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银杏书迟

楊會同

<p class="ql-block">  县一中的银杏树开始飘落黄叶时,梅子抱着课本坐到了阿晖前排的位置。她转身借字典时,马尾辫扫过阿晖泛红的耳尖,带起一阵栀子花皂角的清香。"你的字典里掉东西了。"梅子忽然回头,指间拈着一片金黄的银杏叶。阿晖慌忙去接,指尖相触的刹那,仿佛有电流窜过课本堆叠的课桌。</p><p class="ql-block"> 那是1981年的秋天,少年把暗恋藏进新华字典第521页。直到毕业典礼那天,他才发现那片银杏叶背面多了行小字:"愿君学长风,直下看山河。"</p><p class="ql-block"> 邮筒上的红漆剥落成斑驳的伤痕时,阿晖把第七封信投进山区邮局。信纸是特意托人从省城买的洒金笺,每个字都斟酌得能滴出水来。最后照例夹了片银杏叶,这次他斗胆抄了半阙《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p><p class="ql-block"> 乡邮员老周踩着二八杠自行车经过镇供销社,后座帆布包里的信笺沾了梅雨季节的潮气。梅子在柜台后踮脚张望,看见阿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站在玻璃窗外,却只是幻觉——他此刻该在三十里外的村里给电站选址做测绘。</p><p class="ql-block"> 1984年惊蛰那天,梅子的回信意外单薄。信纸是从工作手册撕下的半页,边缘还沾着供销社的酱渍:"调令来得突然,市百货公司缺会计。"信封里没有银杏叶,倒落出几粒枸杞,在阿晖的手心滚成血珠。</p><p class="ql-block"> 长途汽车卷着沙尘停靠时,阿晖怀里揣着第23封信。信里终于写了完整的《上邪》,墨迹被汗水洇开些许。售票员扯着嗓子报站:"七里街到了!"他跳下车,看见供销社墙上新刷的标语下,梅子的名字还留在职工栏。</p><p class="ql-block">"她上周刚调去市里。"柜台后的胖大姐嗑着瓜子,"说是要筹备婚礼咧。"阿晖的手按在褪色工作服口袋上,那封没贴邮票的信皱成一团。回程路上经过县一中,老银杏正在落叶,他弯腰拾起一片完整的,夹进随身携带的《徐霞客游记》里。</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后的同学会上,古银杏的枝桠已探进教学楼的阳台。梅子的短发染成栗色,裹在剪裁精良的羊绒大衣里,正举着手机给老同学们看孙女的视频。阿晖低头摩挲保温杯,杯身映出自己花白的鬓角。</p><p class="ql-block">"当年你寄的信..."梅子忽然转头,眼角的细纹漾开笑意,"有封特别厚的,被邮局弄丢了。"阿晖的手一颤,枸杞在杯中沉浮,恍若当年从信封里跌落的那些。</p><p class="ql-block">暮色漫过操场时,他们并肩站在老银杏下。阿晖终于从皮夹深处取出那片1984年的银杏叶,叶脉间褐色的斑点像凝固的时光。梅子的指尖抚过《上邪》的诗句,忽然轻笑:"那时我以为是汉乐府作业..."</p><p class="ql-block">北风掠过树梢,四十年前就该落下的白果簌簌坠地。他们默契地没有提起那个未拆封的包裹——三天前刚送到传达室的挂号信,贴着加拿大邮票,盖着渥太华的邮戳。</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4日于珠海</p><p class="ql-block">(DeepSeeK协助创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