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中国美术馆看展览,偶然路过五四大街23号院,哦!这家液化气罐换气站还在呀!</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1980年代之前北京市大多数居民还用蜂窝煤炉生火做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从部队休探亲假回京,家里刚刚用上了液化气灶,但换气得到沙滩五四大街23号这来换,骑自行车驮着沉重的液化气罐从西直门外大柳树到这换一次气往返路程约30公里,用时最快也得一个半小时。在探亲假结束归队之前我骑车到这里给家里换了一次液化气。</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个世纪1980年代之后北京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使用上了液化气灶,西直门外大柳树车站这有了液化气罐换气站,家里换煤气方便了。再以后全市普及了煤气管道,天燃气管道,液化气罐换气站逐渐撤销,液化气罐成为居民生活用火的一个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算算这家液化气罐换气站也有近50年的历史了,是北京建的最早,目前还在营业的一家液化气罐换气站。建议在这个换气站的基础上建个博物馆,为后人了解北京居民用火做饭的阶段历程。</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换气站大门没有什么变化。</p> <p class="ql-block">当年就是在这个台子上换煤气罐</p> <p class="ql-block">庭院深深,与美术馆为邻。</p> <p class="ql-block">验证收费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文2017年6月7日发表在新浪博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