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我随独品旅行社踏上了浙江台州的地面,开启了“山海台州最美大陈”的快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台州市神仙居景区(God immortal scenic area)原名西罨寺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淡竹乡仙居国家公园内。台州市神仙居景区始建于1998年,总面积22.32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观音峰</p> <p class="ql-block">神仙居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属括苍山系,主峰大青岗,海拔1271米,其人文历史最早则可以追溯至晚唐时期。</p> <p class="ql-block">远观如意桥和点赞峰👍</p> <p class="ql-block">无痛爬山,这可能是浙江人的首创</p> <p class="ql-block">南天顶玻璃观景台建在海拔 869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全透明的玻璃让人心跳加速,恐高者慎入哦!</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天顶,需要另外付费才能进入的景区。我用小飞机替我看看</p> <p class="ql-block">借用团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佛韵莲影</p> <p class="ql-block">神仙居景区,以架设在山谷中的桥梁为其特点</p> <p class="ql-block">卧龙桥,桥面镂空,铺七彩跑道</p> <p class="ql-block">卧龙桥全长87米,宽度为4到6米,悬空高度达120米,桥体采用弧形钢桁架结构。桥面采用镂空工艺搭配七彩跑道,每一步都像踩在彩虹上,令人陶醉。卧龙桥在晴天时,桥身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气势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南天桥</p> <p class="ql-block">鸿蒙桥</p> <p class="ql-block">卧龙桥</p> <p class="ql-block">如意桥</p> <p class="ql-block">如意桥横跨东西峡谷,全长100米,由三条交错起伏的流线桥面组成,上层为镂空铁板,部分桥面采用全透明玻璃设计。其造型刚柔并济,与神仙居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宛如一柄空中的玉如意,又似仙女的披帛。</p> <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曾创作过与神仙居相关的的文学作品,例如晚唐著名诗人项斯曾创作《梦游仙》《山行》《梦仙》《古观》《山友赠藓花冠》《晚春花》《题太白山隐者》《宿山寺》等8首与神仙居相关的唐诗。北宋名臣陈襄亦曾创作《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相关的宋诗。</p> <p class="ql-block">远眺问天台</p> <p class="ql-block">问天台</p> <p class="ql-block">手机拍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观音峰</p> <p class="ql-block">神仙居的桥</p> <p class="ql-block">大龙湫瀑布为浙江省雁荡山胜景。它与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大龙湫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声如雷鸣,震天撼地,气势雄壮。</p> <p class="ql-block">忘归亭</p> <p class="ql-block">而大龙湫独以其落差为190余米取胜,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瀑流发源于百岗尖,流经龙湫背,从连云峰凌空泻下,像从银河倒泻下来,十分壮观。大龙湫的最奇绝之处,在于因季节、晴雨等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迷人景象。</p> <p class="ql-block">大龙湫,是雁荡山的景点,属于温州乐清市</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海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天台宗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p> <p class="ql-block">隋塔位于天台城关镇东北6里。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修葺。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p><p class="ql-block"> 隋塔</p> <p class="ql-block">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隋梅</p> <p class="ql-block">航拍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僧侣自己收割稻谷,附近农民帮忙脱粒</p> <p class="ql-block">朴实无华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p> <p class="ql-block">相传有一天夜里,曹抡选夜宿华顶山华顶寺,在灯下练书法,忽听窗外异响视之有奇光,随手掷砚出窗外。他掌灯出来四处一瞧,什么事情没有,俯拾地上所掷石砚,竟然变得光洁如玉。</p><p class="ql-block">于是,曹某便在石砚落地处发掘,掘出王羲之半“鹅”残字碑。后来,曹某苦练七年书法,日夜临摹王羲之碑帖,最终补全“鹅”字。</p> <p class="ql-block">俯瞰国清寺</p> <p class="ql-block">石梁飞瀑景区,一瀑三折从天而降,一天然石梁横架半空,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天生巨石梁横跨,瀑布喷涌而下,全程曲径通幽,绿树成荫,一路大小瀑布溪水相伴,山中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总道场。</p> <p class="ql-block">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向右折,沿银溪向上游约200余米处有巨石大印,上雕刻着“法华晨光”四字, 这是一枚卓立在溪涧上、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石大印,估计重量达数百吨,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国内最大的大印,现正准备申报“中国吉尼斯”纪录。