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花屋

师傅

<p class="ql-block"><b>  1939年11月至1941年,钱钟书应时任国师院长廖世承的邀请和父亲钱基博的召唤,从云南西南联大转道上海,历时1个多月来到当时地处偏僻的蓝田,出任国师英文系主任,并住进谭家花屋。在这座老屋住了一年零九个月,他一边照料时任国师国文系主任的父亲钱基博,一边潜心研究学问,写出了不朽诗话《谈艺录》前半部,并将自己创作的200多首诗作结集成《中书君近诗》。此外,他还在此构思了《围城》的故事梗概。</b></p><p class="ql-block"><b> 乙巳蛇年的正月,我和湘雨在娄底市文联九钢老主席的带领下,陪同湘辉博士、叶帅、步行者、杨教授、宁湘、卫大师、曲大师、熊总、王晓凤、张家睿、Elsa一行游览了当年创立在现在的涟源市第一中学所在地的“国立师范学院”校园风光,从创办到1944年日冠逼近兰田,学院并入湖南大学,谭家花屋见证了办学过程的跌宕起伏。缅怀校史,心潮澎湃!</b></p><p class="ql-block"> <b>小说《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的原型就是蓝田国立师范学院。</b></p><p class="ql-block"><b> 《围城》里描写三闾大学是在平成县(安化过去称平成,兰田属地是安化)乡下一个本地财主的花园里,面溪背山这"花园"指潭家花屋这一片都称李园,"溪"是升平河,"山"是涟源一中校园里的光明山</b>。</p> <p class="ql-block"><b>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家花屋</b></p> <p class="ql-block"><b>湘辉博士在潭家花屋</b></p> <p class="ql-block"><b>国师第一任校长廖世承雕像</b></p> <p class="ql-block"><b>听一中梁丹书记介绍情况</b></p> <p class="ql-block"><b>徐特立教学楼</b></p> <p class="ql-block"><b>叶帅与一中邹老师</b></p> <p class="ql-block"><b>九纲主席介绍当年校舍</b></p> <p class="ql-block"><b>钱钟书雕像</b></p> <p class="ql-block"><b>校园300年老樟树</b></p> <p class="ql-block"><b>“国立师范学院”文化墙</b></p> <p class="ql-block"><b>红二代九钢主席站在地下党员老父亲刘石渠校长的照片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国立师范学院”的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当年就读于国师中省立十五中的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的题词</b></p> <p class="ql-block"><b>兰田老街</b></p> <p class="ql-block"><b>光明山学校</b></p> <p class="ql-block"><b>桥头著名的兰溪面馆,历史悠久,现在还是当地人甚至外地人都慕各而至,品尝其美味!</b></p> <p class="ql-block"><b>九钢主席事话当年钱钟书与父亲钱基博春游兰溪桥</b></p> <p class="ql-block"><b>九钢主席向湘辉博士赠送自己的摄影画册</b></p> <p class="ql-block"><b>以钱钟书《围城》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做为本文的总结: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的愿望大都如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