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大埔篇)‍ ‍ ‍2025/2/22 ‍ ‍

沙拉买提-贾米尔

<p class="ql-block">广东大埔县,广东人不一定都知道的一个小县城,我居然在今年的一、二月份连续去了两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一月的十二号从福建回广东,下午路过大埔县茶阳镇,在那就看了明朝父子进士牌坊。时间关系,还有一些该看的没有去看,傍晚时分去到大埔县城入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我心有不甘,才有了第二次二月十七号的再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去之前,我认真做了功课,把两天的行程安排满当当的。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把大埔媳妇,美女聂忽悠去了,让她当“带路党”。我的这个“英明”决策,收获了满意的效果,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埔县政府,从明朝开始,经历清朝、民国到共和四个朝代,都在一个地方办公,这个可能在全国都没有,恕我无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说的是具体位置,不是办公用房。现在的大埔县城,是1961年在湖寮镇新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四朝县府曾经所在地,现在是茶阳镇政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埔县与其它县有个不同,大埔县的名人特多,怎么个多法,用多如牛毛形容也不为过。县城西湖公园砌有一面墙,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古今大埔名人的名字,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去认真数一数有多少,就是因为人数太多了,一般人很难有耐心数完。其中,不少名人如戏的一生挺有意思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简单说俩,一个是吴奇伟。这个民国将军,所带的部队是老蒋嫡系,积极参加围剿红军,从中央苏区一直追到遵义,围追堵截红军他最卖力,逼着红军四渡赤水他都有“功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人写的红军长征文章中,他的名字经常出现。他追剿红军从中央苏区开始,最后竟然追到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共和国开国大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奇伟身份的变化,让我想起“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成语。用广东话说,这个老吴佢好“识做”,呵呵。</p> 吴奇伟故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要说的另一个大埔名人,叫罗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罗明,就是共产党历史上N次路线斗争中,那个“罗明路线”的罗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是一位老资格,1925年参加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五次担任福建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住院期间,罗明与毛泽东有过一次会面后,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开展游击战,结果被王明冠以机会主义等而遭到批判和撤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共产党内不同意见,共产党内称之为“罗明路线”斗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征途中罗明负伤留在遵义后,又辗转去到上海寻找组织,被他的堂兄弟向政府举报说,他就是共产党“罗明路线”那个罗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明后来离开上海回到大埔,当了一名学校教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文章说,共产党内路线斗争冠名,一般是以党内核心人物,罗明只是省委书记,因此认为,他是那个“路线”的“背锅峡”。好像是到了1946年,“罗明路线”才得到平反。可惜的是,他已经不在那个队伍内了,他的人生轨迹无法逆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明要不是长征途中,在遵义娄山关战斗中负伤被留下来,后来又与组织失去联系,期间还发生这个那个,最后他怎么也是个正国或者副国吧。长征途中,给他当过秘书的胡同志,后来都当过共产党总书记。</p> 福建长汀福音医院旧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州解放后,他的客家元帅老乡,把他招呼回国,担任一个学校的校长,80年代才恢复他共产党党籍。罗明和那个“罗明路线”,在共产党的党史里是怎么也不能忽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明跌宕起伏的一生,让我想起“造化弄人”这个成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埔还有好多名人,无法一一提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去大埔,我忽悠聂美女同行。她是一个历史故事爱好者,我戏称她是历史故事的“唛霸”。有她的热情又积极的参与,我们一行8人最大收获是,走了当年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大埔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月19号一早,我们驱车去到偏远的青溪村,参观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展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览介绍说,1929年,共产党和红军在福建闽西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了加强上海与根据地的人员、物资等联系,共产党人建立了一条从上海出发,走海运到香港、汕头再到福建、江西的秘密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埔是这条秘密通道进入苏区最后一段。在这段路上,设立规模不同的大、中、小交通站。大埔中站设在汀江东岸的青溪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这条秘密通道,毛泽东评价说,“交通线就是我们身上的血液”,周恩来说,”宁可放弃苏区一个县,也要办好交通线”。可见那个时候,这条秘密交通线对中央苏区,对中国革命成功有多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红色交通线历史价值,一点不亚于更不逊色南昌起义后,大埔三河坝的那一场战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这条交通线,共和国的历史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人都知道红军在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但很少人知道在那个时期,远在上海的党中央怎么与苏区进行人员和物资等联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一次大埔,走一趟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红色交通线青溪中站纪念馆参观时,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照片,定格了我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昌明,这不是我四家姐的父亲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前辈是1928年的老共产党,当年担任这条交通线大埔中站站长,是周恩来、李立三等中央领导的中央交通局,四大交通员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马上呼唤大家包括那个大埔媳妇美女聂等人上前,我还拍摄照片后立即发给四家姐,她很快回复说是她父亲,还特地补充说是我大舅,并问我在哪里看见,呵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为了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影视制作单位在福建、广东等地,以这条红色秘密交通线的故事为题材,拍摄了32集的连续剧《绝密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电视剧的有些镜头还是在大埔旧县城茶阳镇取景,甚至有的取景街道和用房,就是当年故事发生的那个街道和房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剧讲述1929年至1934年间,共产党通过这条秘密交通线突破敌人封锁,成功向中央苏区传递情报、护送人员、运输物资以及实现共产党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的故事,展现了当年共产党苏区交通线的作用和贡献,以及地下交通员的忠诚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大埔游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我们不但听到了许多不曾听过的故事,还品尝了客家美食。席间,一道鸡蛋作为食材的客家菜,客家话对鸡蛋不同的叫法,让我们一行笑了好几百公里,从大埔一直笑到今天还在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大埔游,我们用了整整两个白天时间,在大埔县城附近的乡村兜兜转转,大家异常惊讶的感觉到大埔的乡村环境,包括道路交通和路面及两侧,还有乡村的不少农民房屋,比广州哪怕是高档小区,漂亮的不知道多少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难怪大埔现在有中国最美小城和客家的香格里拉美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埔,我是说现在的大埔,那里的美丽景色,真的漂亮到极致。</p>