帷幄之中,猎鹰出行的帖子正好映入眼帘。爬博山的辰巳山。咳,乙巳年爬辰巳山,吉利啊!应时,应景,应该行,浮想联翩中匆匆的报了名。</h3> <h3>辰巳山大约四百米高。硬面路弯曲盘环而上,路边尽是石刻励志禅语。虽是硬道,不免陡峭,气喘吁吁的也不担误手机拍下动心的携刻在路傍奇石上的醒世名言。</h3> <h3>山不在高,但庙多。有庙群石碑为证。除山名让我费解,在我的孤陋寡知里好多的看到,都是天下独有。</h3> <h3>带着好奇,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也就是庙的前门台阶前。台阶左手边墙壁上年代久远的望鲁二字特别显眼。我绋摸着浑厚的二字,一个中年当地男子向我解释,背过身来看,前面就是鲁山。还真是一览无余。</h3> <h3>拾阶而上。好象有缘。那个中年当地男人当起了我的私人向导。看到我走到一侧的最古的一庙门前,可l能是怕我眼神不好,赶紧的指给我看,大隋,隋朝年间的。我嗯嗯着。把手杖递给他,进去磕头。看这里,随着他走过去,地上石座上一条石龙头西尾东卧座似游状。也是大隋的。我嗯嗯着,惊叹着。我继续逛庙,都是新建的了。好像当地中年人完成他的使命一样,辞人去干别的了。我进到玉皇大帝座下,跪祈祝我华夏人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h3> <h3>庙门囗的两个妇女主动的向你打招呼。我们竟然聊了起来。我们是下面村里的,打扫卫生,也是信徒,每年四月中旬(忘记日子了)有德道高僧来开道场,讲道。我冒然问道,为啥叫辰巳山,其中的一妇女用浊度的博山口语一问一答的解释,一顿一悟中终于听明白了。我笑着向那妇女示谢。那中年当地男人突然冒了出来。欢迎再来啊。我赶紧的谢谢谢谢。</h3> <h3>出了庙院门,领队孙老师要下山帮厨做大锅菜。大部队就跟领队原路返回了。剩下我们六七个余兴末尽的“野驴″顺着山脊向相反的方向迂回下山。这是领队批准的,虽然路程复杂且远了点,但心甘情愿。爬山吗,得有点小刺激才过瘾。</h3> <h3>七八个人里就我是老驴。我的见意是顺着山脊继续走,呈U字形到山尾下山再多徒步走一段路程到达吃饭的地方。但大多数不同意,顺山脊走了一半就准备拦腰而下了,我也只好跟着了。</h3> <h3>到了山下,快到吃饭的地方,我不舍的回头眺望,整座山这不是一条龙的形状吗。我们首先上去的是龙头,可惜我们顺着龙脊走了一半,一半也是荣幸。开春走龙脊,今年好兆头。<br>辰龙巳蛇。已巳年爬辰巳山,吉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