印体长约6米、印面边长4米,上篆刻“法华晨光”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蛇蟠岛位于台州市三门县,自宋代开始,岛上因长期采石而留下姿态各异的1300多个奇异洞穴,故称“千洞岛”。</p> <p class="ql-block">野人洞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蛇蟠岛上,历史悠久,为宋朝采石遗迹。这是一座由历朝历代的古石匠打造出来的大地艺术,浑然天成,结合了岛屿山体的自然伟力,以“奇、幽、空、静”四大特性揉捏为一体,是一处海岛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座座洞穴,千姿百态,宛若迷宫仙境。独具匠心的野人洞观赏的是千古遗迹之美,感悟的是“攻克万难”的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古云梯:该梯2007年底出水,经中国科学院鉴定为600多年的古木梯,以杉木为主材料,方钉进行固定,仔细观察,仍可看出梯身上古人所踩出来的一个个痕迹。</p> <p class="ql-block">石窗走廊,展示了浙江台州三门地区人民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三门石窗内容丰富,可分为文字纹、铜钱纹、几何纹、花草纹、八宝纹、龙凤纹、一根藤纹、人物纹、动物纹等九大类。</p> <p class="ql-block">俯瞰野人洞</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另一个景点是“海盗村”</p> <p class="ql-block">海盗村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海盗村景区是国内一个以海盗为主题的海岛洞窟景区。二十四史是中国的陆地历史,中国的海洋史实质上就是海盗史。</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蛇蟠岛曾经是海盗窝,海盗村不仅汇集了千百年来中国海洋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海枭雄”,也招徕了世界史上“盗”名远扬的“海上魔王”弗朗西斯·德雷克、“海盗女皇”卡特林娜等北欧海盗齐聚于此。</p> <p class="ql-block">“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官府的海禁和压迫,将渔农工商逼上绝路。他们在山海间会盟,前仆后继,在东海历史上,演出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海上农民大起义。</p> <p class="ql-block">俯瞰海盗村</p> <p class="ql-block">航拍视频</p> <p class="ql-block">长屿硐天</p> <p class="ql-block">长屿硐天景区,总面积16.18平方公里,位于温岭新河镇长屿一带,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以古火山口火山地貌为基础,以绝壁千仞的方山火山岩台地景观和千百年来人工开采形成的硐天石文化为特色,以危崖绝壁、奇峰深谷、飞瀑溪涧、硐天风光为景观特征,雄奇险秀集一体,自然人文相融合,具有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山岳岩硐型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跟野人洞差不多,也是利用古人采石挖洞留下的遗迹,改造成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石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双门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现代人雕刻的“朝元图”(仿永乐宫)</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大的洞穴被改造成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崇国寺</p> <p class="ql-block">长屿硐天航拍视频</p> <p class="ql-block">俯瞰雁荡山灵岩景区</p> <p class="ql-block">俯瞰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灵岩寺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寺境山水灵秀,名闻京师,宋太宗特赐御书五十二卷。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赐额“灵岩禅寺”。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灵岩寺现为雁荡十八古刹之首。</p> <p class="ql-block">凌空飞渡</p> <p class="ql-block">灵岩飞渡</p><p class="ql-block">悬崖飞渡表演,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顶(高达200多米,宽亦200多米),表演分直渡和横渡。悬崖飞渡始于本世纪30年代村民们为了采吊兰(学名石斛)卖钱养家,常身系绳索,沿着崖壁悬空采撷。</p> <p class="ql-block">天柱峰采药人示范</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四周群峰环列,雄壮浑庞;古木参天,环境幽绝。清人喻长霖的一副棵联的下联,生动地写出了它周围的景色:“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切,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周边</p> <p class="ql-block">灵岩景区著名景点:展旗峰</p> <p class="ql-block">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致不同</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右侧有“龙鼻洞”,洞中存唐朝至民国摩崖题记八十二块,碑刻七通,其中刻有年代或有年代可考的四十八处,如唐朝(822年)包兴题名;宋朝(1073年)沈括题名;南宋干道年间朱熹题“天开图书”草书四字;明朝万历年间大将军杨宗业诗碑一块,草书直写:“游过千溪百叠山,洞开龙鼻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龙鼻洞</p><p class="ql-block">又名龙鼻龛,位于灵岩寺右侧的插龙峰下。可从寺后或寺旁的石蹬小路盘旋而上。洞口朝南,正对玉女峰。深宽各约10米,高约100米。</p> <p class="ql-block">龙鼻洞门口的阶梯</p> <p class="ql-block">宋代石刻(据说最早的石刻是唐代的,我没有找到)</p> <p class="ql-block">摩崖题记上起唐代,下迄现代,共94处,其中碑刻12方。分为题名、题字、诗刻、记游等,书体皆备。此为清代石刻</p> <p class="ql-block">温岭小箬村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渔村,以其五彩斑斓的房屋和美丽的海景而闻名。