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游石钟山

高茂祥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3日,雨过天晴,春意盎然,我和老伴前往湖口石钟山旅游。石钟山,也称下钟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南望匡庐,北镇长江,三面环水、一面连陆地,湖口县城半围着石钟山呈扇形展开,面积约9万平方米。石钟山是由中石灰系石灰岩构成、喀斯特地貌出露地表的独峰,有上、下两座之分,两山相距1200米,海拔57米。</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距我的家乡很近,只有六十多公里。我退休前曾去过多次,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九江市委机关工作时,每次去湖口出差都住在石钟山脚下的县政府招待所,早晚都会到山上转转,有时市里在湖口召开小型会议,就把会场设在石钟山的太平楼。那时从石钟山景区园门下坡不到一百米便是繁华的大街。退休这些年去得少了,这次旧地重游,面貌大改变,使人耳目一新。原来背靠石钟山的半边街拆了一大片,建起了气派的景区大门和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在石钟山对面的山头上,新建了一座很气派的高塔一一石钟楼。在石钟楼装修和护坡改造现场,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石钟楼作为湖口县的新地标,其主体及景观车库建设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布展和边坡治理等收尾工作。该项目以汉白玉护栏、菠萝格斗拱、白墙黛瓦、飞檐翘角为特色,将成为观赏江湖美景的绝佳地点。护坡改造工程则旨在提升石钟楼周边景观的整体美观度和安全性。</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庐山的组成部分,建有石钟山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山上园林建筑自汉唐以来历经战火兵燹,屡废屡兴,现存建筑多为清咸丰八年(1858年)后重建,1979年以来多有增葺,有怀苏亭、绀园、紫云廊、船厅、临湖塔、报慈禅林、昭忠祠、浣香别墅、太平楼、碑廊等20多处古建筑,天河、桃花洞、观鱼池、石林、泛舟岩、石钟洞等自然景观,有唐至清石刻170多处。</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之名最早见于汉代《水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注明“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命名之因,历代众说纷纭,主要有声名和形名二说,至今未有定论。主流说法为石钟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号称“江湖锁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大破敌军80万;元未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出没于此山之间;清代曾国藩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湖口麈战十载,先后都以石钟山为营垒,进取攻守;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其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上。</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p> <p class="ql-block">  怀苏亭乃为纪念苏轼而建,原址在临湖塔东南十二米处,早毁。1959年重建,移至山南绀园前,1972年重修,亭中立石碑,正面镌苏文忠公像及苏轼三来湖口说明,背面拓镌清书法家翁方纲手书苏轼《石钟山记》。</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原名昭忠祠,是石钟山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昭忠祠是湖口县保留完全徽派建筑特色的唯一一处建筑。昭忠祠为四合院式的高大建筑,由牌坊门、前殿、正殿、后殿、两廊、两庑,前门基台,前后天井组成。宽约15米,深约45米,高约14米。融祠堂、庙宇、民居为一体,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石雕、砖雕、木雕丰富,梁柱装饰素雅。门前基台上两侧石狮一对,大门两旁石鼓一双。牌坊门上有浮雕人物图画、石刻对联。门额廊庑壁间有诗文碑刻。门额“昭忠祠”原为彭玉麟手迹。门联“祀重春秋,名垂竹帛;光昭日月,气壮山河”,是彭玉麟撰并书。</p> <p class="ql-block">  太平楼,歇山式楼阁,四周有回廊,总占地面积约180平米,为纪念太平军驻守五年而建,故名太平楼。</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石刻,有魏徵书《遵王之义》四言诗,当代郭沫若书《登湖口石钟山》五言诗;还有苏轼的《梅兰竹菊图》,黄庭坚的《翠盖龙旗》七律诗,翁方纲书写的苏轼《石钟山记》,清代曾国藩书“上谕”及“上谕亭”,亲书上谕《石钟山楚军水师昭忠祠记》等。此外,有“瑞云洞”“英雄石”“系马桩”诸胜迹及宋代王安石、明代常遇春、郑板桥等名人所刻。</p> <p class="ql-block">  石钟山上的清浊亭始建于1993年,圆顶四柱,小巧玲珑,亭柱上有钱伟长所撰“江湖两色,石钟千年”联。站在清浊亭内可以欣赏到鄱阳湖水和长江水清浊两种不同的颜色。江湖汇合处,江水浑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分出一条鲜明界线。这一自然奇观,便是著名的“江湖两色”。而在江中或湖中视角欣赏石钟山,就像在欣赏一面从天上掉落的屏障,又像在欣赏一座浮于水面上的仙岛。</p> <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我们走下山门,不远处有一青砖土瓦的院落,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湖口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长期任孙中山秘书。1913年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后赴南洋建立南洋支部,创办《光华报》等。1916年筹募经费支援蔡锷云南起义。1926年北伐时,任赣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参谋长。1949年1月,组织江西和平促进会,主张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  湖口之行,来去匆匆,很好的景点没有细看,好在离得近,待新建的石钟楼落成开放时再去吧。</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8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