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绍兴东湖记

陌上阡虹

<p class="ql-block">东湖</p><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的乌篷体验</p><p class="ql-block">雨天的东湖,浪漫最是乌篷船船行雨中,人行水上乌篷船外,如丝细雨轻垂是绍兴的情,也是江南的韵滴墨成画,绘就东湖水墨般的梦境。</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有2025年2月15日)</p> <p class="ql-block">撑着伞我们来到东湖,跨上乌蓬船,船夫手划脚躅,一叶扁舟在清丽山水间、淅沥春雨中轻盈前行,这正如当年陆游所绘:“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萍洲烟雨。”</p> <p class="ql-block">在船夫的介绍中,我们细细地观赏着东湖的绮丽景色。轻舟绕过笔架山,岩壁上镌刻的诗句映入眼帘:“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郭沫若1962年游览东湖时所赋诗句。扁舟进入一洞,四周崖石壁立,眼前水色深黛,头顶苍天一方,耳边桨声回荡。船夫告知这是陶公洞,郭沫若的诗句就是描绘了此洞的景致。乌蓬船穿过霞川桥,经过饮渌亭,眼前展现出一石屋状的洞穴,洞中的石墙上有一桃子形的孔穴,船夫介绍曰,此为仙桃洞。</p> <p class="ql-block">洞壁两旁刻有对联一副:“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将仙桃洞的神奇迷离生动地出。船到寒碧亭,我们弃舟登岸,撑着伞在垂柳湖堤上漫步,环顾四周,湖绿、山绿、树绿,那湖的粼粼碧波,那山的嶙峋峭壁,那树的葱茏婀娜,再有石拱桥卧波、古亭阁兀立、乌蓬船穿行,雨中的东湖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山水盆景,巧夺天工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我静静地观赏着眼前的美景,似乎自己也融入了这青山绿水中了。</p> <p class="ql-block">东湖,浙江三大名湖之一,位于绍兴越城区,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的巧妙结合为特色,称它为湖泊或者园林,应该都可。</p> <p class="ql-block">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自汉代起,青石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石工相继在此凿山采石,经过千百年的开采,上削下挖,雨水沉积,形成了造型独特的悬崖峭壁和深潭。</p> <p class="ql-block">碧潭岩影,空谷传声。游人感叹劳动人民手足创造的成果,墨客在如画景色前写下绝美诗句,想象力丰富善解文字人士更是在天成(其实是“人成”)的鬼斧神工前创造了“陶公洞”、“仙桃洞”的景点名称。东湖于是有了多方位的关于“文化”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一道道凿痕,触手可及,像是历史的年轮,又像岁月的伤疤,坑纹深处仿佛还在回响着当年铿锵有力的凿石声,诉说着采石工人的疾苦和眼泪。</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拍摄的取景地,的确有种置身幻境的感觉。“人在画中游”,大抵如此。</p> <p class="ql-block">东湖原本是一座青石山,后来因为百年的开采,造就了这里悬崖峭壁,奇潭深渊的景观。自清代以来,经过百余年的人工修饰,湖区的悬崖、岩洞和石桥以及湖面巧妙结合,形成了绝妙的山水盆景,也和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浙江三大湖。</p> 山近乎垂直,纹理漂亮。 <p class="ql-block">一番巡游,东湖的陡山奇峰、石桥、岩洞让我步步惊心,也一饱眼福,踏上返程的湖中堤岸,奇险美景依然在脑中萦绕……</p> <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说:</p><p class="ql-block">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p><p class="ql-block">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江南,是姑苏的园林小巷,是金陵的秦淮烟水,也是是临安的西湖胜景。然而绍兴积淀着魏晋遗风,融着掷地有声的风骨,如果来悠游走走,想必它不会让人失望。(2025年2月15日雨天,游绍兴东湖随拍。)</p> 编辑制作:陌上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