小箬村被誉为中国的“五渔村”和网红打卡胜地,仿佛一个童话世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好的心灵体验。</p> <p class="ql-block">小箬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村民们为了防御海风的侵袭,用坚硬的石头和岩块砌成房屋,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东山村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航拍小箬村</p> <p class="ql-block">房屋外墙被刷成各种颜色,充满了童趣和异域风情,仿佛是从童话书中跳脱出的梦幻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多用石头砌成,裸露的墙体满是岁月沧桑的痕迹,与跳脱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原本的安排是乘船去大陈岛。那几天海风很大,最终没有成行,改为同样临海的小箬村</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样也挺好</p> <p class="ql-block">小箬村视频</p> <p class="ql-block">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代管县级市临海市城区,为唐武德五年(622年)始置台州后台州州郡府治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包括台州府城墙(江南长城)、紫阳古街、巾山塔影、东湖夜月、龙兴寺等。</p> <p class="ql-block">紫阳古街,临海市第一古街,是临海千年古城的文化血脉,古街全长1081米。街区格局在唐宋时期就已成形,是台州府城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街区。</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在临海城内巾山西麓。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神龙寺"。</p> <p class="ql-block">紫阳街南端,位于巾子山麓、古城墙边的龙兴寺,为台州之首寺。自唐以来,寺僧思托六随鉴真东渡弘法,讲说天台宗义。日僧最澄入唐求学,久驻龙兴寺,研习天台教观,抄录经文,并授菩萨戒,回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教,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而今也成为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众多的古迹,增加了人们吸引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景龙三年709年,复改名"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开元"。龙兴寺入口的牌坊上写着"神龙古刹"便是此意。屈指算来,龙兴寺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俯瞰龙兴寺</p> <p class="ql-block">塔的各个面上,都有佛像</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在抗战时期即被毁坏,仅留始建于唐代的千佛塔,而该塔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巾山塔群,一山四塔。必须飞起来,特定的角度才能拍到。</p> <p class="ql-block">山下俩塔</p> <p class="ql-block">山上俩塔</p> <p class="ql-block">巾山塔群</p> <p class="ql-block">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6000余米,现存5000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p> <p class="ql-block">揽胜门</p> <p class="ql-block">台州东湖公园和府城</p> <p class="ql-block">紫阳街是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临海紫阳街两旁的水井是紫阳街古迹的一大特色。古井众多,有建于明清年代,历经二、三百年的风雨沧桑的古井,也有建于民国时期的水井,各眼古井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水井深度不同,一般在3米余,水味甘甜,水色明净,冬暖夏凉,哺育了一代代人。</p> <p class="ql-block">奉仙坊</p> <p class="ql-block">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历史上曾多次拆毁、重建及修缮,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p> <p class="ql-block">临海市东湖公园位于台州市。东湖位于临海古城东侧,开凿于北宋年间,原为水军舶船屯兵之所。</p> <p class="ql-block">骆临海祠:为纪念唐代诗人骆宾王而建,祠内有骆宾王的青铜塑像和生平事迹介绍,是了解骆宾王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据说“荣兴堂”三字为康熙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荣兴堂:典型的清代徽派建筑,内部收藏了包括丹书铁券在内的众多文物。</p> <p class="ql-block">“忠孝之家”为宋高宗御笔</p> <p class="ql-block">吴越钱氏金书铁券是唐昭宗李晔赐予钱鏐的免死牌,主要内容为:“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此物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券,曾在临海存放了八百年之久,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钱氏三宝之金书铁券</p> <p class="ql-block">金涂塔,又称宝箧印经塔,起源于五代时期(公元956年),由吴越国王钱弘俶创建。金涂塔得名于其形制和材质,因其形似宝箧,内藏印经,外层涂金,故称为金涂塔。</p> <p class="ql-block">钱氏三宝之金涂塔</p> <p class="ql-block">钱氏大铜瓶是钱鏐后人钱景臻迎娶宋仁宗的女儿、宋英宗的妹妹秦鲁国大长公主时,宋英宗赠予的陪嫁品,祝福有情人成双成对,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钱氏三宝之大铜瓶。</p> <p class="ql-block">桃江十三渚</p> <p class="ql-block">桃江十三渚因桃江将田畦割裂包围成大小不一、形状迥异的十三个渚而得名,渚,意为"水中的陆地",十三渚区域面积达600多亩,星罗棋布,大的有80多亩,小的仅半亩。</p> <p class="ql-block">桃江十三渚水碧田绿,赤山黛影,渚上风光随季节农作物更替呈五彩交替,这里是中国最美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桃渚城,又名桃城,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南约41千米东海之滨的桃渚镇城里村的后所山山麓,地处三门湾与台州湾之间,三面枕山,东面临海,地势险要,是明代专为抗倭而建的千户所所城,属海门卫。</p> <p class="ql-block">此城为戚继光抗倭所建,城内有戚继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桃渚城呈不规则方形。城北面和东面的北段筑于后所山上,其余三面以护城河环绕,汇西北之水东注桃江。</p> <p class="ql-block">今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古居,有13座,尤以郎家里、郎德丰、金家里、吴宅、高沿阶谢宅、旗杆里柳宅、郎氏宗祠、柳氏宗祠、吴氏宗祠、关帝庙等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桃渚古城和桃江十三渚</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p> <p class="ql-block">1877年4月,英国领事进驻温州,以江心屿上的孟楼作为临时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江心寺与宋塔。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p> <p class="ql-block">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天王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p> <p class="ql-block">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p> <p class="ql-block">浩然楼位于文信国公祠东侧,明万历八年(1580)建。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造型别致。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易名为孟楼。光绪元年(1875)重修时,仍复名为浩然楼。登楼远眺,瓯江上往来的巨轮小帆,以及市区鳞次栉比房屋与海坛、翠微诸山,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宋塔和清塔</p><p class="ql-block">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p> <p class="ql-block">1997年东西双塔被国际航标组织列为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国际航标协会正式宣布其为世界航标遗产。</p><p class="ql-block">宋塔</p> <p class="ql-block">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1894年始在东塔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英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p> <p class="ql-block">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塔周围置青石坐凳,万木扶疏。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定时开放的喷泉</p> <p class="ql-block">1974年,在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江心屿扩建工程指挥部”进行航道整洁,滩涂改造。原来只有60亩的公园扩建到1000亩。其中扩建了小飞虹、盆景园、花柳古亭、青少年活动中心、共青湖、情人岛、儿童乐园、综合性游乐场等,形成了江中有江,岛中有岛,园中有园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视频</p> <p class="ql-block">江心屿风景秀丽,适合全年游玩</p> <p class="ql-block">温州老街</p> <p class="ql-block">在温州老街上,看见对面山上的一座塔。经查询后得知,那是净光塔</p> <p class="ql-block">温州松台山净光塔,又称永嘉大师真身舍利塔,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唐僖宗时赐塔名为“净光”。净光塔,为当代重建仿唐古塔,根据原址出土的刻有净光塔原型的图案砖来重建。塔高六十五米。十五米高塔刹表层用纯金箔采用按金工艺制作而成,鎏金塔刹金光灿灿,铜铸塔刹高度为浙江之最。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屋面举折平缓,具有典型唐代楼阁式木塔风韵。</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都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小箬村附近的石塘滨海绿道,号称温岭最美的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房屋依山而建,仿佛民间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云西公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是一个占地面积约53.2亩的城市山体公园,具有西洋风格特色。</p> <p class="ql-block">云西公园以“林木葱郁、四时皆景、鸟语花香、特色鲜明”为规划设计原则,布局设计整体大气,局部内容丰富多变。公园内设有全长700余米的三段式手扶登山电梯,使得爬山变得轻松省力,特别适合不喜欢爬山或体力稍差的朋友。电梯一端连接原址新建的基督教堂,另一端与半山腰处的空中绿道相连,乘坐电梯上山可以享受不用花钱的缆车体验,同时保持清爽愉悦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白云阁,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山上,建筑面积289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白云阁,始建于2007年1月,2011年1月27日落成开阁,成了台州一个受游客欢迎的新景点,其独特设计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登顶可饱览椒江全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白云阁</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行程在温州告一段落。这次主要游览的是台州和温州两个地级市,感觉非常好:山水人文相得益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意犹未尽,以后还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